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是通过对自然界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进行合理地控制、调解,起到有效利用水源、避免水质灾害的目的的工程,其投资建设与国家、经济及生态的安全息息相关。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主要任务就是通过科学有效地管理措施,达到确保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使施工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建成使项目法人满意、使施工企业获得合理回报的合格工程。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施工管理工作涉及范围广,直接决定施工效益,其重要性不容忽视。文中对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安全管理;质量控制;措施
1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
1.1水利工程涉及的范围大
在水利工程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因为这类工程在本质上它所占据的面积比较大,所以说水利工程所涉及的范围也就比较广泛,主要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水利工程所在的地区的地形特点、气候环境、生态建设、交通情况进行相应的分析,考虑这些因素对水利工程会产生的影响。还要在一定条件下,以当地建设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对工程所涉及范围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确定出工程的合理性。
1.2水利工程涉及的学科广
在我国各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会多多少少的涉及一些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知识,其中可能会涉及到物理学、化学以及工程力学等等方面,所以说作为水利工程的管理人员应该拥有相关专业的知识对工程进行管理,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对所涉及的学科领域进行综合全面的考虑,这样才能对水利工程进行有效的管理。
1.3水利工程涉及的法律多
由于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性质比较特殊,在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方面我国也颁布了许多关于工程建设的法律。例如《水利法》,在这种法律的约束下能够保证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合理性,保障工程建设的权益。所以说,水利工程的管理者要在管理过程中明确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按照法律法规中的各种要求及进行落实,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1.4水利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强
我国水利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工程的施工量大、施工周期长,在这个施工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例如施工周期、施工资金以及在施工过程中的违规操作这些都有可能影响到施工的进度,另外还有一些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例如在施工过程中突遇的水灾、泥石流、地震、滑坡等。
2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2.1加强安全宣传教育
施工主体对于水利施工项目的质量和安全,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施工主体必须时刻保持清醒。为此,必须加强施工主体的安全教育工作,定期开展安全知识培训,使安全施工的观念深入人心,并贯彻到实际施工中。
2.2加大安全投入
现场施工特点各有不同,施工企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重视施工安全管理,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改变旧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在施工人员的居住环境方面,应下大力度进行改善,并配备所需的安全设施。通过这些措施,最大限度地消除人为安全隐患,以适应各类施工环境。
2.3建设完善的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的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不但有利于对水利工程的施工不规范行为进行约束,也有利于保证施工环节的规范实施,因此必须要建设和完善水利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时,需要仔细分析水利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以合理的对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进行制度制定。在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完善后,需要将其严格贯彻实施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并对违反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的人员和行为进行严惩,以保证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实施的有效性。
2.4强化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工作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就是其中的关键。为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必须做好培训工作,只有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了,具备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管理经验,用高度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管理意识时刻鞭策自己,规范自身行为,才能在水利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中做出成效。
水利施工单位应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人才对于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重要意义,稳定和扩充管理人员队伍,加强队伍建设,引进专业人才。充分运用奖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不断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3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3.1重视员工教育与管理
在我国现如今有很多水利工程的施工企业因为一味的追求工程的施工进度或者是过于追求工程的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工程的质量。这种施工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人力物力,但是却在本质上给水利工程的建设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施工工程相关人员欠缺了基本的质量管理意识,所以说我们就需要在提高施工工程相关人员的素质的基础上,培养相关人员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法律意识。其次,还要对水利工程的施工人员进行行为上的约束,避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相关的违规操作,并且完善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管理制度,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问题和管理人员的管理力度,从根本上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
3.2完善相关监管制度
监理工作是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部分,有效的监理工作能够全面掌控工程整体,包括施工的进度、质量水平以及资金运用等,这就能够在保证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保证工程的质量水平,避免安全隐患的形成。所以完善相关的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对监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团队整体的综合素养是十分重要的。另外对监理人员也要实施相应的监督管理,可以充分的借助社会、政府和群众的力量,相互制约,规范监理人员行为,保证监理工作的有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构建质量控制体系
建立水利施工单位的信用评价体系,对每一个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成本运用以及后期维护等情况都详细记录,并以此作为评估依据进行有效的评价,这样在整个业界所有施工单位的施工能力以及质量管理水平就能够实现“透明化”管理,对施工单位形成一定的威慑力,使施工单位害怕出现“不良记录”,这样能够推动整个行业的良性竞争。与此同时有力这样的一个信用体系还可以使口碑不良的施工单位淘汰出市场,有利于全面实现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目标,有效的控制、管理水利工程质量。
3.4加强施工监管与验收监管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影响,为了更好的确保水利工程建设发展,需要加强质量管理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分离监理部门和施工单位,在监管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施工管理力度,并且实现目标责任制管理方式,从而能够合理分配相关责任,确保工作的有效开展。
3.5完善施工管理机制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水利企业要逐步形成制度化管理,形成管理良性机制运作。要依据实际情况做制度设计,包括施工中人员招聘制度、培训制度、激励制度、工作考核制度、工作流程、监督制度等,有效的通过多方面力量的配合来规范实际管理效果。要促使制度落实到实处,提升制度的权威性,发挥员工工作自觉性。要积极运用好监理方、政府有关部门等监督力量,同时做好企业内部的监督管理,通过强化监督来逐步促使施工开展保持规范化的操作,避免走形式与应付上级检查等形式化施工管理状态,要让制度落实到实处,形成日常普遍运作状况。
4结束语
总之,水利工程关系国计民生,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不仅能使施工企业获得经济效益,而且能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抓好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工作是建设合格满意工程的关键,不仅影响工程本身的运营功效,而且对保护国家和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水利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常见的问题,明确了加强施工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的有关方法和措施并严格执行,才能确保水利工程实现安全可靠、投资效益最大化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崔海波.刍议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5,41(11):235-237.
[2]王志学,赵树凤.刍议水利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5(05):206-207.
[3]张宏,姜耿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有效管理措施初探[J].陕西水利,2015(02):69-70.
论文作者:宋万清,陈蕾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