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2例疗效评价论文_杨青

[摘 要]目的:研究在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采取甲钴胺联合丹红注射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诊治的62例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每组31例,采取甲钴胺单独治疗为参照组,采取甲钴胺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为联合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对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症状改善情况等方面对比参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统计学均存在意义(P<0.05)。结论:将甲钴胺联合丹红注射液疗法应用在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 甲钴胺 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疗效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7.3.46

作者单位:610400,四川金堂,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金堂医院

Danhong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Mecobalamin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curative effect evaluation of 62 cases

Yang Qing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aking Mecobalamin Combined with Danhong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Methods: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neuropathy in 62 cases of senile diabetes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5 to 2016 2 months of treatment,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a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31 cases in each group, Mecobalamin treatment alone take as the reference group, taking Mecobalamin Combined with Danhong injection combined group,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Results: after the symptomatic treatment,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of 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clinical effects and improvement of symptoms such as contrast group 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r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Mecobalamin Combined with Danhong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is significant, it is worthy of wide application.

Keywords:Danhong injection; Mecobalamin; elderly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curative effect

现对我院收治的62例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的过程以及结果进行以下形式的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此次我院研究的62例样本数据均选自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诊治的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后均已被确诊,并且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烧灼感、疼痛以及四肢麻木等异常症状,腱反射均减弱,行动不稳,运动神经以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发生障碍,糖尿病神经性膀胱症状,排除肝功能、心脏、肾脏等严重损伤患者,排除酗酒所致酒精中毒患者、合并严重糖尿病并发症患者、严重出血性疾病患者、严重青光眼疾病患者以及血糖控制不理想患者,分组依据是不同治疗方式,分组数为2组,每组31例患者,参照组患者中女性患者16例,男性患者15例,最长病程21年,最短病程1年,平均病程(10.24±3.25)年,最大年龄88岁,最小年龄60岁,中位年龄(68.97±5.24)岁;实验组患者中女性患者15例,男性患者16例,最长病程20年,最短病程2年,平均病程(11.31±3.98)年,最大年龄89岁,最小年龄61岁,中位年龄(69.34±6.34)岁。对两组患者包括性别、病程、年龄在内的基础资料进行统计学软件分析差异并不显著,P>0.05,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之后均予以胰岛素、运动、饮食等糖尿病常规治疗,在10mml/L左右控制餐后2h血糖,在7mmol/L左右控制空腹血糖,依据实际情况给予存在并发症患者降脂、降压等对症治疗,在合理范围内控制患者器官功能,防止进一步感染增加治疗的准确度。参照组患者单独使用甲钴胺(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3312;生产单位: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每次在100ml、0.9%氯化钠注射液中融入2mg甲钴胺进行静脉滴注;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增加使用丹红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6866;生产单位:菏泽步长制药有限公司),在250ml、0.9%氯化钠注射液中融入40ml丹红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每天注射一次。两组患者都进行一个疗程14天的治疗,间隔1周进行第二疗程治疗,连续进行两个疗程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患者经治疗后身体功能恢复均痊愈断为治愈;患者经治疗后腱反射基本正常,自觉症状大部分均消失,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正常或者增加>5m/s判断为显效;患者经治疗后腱反射部分恢复正常,自觉症状所有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所有者增加,但是<5m/s判断为无效;患者经治疗后腱反射部、自觉症状、神经传导速度等没有明显变化,甚至出现加重趋势判断为无效。观察两组患者正中神经、腓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以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总有效率=(有效+显效+痊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来处理此次我院收集的62例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所有资料,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四肢感觉好转、排尿障碍减轻、腱反射恢复、四肢温度低等指标等对比用率(%)表示,采取卡方检验,两组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对比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取t检验,差异显著且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

两组患者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中正中神经以及腓神经之间差异并不显著,统计学无意义(P>0.05)。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中正中神经与腓神经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如下表1所示。

