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90后”:我负责我的时间_大学论文

新一代“90后”:我负责我的时间_大学论文

“90后”新生代:我的时代我做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生代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狂生”匡超

文 蒋昕捷

匡超,作为首名由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给北京大学的高中生,他学业优秀,甚至成为“传说”。他“热血”,有理想,甚至有点张扬。他崇拜领袖和伟人,并在镜头前狂言要改变世界。

样样都厉害的“大牛”

11月19日下午,匡超跟在几位老师身后走进会议室,为他准备的座位前已经摆满了话筒和录音笔。

在北京大学宣布全国39所中学获得校长实名推荐资格后仅一天,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1)班的学生匡超就已经被确定为该校的推荐人选。一下子,这座百年老校里涌进了各路媒体记者。

在一小时的访谈中,这个17岁的年轻人侃侃而谈,学他的偶像奥巴马那样挥动着手臂,还时不时地挑挑眉毛。“我觉得自己的出生不是偶然的。”匡超说,“说不定历史选择我,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至少从外表看,这个突然出名的男生与普通中学生没什么差别。他有着阿凡提式的大鼻子,架着一副400度的眼镜。即使下雪天冻到感冒,他也只穿一件毛衣和一件敞开的外套。按照该校已被清华大学提前录取的高三学生赵鹏的解释,学生中公认的牛人有三种,要么学习成绩好,要么学科竞赛成绩好,要么课外活动能力强,而匡超“三样都很厉害”,因此被公认为“大牛”。

匡超高一进校时就是年级第一,三年后总成绩仍然是年级第一。其次,他连续两年都拿到省物理竞赛一等奖,2009年更是获得了保送生的资格,此外数学竞赛也拿过省二等奖。更不可思议的是作为理科生,他的语文和英语也都是强项。再次,他是班长,性格很阳光,组织活动能力强。

不过,这位“最没有争议的”候选人却引发了全国性的讨论。许多批评北大该项改革的评论,都拿匡超做例子。

但这个还没有成年的中学生却能坦然地面对这一切。

这位读书读到半饱的学生自称匡夫子,走在校园里总是迈着八字步。在班级日志上,他总是以“匡夫子云”起笔,模仿太史公的笔调。他宿舍的床头放着3个不同版本的《毛泽东传》,还有《资本论》以及“暂时看不太懂的王小波”。他在自己网站的醒目处改写了毛泽东的诗:“任凭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

而校园里也流传着关于他的种种传说。有人说,宿舍晚10点熄灯,别人都在海聊或沉睡,只有匡超一个人躲在男厕所昏黄的灯光下,读英语,看数学书,如痴如狂。有人说,物理竞赛前太紧张,他有20天没洗澡。还有人说,在这座省城最好的高中里,谁也考不过匡超,有他在,连组织活动当个头儿都难,因此,有位学生只好在高一下学期转学回乡读书。匡超本人则认为,这些故事中演绎的成分居多,他觉得,学习从一开始就该是快乐的。

高一时,一次他被任命为徒步11公里活动的首席执行官。他给同学们做动员:我们的目的地是AAAA级景区雨花台。他一字一顿地把A说了四遍。同学们都在偷笑,老师只好小声提醒,说“4A”就好了。

还有一次,江苏省教育厅选了10名优秀学生访问澳大利亚的某个城市,“个性突出,有点思维深度”的匡超给同行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对方市长在市政厅接待他们,事先没打招呼,突然让中国代表团学生发言。匡超用纯熟的英语即兴作了关于“国家有国界,但友谊无国界”的演讲,受到澳大利亚当地媒体的称颂。

“给我一个机会,还你一个五千年的辉煌中华”

实际上,在被校长推荐给北大之前,就在11月初,匡超与自己心仪的北大已有过一次交锋。

在这个由北大某位副校长带队的座谈会上,匡超反客为主,与对方一起追忆了北大的历史,谈到北大“对中华民族的意义”,谈到北大的兼容并包,而后他话锋一转,问对方:“老北大一枝独秀,但今天的北大对自己的追求是不是发生了改变?北大又能为我们提供什么样的教育?”他甚至还拿刚去世的钱学森做例子,给北大挑毛病。这几乎使人忘了这是保送生的见面会,北大是过来先做筛选的。

