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的几点体会论文_李浩宇

高中政治教学的几点体会论文_李浩宇

李浩宇(四川省南部县第二中学 四川 南部 637300)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3-0149-01

应试教育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教师价值的体现就是学生的成绩。所以政治教学比较枯燥,呆板,脱离实际。社会的转型,思潮的涌动,道德的滑坡等不利因素对教学的影响也很大。很多时候,学生会发现书本上学的和现实中的差距很大甚至是对立的,他们会困惑,我们又无法解决。这时候,理论就会显得没有说服力,那么教学效果显然好不到哪里去。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国家形象以及国际地位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教育形势同样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必须顺应了时代发展需求,同时也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彻底转变教学理念,通过几年的新课改中教学的经验,本人积累了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供大家讨论。

一、政治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教学活动很好地开展的保证。如果学生拥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那就说明学生拥有了自主学习的动力,不会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学生拥有的学习兴趣越大,说明学生的学习动力将会越大,教学活动也将会更好地开展。所以,有趣的事例、形象的语言、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于政治教学课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的课堂能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很好的激发,可以让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2)要通过比较,寻找异同,善于找出事物内在的联系。

比较法的运用,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好的启发,使学生更好地弄清那些相关联的内容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准确地加以运用。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国内和国外的文化进行比较和分析,弄清楚哪些传统文化是比较优秀的,即不仅能让我们继承和发挥,而且是值得外国人学习的,以及弄清哪些属于封建糟粕,应该是在当代被摒弃的。通过这样的比较来培养与提高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3)抓住政治学科自身所拥有的特点,认识到政治学科的个性,找到真正适合政治教学的方法。然而,许多教学活动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教学过程中,政治老师应该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去真正地把握政治学科的特点,并且注重学生学习的知识的统一,使政治教学的教育实效性得到提高。不仅如此,政治教师还要教会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形成自励、自制的好习惯。教学,无目的无任务的课堂是做秀,是误人子弟,是无效课堂。要做到严格落实教学任务,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任务,要求教师在备课睦认真分析教材、整合知识,认真阅读、分析课标,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的课堂改革,改革的主要是教学的形式而不是教学的内涵,教学的目的,因此,形式可多样化,但教学目的不能改变,形式可转变不可改变内容。不能舍本求末。

二、注重过程细节-用新素材“亮”化课堂教学

西方有谚:“上帝存在于细节之中”、“细节决定成败”, 无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是实现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都离不开教学过程的细节,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应重在过程中细节的处理。目前高中新课程政治教材,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具有注重过程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编制教材的专家已经为学生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做了周到、细致的预设,因此下一步关键就是看教师如何运用教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应把尊重和创新结合起来,把握教材的精髓,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灵活的处理教材中的细节,构建一个“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课堂,尤其要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个又一个的“亮点”掀起一浪高一浪的高潮。

三、教学方法的投入。

除了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外,教学方法的运用也很重要。教学实践中,我苦苦地摸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即启发法、灵活法、解扣法、讨论法、身教法、图示法等。

我应用启发式教学法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真正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真正启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为了启发学生的兴趣,我一方面力求选择准确生动的例证,另一方面力求语言的生动有趣。我试验着在语言组织、表达情感、手势动作等方面下了一番功夫。

在讲课中,能用生动通俗语言表达的,就不搬用晦涩的术语,尽力做到语言活泼而有趣味,情感饱满真挚。此外,我还特别注意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在讲课中我使用频率最高的术语就是“为什么?”“怎样理解?”“表现在哪里?”而且我总是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的头脑始终处于思维的活跃状态。这样课堂上就不再是你管讲,我管听的被动局面,而是上下情感交流融为一体。

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运用灵活方法,即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适当地进行取舍;根据不同的教学反馈,来安排讲课内容的详略。在讲解原理的方式上,有时先结论后展开,有时则通过事例引出原理。有时是由抽象到具体,有时则由具体到抽象。有时通过问题把要讲的全部内容逻辑地串通起来,有时还需要对教材本身的内容作一定的调整。总之,各个不同的环节我从不千篇一律使用一个模式。这种做法得到同学们的认同。

解扣法就是解学生思想认识上的扣子,解理论理解中的扣子。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症结”显得更重要。因此,对一些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我从不回避,而是有准备地先把问题提出来,尽量给予他们一个既满意而又有说服力的解答。比如一些学生提出:“既然我国经济现在还落后于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还说社会主义制度优越?”针对这个问题,我运用纵横比较的方法,即不但比现状,还要比起点,比发展历史,从而比出两种经济的发展速度,以此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学生听了不仅解开了思想认识上“扣子”,而且比较信服。

所谓讨论法,就是有准备地把问题提出来,尽量给学生提供一些事实材料,运用有关原理,通过对材料的分析、讨论,自然得出某一正确的观点或结论。例如:从对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状况的三个变化,经过分析、讨论得出三个不变,即工人劳动条件的改善、劳动方式的变化,并没有改变无产阶级的阶级属性;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并没有改变他们受雇佣受剥削的经济地位;资本主义国家福利政策的实施,并没有减轻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

四.教学过程联系实际

知识来源于生活,尤其是政治知识更是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联,政治教学,必须要教会学生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这也就是我们长说的“知行合一”,学生的能力、认识也很会得到提高。同时,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够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结合一些实际问题去传授的话,那学生的积极性,学习兴趣会很高,这样教师再进一步的引导学生用理论去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原理,学生的推理能力、探索能力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教师担负着双重的职责:一是传授知识,二是育人。在教学中我深深地感到,教师的教学行为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影响到他们对知识的接受,更重要的会直接影响到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工作态度的形成。在教学中,我尽力以自己的教学行为、精神、态度去感染学生,这就是所谓身教法。此外在教学中,我还采用图示法帮助学生解决难以理解的抽象理论。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只有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备课方面做到全身心地投入,才能讲好政治课。

论文作者:李浩宇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  ;  ;  ;  ;  ;  ;  ;  

高中政治教学的几点体会论文_李浩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