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提高神经内科ICU患者肠内营养执行率的效果分析论文_陈琴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 湖南衡阳 421001

【摘 要】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于提高神经内科ICU患者的肠内营养执行率的效果与作用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7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因为急性脑血管病在我院神经内科ICU病室住院并使用了肠内营养的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来执行肠内营养、对照组的患者则采用常规的传统护理方法来执行肠内营养。两组的观察时间均为2周,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2周内的由于并发症从而导致的肠内营养执行中断的发生率,以及2周后患者的低血清白蛋白发生率。同时也记录观察组的不同年龄层患者的并发症和低血清白蛋白的发生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中断营养执行的发生率以及低血清白蛋白的发生率均为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就观察组不同年龄层患者来说,在低血清白蛋白的发生率上,60岁以下的患者明显要低于60岁以上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断营养执行的发生率上,2个年龄层的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数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集束化护理来对患者执行肠内营养可以显著地降低中断营养执行以及第血清白蛋白的发生率,提高肠内营养的执行率,以帮助患者。

【关键词】肠内营养;集束化护理;执行率

肠内营养是指经胃肠道提供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是危重症患者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1]。但是经常由于神经内科ICU的患者病情严重而导致患者在执行肠内营养时会出现腹胀、呕吐等不良反应从而导致执行率不高,增加来了患者的痛苦,并且还会增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所以,提高肠内营养执行率尤为重要,其中增加患者的耐受性以及减少并发症是关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7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因为急性脑血管病在我院神经内科ICU病室住院并使用了肠内营养的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均在43~71岁之间,对照组男61例、女39例;平均年龄为(60.3±19.1)岁。观察组男56例、女44例;平均年龄为(63.0±13.9)岁。排除患有低血糖症以及既往有严重肝病、心脏疾病以及肠道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症等一般资料上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可比性。此外,本次实验已经经得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传统护理,包括:床头抬高、插管以及每4h冲洗一次管道等。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联合集束化护理,1.首先对护理人员展开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并对肠内营养的相关知识进行教学;2.然后对患者进行评估,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行肠内营养的治疗。3.仪器采用聚氨酯类材质营养管,合理的选用管途径。4.在鼻饲中以及鼻饲后的30~60min内应尽量避免为患者翻身拍背,防止患者咳嗽等。5.护理人员应每天检查患者胃里的残留量,若<150ml则可以继续注入、若>200ml则应当停止注入。6.最后护理人员应当注重患者的心理疏导,告诉患者肠内营养的好处,使患者保持愉悦,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2]。

1.3评价指标

两组的观察时间均为2周,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2周内的由于并发症从而导致的肠内营养执行中断的发生率,以及2周后患者的低血清白蛋白发生率。

1.4数据处理

本次试验所涉及的所有数据均由PSPP16.0来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的比较采用x^2来进行验证,以P<0.05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执行中断以及低血清白蛋白发生率的比较

患者的执行中断以及低血清白蛋白发生率均为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执行中断以及低血清白蛋白发生率的比较 例(%)

3讨论

有相关报道指出,对于危重的病人应当尽量早的使用营养支持[3],肠内营养就是其中一种较为积极的治疗方法,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情的严重程度,缩短患者在ICU住院的时间,为患者的预后打好基础。如今,肠内营养在维持肠道功能以及营养支持的效果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的重视,肠内营养不仅可以为患者提供营养,还可以促进肠道黏膜的修复、促进肠蠕动以及促进肠道激素的分泌。但是,从许多的临床实践上来看,肠内营养的效果并不显著,其中由于各种并发症而导致的营养执行中断和低血清白蛋白的影响最为显著,使肠内营养的执行率降低。

集束化护理是指一组干预护理,其中的每一项措施都是进过临床实践而证实使可以提高患者对肠内营养的耐受率的,并且所有措施共同实施的效果显著高于其中一个措施单独实施。每一个集束应当包括3~6个元素,将这些元素集合在一起,形成一套完整的、具体可操作的系统就称为集束化护理[4]。

本实验再次研究了常规的传统护理与集束化护理的临床作用。发现,中断营养执行的发生率以及低血清白蛋白的发生率均为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就观察组不同年龄层患者来说,在低血清白蛋白的发生率上,60岁以下的患者明显要低于60岁以上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断营养执行的发生率上,2个年龄层的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数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肠内营养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蛋白质代谢,降低蛋白质的丢失,避免了患者情况的恶化。综上,肠内营养可以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营养执行中断的情况,并且可以改善患者的肠道情况,缩短在ICU的住院时间,是一种对患者十分有益的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付红,王颖,徐凤玲等.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提高神经内科ICU患者肠内营养执行率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12(10):34-35,36.

[2]刘欣敏,高岚.预防重症脑卒中患者误吸的集束化干预护理培训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11):826-830.

[3]刘慧英,周小玲.改良集束化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1):40-41.

[4]张敏茹,邢丹丹.集束化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后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z1):16-17.

论文作者:陈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7

标签:;  ;  ;  ;  ;  ;  ;  ;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提高神经内科ICU患者肠内营养执行率的效果分析论文_陈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