“如果北大都容忍不了我的张扬,那我想不到还有别的什么地方?”匡超直言不讳地说。

匡超甚至给北大写下了一句话:给我一个机会,还你一个五千年的辉煌中华;

很多同学好意劝他,中国社会需要的是沉稳低调。连父亲也觉得儿子有些年轻气盛,对人生社会的看法过于理想化。但匡超总是反驳说,毛泽东年轻时就在《湘江评论》上撰文,“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周恩来上中学时也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哪个不是狂得一塌糊涂?只是当时没有互联网来让人品评而已。

站在高等学府的门前,这个高中生如今已经能够感受到社会的压力,但他仍在刻意保持距离。匡超并不打算过早地圈定自己的未来,而对于发生在他身上的风风雨雨,他引用了一句在南师附中学生中流传甚广的话:“二十年后,这不过是人生中的一朵小浪花。”

狼性“90后”:俺们不是脑残

文 侯拥华

2010年9月,《历史的狼性征服——大唐开国的政治真相》一书的简介开始出现在各大网站上,一时间读者趋之若鹜。吸引人眼球的不仅仅是书中的内容,还有这本书背后有趣的故事。原来,写作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叫胡万宝的90后在读大学生。出人意料的是,这样一本专业性极强的著作,作者竟然不是历史专业科班出身——胡万宝是西昌学院艺术系2008级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而且,作者写作的初衷也别具一格:为了证明自己以及“90后”不是脑残一族。

1990年出生的胡万宝是个典型的90后,他思想新潮,个性十足。上初中时,胡万宝经常跑到舅舅的书房翻看《资治通鉴》《通鉴纪事本末》等历史名著,不知不觉中,他喜欢上了历史。由于偏爱历史,他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看书上。时间一长,胡万宝也逐渐地开始动手写一些文章,有的甚至还在报刊上发表了。

2005年,胡万宝就读高中期间,由于沉迷于文学创作,一度偏科厉害,除了语文,好几门课成绩都不是很理想。当大家都在为考大学玩命学习时,他却无动于衷。课堂上,他常偷偷拿出一本课外书贪婪地读,就连课后也沉迷其中。周围的同学和老师都嗤之以鼻,用异样的眼光看他。大家的态度对胡万宝刺激很大,他感觉自己仿佛被整个社会抛弃了一样,内心非常苦闷、迷惑和无助。他不知道自己这样下去会不会自毁前程,更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走。

2008年秋,胡万宝另辟蹊径,以一名特长生的身份考入了四川西昌学院音乐教育专业,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他经常泡在学校的图书馆里查找历史方面的书籍,然后借回去慢慢品味。此外,为了锻炼自己,他还担任了班长、学生会干部,同时还牵头创办了从事公益活动的学生社团“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

正在他踌躇满志的时候,“90后脑残论”在社会上大行其道,一些负面报道在一些网络媒体上也层出不穷。这深深刺痛了胡万宝的心,他开始向社会大声呐喊:“我们‘90后’不是脑残,我更不是。”

为了证明自己,胡万宝决定写一本“像模像样”的书。这时,他这个“历史迷”已经积累了非常深厚的历史知识,许多历史名著被他烂熟于心,而他所看过的历史书籍也达到了成百上千册。为了写好这本书,他悄悄辞掉了在学校担任的职务,全身心投入到创作中。2009年寒假,胡万宝独自一人留在学校看书、写作,正式开始了他的写书生活。两个月后,他终于完成了21万字的《历史的狼性征服——大唐开国的政治真相》一书的创作。2010年3月中旬,该书被列入了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的出版计划,首印10万册。

白纸黑字作证:满腹经纶的“90后”,真的不简单!

