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特殊的政治、历史、文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电力企业对品牌“重创立轻管理”,问题品牌、墓地品牌充斥行业市场。从我国电力企业品牌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为切入点,然后从理论角度和内外部环境角度分析我国电力企业品牌刷新的必要性,最后从标识差异化、服务差异化、文化差异化三个反面提出电力企业品牌刷新策略建议。
关键词:电力企业;品牌宣传管理
引言
当前,关于国企的功能价值之辩日益升温,尤其对于国企的存废进退及“垄断获利”的争论与日俱增。作为重要国企的电力企业而言,面对舆论的责难,一些电力企业或行鸵鸟之策不愿发声,往往被置于“道德洼地”,或自说自话不擅表达,抑或言辞冲动自毁长城,往往对品牌形象造成致命戕害。建设好、经营好、维护好电力企业品牌,实现“道德突围”是包括电力企业在内的国企树立良好形象,与利益相关方建立有效价值、情感依赖关系的必经之途,本文对此试作探讨。
1我国电力企业品牌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1.1电力品牌形象老化、固化
品牌老化对电力品牌的危害是巨大的,甚至会使品牌从此一蹶不振。品牌一旦老化就如同贴上“人老珠黄”的标签,让消费者“退避三舍”。电力企业的形象长期是“电老虎”、“电霸”、“电老大”,电力企业形象并未在实施品牌战略的同时得到更新和改善,甚至此类不良的企业形象严重威胁到电力品牌的形象。衰退、固步自封的企业品牌及形象难以获得众多新顾客的青睐,并且还会丧失许多忠实的老顾客,极可能造成品牌一蹶不振、日暮西山的惨痛局面。
1.2电力市场环境呈现出疲软的趋势
尤其是在近几年的发展中,这一现象十分明显。很多电力市场甚至已经呈现出衰退的状况,这样就会造成国家的发展止步不前,还会带来较大的损失。因此就需要对传统的电力营销战略进行改革,为电力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让电力市场重新恢复蓬勃的生机。例如过去经常出现的欠费断电问题,这就为工厂、企业的生产带来了一定的阻碍,造成企业出现巨大的亏损,而企业反过来依然会拖欠电费,最根本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这种现象对于双方而言都是不利的。在今后的电力营销管理中,应该制定科学的战略方针,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
1.3缺乏专业性营销人才
电力企业的发展目前还处于初步萌芽阶段,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专业性营销人才。有调查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几年中,各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数远不及其他专业学生数量。这就意味着营销人才在市场上的空缺以及市场对于营销人才的迫切需求。一些电力企业难以招聘到专业的营销人才,可能就会由其他专业的兼任营销的工作。这类型的工作者由于缺乏专业素养,不能够完全发挥营销的优势作用,有时候还可能弄巧成拙。电力企业内不乏各种专业技术人才,但是他们往往分布在生产管理领域,而电力营销方面的营销人才就尤为缺乏。营销人才的储备不足,使得电力企业在整体营销策略上缺乏完整的营销体系,会造成营销管理脱节,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2电力企业品牌宣传管理的优化方法
2.1深化内部宣传管理,推动企业品牌建设,加大宣传力度
在国家基础设施组建中,电力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阶段新常态环境下,电力企业要充分做好内部宣传管理工作,从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宣传管理工作可以为电力企业与政府、群众及社会之间搭建联系沟通的桥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电力企业对宣传工作的认知度要全面提高,有效结合国家规划的经济发展任务中与电力企业发展相关的部分整理分析,结合电力企业自身发展规划,提出电力企业阶段性的发展建设方针,并不断创新宣传意识。在满足国家经济改革发展需要的基础上,进行宣传创新,深化电力企业的宣传理念,提高宣传水平。
2.2电力产品应该满足优质、高效的特点
还应该源源不断地向社会带来更多的电力产品,这些电力产品应该满足优质、高效的特点。供电企业应该建立一个专门的研发部门,对电力产品进行研发,以满足居民的需求。同时,这对于定价的合理调整也具有一定的帮助。在不同的用电阶段,供电企业应根据政府部署提供不同的收费政策,这样才称得上是合理的策略。在保证用电需求量的同时,还不会出现浪费电量的情况。无论是对于供电企业还是对居民个人来说,都是很有必要的。并且现阶段我国十分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工作,在使用煤气、天然气等能源时,无一例外的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所以供电企业应该加强“电能替代”的宣传工作,让电力营销管理的效果得以进一步的提升。
2.3强化交流沟通,彰显央企社会责任
党的十八以来,中央对深化改革做出了全面重要部署,改革已告别“摸石头过河”的阶段,进入“深水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社会舆论对于打破“垄断”的诉求,往往让国企背负“道德十字架”。但呼唤改革不等于不计成本与后果,单纯地为改革而改革无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更无助于实现效率与公平。作为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国企,电力企业对深化改革并不抵制,但必须呼吁理性、科学地对待改革,要及时、有效地披露企业社会责任,彰显电力企业存在的合理性与价值,尽可能跳出道德“洼地”,抢占道德的“制高点”。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全面深化社会责任管理,创新社会沟通方式,提升运营透明度,优化传播效果,变“工作表达”为“价值表达”、变“业绩表达”为“理念表达”,努力改变“自说自话”的宣传方式,从利益相关方关心、社会关注的方向解读坚强智能电网发展、特高压工程等重大决策部署和战略行动,深入传播国企创造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实现社会对国企的价值认同。尤其要注重运用新媒体的特点,深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效融合,在媒体融合中找准公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进行“巧传播”。媒体融合,究其实质,是把传统媒体的宣传手段和传播方式潜移默化到民众生活的各个领域,从电影电视、游戏动画,到医疗体育、学习教育,再到日常消费,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4文化差异化构建品牌内涵
品牌刷新的目的是有效的进行品牌刷新。企业文化不仅是对团队内部价值观起到引导、凝聚以及规范的作用,同时更重要的还表现在提高企业的核心———经营业绩上,为塑造品牌信仰贡献力量。对我国的电力企业来说,长期以来经过历史沉淀的企业传统、风格、理念、精神、思想已溶入职工的血脉,并代代相传,不仅对社会进步所产生的巨大的推动作用,所形成的丰富的无形资产对我国电力企业而言更是宝贵资源,需要去挖掘、收集、整理和经营。通过大量艰苦而细致的工作,形成并培育出令员工自豪的品牌文化。
结语
在挑战和机遇并存的今天,电力企业宣传工作只要树立起正确的发展思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同时采取积极的措施,建立符合时代潮流的宣传模式,一定能在新媒体下形势下取得骄人成绩,树立良好的电力企业的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谭茂茜.浅析宣传管理工作在电力企业中的意义[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8).
[2]赵向新.浅析如何建设可以打造电力企业高绩效品牌的宣传队伍[J].东方企业文化,2015(13).
[3]张莹新.兴业务为电网企业的品牌发展带来新元素[J].电力电子,2012(2).
[4]王化全.依托新媒体提升企业宣传力[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农电),2014(6).
论文作者:王旭涛,习如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电力企业论文; 品牌论文; 电力论文; 国企论文; 企业论文; 社会论文; 人才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