创新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杨启军

创新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杨启军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风水镇中心学校,贵州 遵义 563215)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育也在积极的进行教学改革和教育创新,数学一直是初等教育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生活情境教学法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多样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激情,通过这种方式,老师能够更好地将要讲授的内容展示出来,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情境教学法的优势和作用,不断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对创新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创新;情境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运用

1情境教学方法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

1.1情境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交流与沟通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运用情境教学方法可以极大地给学生创建沟通与交流的空间,促进学生运用数学理论感知生活中的数学,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也可以在学习完成之后,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突出学以致用的思想。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不强,并且对数学学科也无更多的认识,那么在此教师使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就可以使学生真正体验数学和感受数学,在情境之中去交流与沟通,也可以实现对数学问题的有效探究。情境教学方法的运用创建了新的学习环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让学生将知识运用在实践当中,也可以自主地进行探索,合作交流,将这些教学方法充分结合在一起,改变以往单纯的知识传授方法,激发学生的能力和智力,也让学生的数学创造力在情境教学中得到开发和挖掘。

1.2情境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

小学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由此更广泛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情境教学方法可以顺畅地将学生带入某种情境之中,让学生去主动思考,更可以动手做实际操作。数学体验能够让学生感知数学学习的乐趣,促进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品味数学学习中的魅力,也能够让学习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情境教学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在情境之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和表达,体验、操作与评价,并由此达到学习的新高度,同时,也可以改善关注知识和轻视能力的教学问题和教学弊端。

1.3情境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情境教学方法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有多媒体方式,也有活动的方式,数学学科本身抽象性比较强,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兴趣和思维能力才可以学好数学,避免出现接触数学即色变的情况。情境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使学生认为数学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计算,而是一边学习一边玩耍。在玩中学,在做中学,达到学做合一。

2创新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1利用游戏来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学科是和学生生活比较接近的一门学科,那么在此过程中就需要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实际应用,教师给学生创设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所感知,也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感受数学和认识数学。教师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能够极大地增添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减少学生面对新知识的压力,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例如,学生在学习“10以内加减法”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创建游戏情境,在游戏当中将学生背后贴上数字牌,然后玩找朋友的游戏,在这个情境之中教师给出一个数字,学生两两一组找自己的队友,并且配备加减符号。此种情境可以极大地给学生带来兴趣和快感,再一次改变学生对枯燥教学方式的认知,也能够更好地走进生活和学习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利用数学板报

通常情况下,板报大多是由图画和文字组成,但是在板报中添加数学元素,既是一种创意,也是让小学生接触数学文化的机会,当然,板报中的数学元素可以是一些数学题目,可以是一些数学符号,也可以是一些关于数学的小故事,这时就需要师生之间的共同创造。数学板报是学生接触数学的一个重要方式,在做数学板报时除了需要教师的参与,也需要积极的鼓动广大同学进行参与。教师在提供一些材料的同时,让学生进行抄写,教师给学生讲解板报内容的含义,让学生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板报生动起来这让学生在办板报时很容易沉浸在数学氛围其中,在完成板报后,由于板报是学生思维的创作,对其更加珍惜、喜爱,从而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

2.3利用多媒体扩展教学情境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小学生对电脑、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兴趣很大。而且多媒体技术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适当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加方便直观的创立一些场景,通过多媒体将情境展现出来,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让数学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和丰富,提升数学教学的吸引力。

2.4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是探索的出发点,有了问题就会有思考,古人所讲的“思源于疑”就是在说明这个道理。尤其对小学生来说,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所以,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极大地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激发他们探索学习的兴趣。并且,通过问题的创设,能够引导学生不断去探索、去思考,这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具有一定的作用。例如,在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先举出一些数字反问学生是不是3的倍数,当学生确认之后,再把这些3的倍数的个位和十位进行交换,继续反问学生这些是不是3的倍数,当学生发现他们都是3的倍数时,就会产生疑虑,进而产生探索的欲望。

2.5创设操作情境

小学生的天性就是好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入操作情境正符合小学生的兴趣所在。并且,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教师也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更应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例如,在学习长度单位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步测的方式估算出教室的长度;在学习比例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通过测量影子的方式,计算出旗杆的高度。通过这些实践操作,既让学生学会了如何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又能让学生在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

2.6完善情境评价机制

在大部分教师的认知中,情境评价方式只有师生评价一种,其给出的评价内容具有专业性,对学生的情境学习具有指导性意义,实际上单一的评价方式是十分片面的,由于情境教学的自由化,教师在讲台上不能对每个学生的情境探究情况有全方面的了解,导致评价千篇一律,没有体现针对性。因此,教师要重视情境评价机制的完善,不断丰富评价方式,使得学生能有效弥补数学能力缺陷,有效提升数学学习水平,将情境教学法的积极作用体现出来。教师要将师生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等评价手段结合起来,将其作为提升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养分,引导他们更好地参与到情境活动中,高效完成知识点的积累任务,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提高数学核心竞争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是十分有效的。教师需要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其目标是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将情境教学法融入教学过程中能够创设好适宜的教学情境与学习氛围,为此,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好适宜的情境,这样就能够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精彩,也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丽.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4):68.

[2]刘轶曼.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19):129-130.

[3]李卫星.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9(09):117.

[4]蔡旭.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1):162.

[5]程丹丹.浅析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01):125-126.

论文作者:杨启军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2

标签:;  ;  ;  ;  ;  ;  ;  ;  

创新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杨启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