我想做慈善,不伸手向家长要钱

文 陆娅楠

2010年暑假,当多数高中生埋头做练习题,赶着上辅导班时,16岁的徐安琪当老板,做生意,搞慈善,也忙得不亦乐乎。

印有“决议草案”的T恤衫、搞怪的徽章、五颜六色的签字笔……这些都是徐安琪的“主营业务”。她的“事业”可以被划人当下流行的“创意产业”——为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设计制作纪念品。

“我想做慈善,而且不伸手向家长要钱”

模拟联合国会议是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的一种探讨国际问题的学生交流平台,简称“模联”。每次“模联”都会吸引数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学生,“模联”纪念品也成为会议期间最炙手可热的商品。

3月,徐安琪参加北京大学全国高中生模拟联合国大会时发现,“模联”徽章、水杯、笔记本、T恤衫等纪念品的销售异常火爆。“那些纪念品设计得没什么特色,可却被抢购一空!要是我来做这个生意,肯定能干得更好!”“模联”结束后,回到学校的徐安琪开始悄悄制定商业计划。

市场有多大?创业资金哪里来?生产厂家怎么找?价格怎么谈判?售价如何确定……各种前所未遇的问题一股脑儿摆在了徐安琪面前。徐安琪根据历年模联的人数估算了市场规模,并制作了调查问卷,在同学中进行了中学生消费习惯、喜好与能力的市场调研。

设计过程横跨了整个期末阶段,徐安琪却仍然每天花两三个小时做样品设计,设计前后推翻了20多遍。女儿的异样引起了父亲的注意,安琪只能摊牌:“我想做慈善,而且不想伸手向家长要钱。我想把挣来的钱捐给四川灾区那些失去孩子的妈妈。”

原来,2009年的暑假徐安琪曾去四川绵竹灾区探望在那里支援重建的父亲。她无法忘记那些在板房里炒辣子、灌香肠、乐观生活的老乡,还有那些啃干粮、喝凉水、在废墟上没日没夜修路建房的工人。回京后,她总想依靠自己的双手为灾区做些什么。父亲听完后说,我们没有理由阻止你做有意义的事情,而且这也可以培养你管理时间的能力以及理财的能力。

父母的支持使徐安琪更有了“战斗力”,很快她又把长沙雅礼中学模拟联合国社团的团长高小淞、北京二中模联社社长刘奕拉来做了“合伙人”。三人融资5000元,徐安琪包揽了全部“跑腿”的事儿。

“付出换来的幸福与试卷分数相比,是值得的”

暑假,创业进入谈判与生产阶段。为了降低物流成本,方便验货,纪念徽章与T恤的生产厂家选在了北京。

7月,挤着公共汽车在北京城里东跑西颠,黏着比自己大十几岁甚至几十岁的生意人讨价还价,回到家里徐安琪连吃饭的力气都没了。可是每前进一步,心里的兴奋都无以言表。

8月5日至7日,北京市一个200人规模的中学生模联大会召开了,徐安琪首次“试水”,400枚纪念徽章第一天就卖掉了200多枚;T恤是闭幕式的“大热”,250件被抢购一空;还有特别订购的彩色签字笔,一根都没剩。

8月底,徐安琪和另外几个志愿者亲自去了四川。做生意得来的700元盈利被换成鸡蛋、猪肉等食品送给了四川汉旺镇的失亲家庭。“送钱显得冷冰冰的,这些礼物才像是孩子孝敬妈妈的。”徐安琪说。

模联纪念品生意算是告一段落,但是很多从北京模联大会回去的中学生却和徐安琪保持着联系,并希望加入这支特别的创业兼慈善队伍。

“谁说‘90后’只喜欢空谈?只要愿意付出,我们不仅能改变自己,还能帮助很多人。”秋季开学,徐安琪在北京二中上高二。经过暑期的创业实践,她第一次尝到了挣钱的辛苦,感受到了奉献的快乐。“我觉得这些付出所换来的幸福与试卷分数相比,是值得的。”

“90后”在他们的青春期急于得到社会的关注和承认,期望以亮相的方式宣告他们已经长大。他们希望社会看到的更多是“90后”那无限美好的可能性。因为,世界迟早会握在“90后”手中。

标签:;  ;  ;  ;  

新一代“90后”:我负责我的时间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