2.2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症状改善情况

实验组四肢温度指标低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四肢感觉好转、排尿障碍减轻、腱反射恢复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经分析组间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0.38%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6.92%,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如下表2、3所示。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神经血液供应障碍以及新陈代谢异常是引发疾病的共同原因,患者发病之后可能会影响全身任何一个神经系统部位,目前临床研究中还没有十分明确的发病机制[1]。糖尿病高发人群是老年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早期呈现出代谢异常,蛋白质脂质代谢异常、山梨醇增加、肌醇减少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病后期呈现出血管因素,因糖尿病高血糖引发的微血管疾病形成的缺血以及缺氧导致神经细胞鞘膜变形、水肿断裂、轴突纤维化等症状[2]。发病机制主要是神经纤维形成节段性脱髓改变引发损伤轴索再生功能,最终累及患者感觉神经,严重可能影响患者运动功能与四肢感觉。现代医学中指出,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都比较高,会降低机体红细胞膜电荷,促使膜糖基化,降低红细胞电荷排斥力,增加聚集性,促使明显升高血液黏度,最终促使血管狭窄[3]。中医理论指出消渴病理机制之本是阴虚,并以燥热为标,近年来临床研究中越来越充分认识消渴病病机,糖尿病神经周围病变临床治疗的原则为控制血糖水平,促进新陈代谢。中医研究认为糖尿病发病后始终贯穿瘀血,在辨证治疗前提下予以活血化瘀的治疗方式,可以获得良好效果[4]。

临床研究表明甲钴胺属于内源性辅酶物质,同型半胱氨酸形成蛋氨酸后促进转甲基为主要靶点,能够快速进入到神经元细胞中,参与合成脑细胞、脊髓神经元等胸腺嘧啶核苷酸,促进叶酸使用以及核酸有效代谢,促进轴突运输以及轴突再生,从而保障能够有效修复患者受损的神经组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肢体疼痛以及肌体麻木等症状[5]。

丹红注射液主要包括红花与丹参。红花属于中医中比较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红花内部涵盖红花黄色素与红花甙,水解红花甙经盐酸之后可以形成红花素与葡萄糖。新红花甙与红花醌甙具有扩血管的活性成分,可以显著抑制二磷酸腺苷诱发血小板的作用,提升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抑制血栓的形成,此外也具备不同的降压作用[6]。红花在丹红注射液属于臣药,与丹参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丹参基本原理是,对磷酸二酯酶进行抑制,提升环磷酸腺苷、血小板以及红细胞的浓度;水解丹参之后形成能够兴奋前列环素合成的酶活性,引发形成更多的前列环素,提升血管内皮细胞的PGI2,扩张患者血管[7];丹参也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可以抑制形成脂质过氧化,消除患者身体氧自由基,稳定机体细胞膜,其效果类似于超氧化物歧化酶,用药剂量以及作用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丹参提取液中成分主要就是丹参酮,可以对自由基进行消除,降低血黏度、脂质过氧化反应以及血栓素2,释放前列腺素2以及血管内皮松弛因子,松弛血管,改善患者机体微循环。联合应用丹参与红花可以降低对患者机体血液粘度,改善身体内部微循环,增加机体血流量,减轻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进度[8]。

笔者研究之后发现,联合使用甲钴胺与丹红注射液来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90.38%,对比参照组单独使用甲钴胺治疗有效率76.92%,显著高出很多,统计学有意义(P<0.05)。经甲钴胺与丹红注射液联合法对老年周围神经病变治疗后可以显著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少,患者四肢感觉好转、四肢温度低、排尿障碍减轻以及腱反射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单独使用甲钴胺治疗的患者,同时也发现联合应用丹红注射液与甲钴胺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显著增加神经传导速度。丹红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法在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时候可以显著降低发生头晕、胸闷等不良反应。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上均显著优于单独使用甲钴胺治疗,例如联合组患者腱反射率、障碍减轻程度、四肢感觉好转率等比较高,四肢温度低的概率比较低。结果显示,在治疗老年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中联合应用丹红注射液以及甲钴胺可以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患者血管狭窄引发的血液循环失衡现象以及体内血管壁变厚症状,恢复神经传导能力,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体征,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叶云.甲钴胺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8例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2,25(12):235-236.

[2]毛桂春.丹红注射液联合自拟足浴方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0例[J].医学信息,2014(24):110-110.

[3]李达,曹秋彩.丹红注射液联合自拟足浴方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1例[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160-161.

[4]邱文娟,杨雪梅,丁韬等.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J].医学综述,2015,21(23):4387-4389.

[5]蔡红莉,杨敏,邵良等.甲钴胺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3):77-78.

[6]汪玮琳,朱红,王绍欣等.依帕司他联合α-硫辛酸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9):4854-4856.

[7]傅明捷,何明坤,王艳等.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2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8):1892-1893.

[8]邱乐,王新生,陈超等.普瑞巴林和文拉法辛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1):2491-2493.

(收稿日期:2017-01-11)

(本文编辑:秦学军)

论文作者:杨青

论文发表刊物:《中华医学杂志》2017年3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7

标签:;  ;  ;  ;  ;  ;  ;  ;  

丹红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2例疗效评价论文_杨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