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刘维华,杨帮林

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刘维华,杨帮林

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四川 成都 610012

摘要:将海绵城市理念充分引入到现代城市园林建设的规划设计工作当中是这个时代发展的需求,这种做法充分体现出了社会的发展向着生态文明迈进了一步,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园林规划工作的整体性与科学性,有效完善了整个城市的生态系统,进而促进了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园林规划设计;

一、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

1.1社会意义

海绵城市建设符合自然发展的需要,能有效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保持城市生态平衡。在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利用的方式很多,减少了水资源的存储空间,节约了空间利用率,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稳定。随着海绵城市概念的建立,在人口日益增多的今天,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解决。因此,从多方面考虑,建立符合全国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海绵城市综合体系,为老城区的改造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1.2经济意义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自然的目标,建设,减少工业产品在正常城市使用,减少城市建设资金的使用。同时,通过加强水利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1.3生态意义

海绵城市建设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新的绿色,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使城市从整体的角度更加和谐。同时增加绿化面积,能有效保证雨水正常渗入地面,使地下水资源正常流动。在环境中,随着海绵城市的建设,在城市雨水利用的收集可以是人民生活用水的水源,使一些原有的水资源可以保存或存放在地面上,使城市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有助于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

二、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应用的现状

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增快,环境问题和发展速度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只有解决了一定的环境问题之后,才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城市内涝问题是近几年的热点,因为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社会的关注度一直较高。由于城市化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水泥地的分布面积不断加大,雨水在渗透地面的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阻碍,便会形成内涝。在城市看海的现象也一度成为人们日常调侃的话题。城市的排涝泄洪系统也因为单一性和闭塞等问题,成为引起城市内涝的重要原因。但是人为的原因再严重,也有一定的自然原因。很多城市内涝的地方都是地势相对平坦,降水均匀的。但是如果不是因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破坏,生态环境也不会失衡,降水的季节性变化和雨量也不会出现较大的问题。所以解决城市问题是发展的需要,海绵城市是其中重要的措施。城市园林设计中,以植物作为建设原料的较多,海绵城市便是从绿化部分加强城市雨水的下渗和储存,使得地表水尽可能的能循环再利用。不仅促进了城市水源的循坏,也能减少自然灾害的出现,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表现出很好的效果。

三、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应用的问题

3.1环境的实际影响

海绵城市理念是根据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实际需求产生的,所以相关的实践也是为了更好的解决相关的环境问题。但是经过相关的资料分析,虽然城市内涝中,人为因素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但实际上根本的原因依旧是自然原因,所以海绵城市并不是在任何环境下都适用的,必须有一定的环境基础作为依据。如果是在降水不均匀,地势较高等先天的不利自然环境中,希望用海绵城市的模式来进行一定的改变,是很难取得应有的效果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且很多地方并不适合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相应的海绵城市理念也就不具有实用价值,所以应该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因地制宜的分析和研究。

3.2工作人员的素质

海绵城市理念是加强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的绿色部分的生态价值,也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活,相关的技术要求较高,只有技术符合一定的要求,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但是因为海绵城市理念尚处于应用的试点阶段,相关的专业人才还较少,许多建设人员都是城市景观建设中的普通人员,对海绵城市理念没有一定的了解,在完成任务时,会影响到工作的质量和应用效果,妨碍了城市内涝时海绵城市理念积极作用的发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员工技术要求的不到位,也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所以,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也是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园林设计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风景园林规划

4.1风景园林规划

首先,增加绿地面积,适当减少园林道路的规划,可根据环状路网设计原则实现园林景观道路的减少,如直线道路可以用曲线或其他形路所取代,同时应确保区间的绿化带面积与排水要求设计优化得当。二是具有高分散性、高连续性和高密度的绿化植被,以取代道路两旁整齐排列的树木。第三、园林景观路面规划的材料应遵循海绵城市理论进行应用与选择,为改善雨水水质、增强雨水消纳和雨水径流量等功能,应首选性能质量良好、渗透性佳的路面材料。第四,规划路面嵌草或铺设植草砖设计时,应确保路面孔隙率在20%至50%,可以在路面中留下空隙,填充草皮或地被植物,即使植被与路面能紧密结合,又提高雨水渗透性。

4.2风景园林水景规划

首先,在规划设计前,设计人员应先到水景规划现场,对降雨的不同时期,水的功能和其他地形测量和调查分析,然后根据对规划的低洼地区水分析的结果,在低洼地收集雨水,以达到形成水景景观规划和建设的目的。其次,规划过程中,应根据雨量和水池蓄水等雨水数据建立人工湿地和生态河岸,保证水景区水岸与水底的环境渗水功能,从而提升园林水景自然净化的景观效果。

4.3风景园林景观建筑物规划

总体上首先要了解和掌握景观建设场地的地形、地貌、气候、降雨等自然因素,然后根据地形的实际情况建立雨水集蓄系统。其次,对雨季的园林景观建筑物规划,规划者可以收集雨水进入建筑物内的暗排系统,将分散于建筑各处的雨水,汇集于一个环形的滤池,采用砾石过滤槽过滤雨水,直到雨水过滤成干净的水使用将直接存储在水池,以实现园林景观建筑物雨水的收集和利用。

4.4风景园林绿地规划

首先,策划者应根据林木根系的分布,结合景观绿地规划的总体要求,制定有针对性的集水池;其次,根据集水池的地形、集水效率等条件,科学合理配置乔灌草的分布;最后,准确掌握地下管网系统、排水系统及排水口等重要位置,结合景观布局,在凹洼处科学合理的规划排水通道,满足排水需求的功能,又增加了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的趣味,让海绵城市的理念在绿地中得以展现。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园林设计中融入海绵城市的理念,可以使得园林建设更好的发挥生态环保的作用。如果其中的环保理念能够落实到位,常常最简单的生态措施,就能取得巨大的生态效益。当前许多地区都在推行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但是还是处于发展的试点阶段,仍然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提高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园林建设,特别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质量,也成为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王丽娟.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园林道路设计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4).

[2]李文.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房地产导刊,2016(7).

[3]席雅丽.城市园林设计中海绵城市理论的运用探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165.

论文作者:刘维华,杨帮林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2

标签:;  ;  ;  ;  ;  ;  ;  ;  

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刘维华,杨帮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