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应用于消化内科患者的护理论文_杨洁,王秀勤

亳州市人民医院 安徽亳州 236800

摘要:目的 探讨环节式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5 年5 月至2016 年5 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患者58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29)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29)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环节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10 %,对照组为79.31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环节式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消化内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的认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环节式;健康教育;消化内科;

临床工作中消化内科收治的患者多为慢性疾病,多具有病程较长、并发症较多、易复发的特点[1],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均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进而造成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生理和心理负担,影响了疾病的正常治疗,因此如何有效的改善消化内科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情绪,对于提高患者的疗效具有积极作用,临床工作中发现,部分患者由于对缺少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甚至存在错误认知,进而导致不良情绪的出现,基于此,我院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环节式健康教育,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5 年5 月至2016 年5 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老年患者58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29 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29 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环节式健康教育,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5 例,女性患者14 例,年龄33~85 岁,平均年龄51.84±9.46 岁,病程1个月~6 年,平均病程2.57±1.02 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6 例,女性患者13 例,年龄32~84 岁,平均年龄52.33±9.15 岁,病程1个月~7 年,平均病程2.85±1.22 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即给予患者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和对症护理等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环节式健康教育,即 ① 入院健康教育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主动接待患者,并通过与患者和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对患者的文化程度、病情严重程度和家庭背景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建立个性化的健康档案[2],向患者和患者家属详细介绍医院的住院环境,让患者尽快的适应住院环境;② 住院期间健康教育 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可为患者发放疾病相关知识的书籍和资料,并通过“集中健康教育”+“一对一健康教育”模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其中“集中健康教育”模式可通过集中举办消化内科常见疾病临床知识讲座、播放疾病健康教育视频、宣传图册等方式进行,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健康教育过程中讲师应尽可能的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对于个别特殊患者,护理人员可开展“一对一”健康教育,通过和患者进行一对一的沟通交流,提高患者而对疾病治疗相关知识的认知,同时护理人员在教育过程中应耐心的解答患者提出的任何问题,纠正患者对疾病治疗的错误认知,护理人员也应鼓励同一个病房内的其他患者进行“同伴教育”,通过患者之间的相互鼓励、支持,从而提高患者坚持治疗的信心,使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接下来的治疗;③ 出院前健康教育 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和患者家属详细讲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依据患者的性格特点、疾病类型和身体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摄入、康复训练和复查方案,并向患者强调出院后继续接受家庭护理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④ 出院后健康教育 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可采用电话随访的方式,了解患者出院后的基本情况,并对患者给予必要的健康指导,督促患者遵医嘱接受家庭护理。

1.2.2 评价指标 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作为评价指标,其中生活质量采用SF-36评分,分别考察患者的社会功能、自我管理能力、睡眠质量和生活功能,满分100 分,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优。

1.2.3 统计学方法 各组患者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SF-36评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护理满意度进行秩和检验,α=0.05。

2.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10 %,对照组为79.31 %,见表1。

3.讨论

消化内科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且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消化内科疾病发生率逐年递增,已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常见疾病,如何有效的提高消化内科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3],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环节式健康教育与传统的健康宣教不同,其以护患沟通作为健康教育的基础,通过沟通结果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有利于建立护患信任,同时在护理的不同过程中按照健康教育方案给予适宜的健康教育,一方面有利于患者循序渐进的增加消化内科疾病的相关临床知识的认知,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感,从而达到全方位、全程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目的。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后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环节式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消化内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的认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姜丽.健康教育应用于消化内科患者的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4):351-352.

[2] 张秋艳.对老年呼吸内科疾病患者实施环节式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9):97-98.

[3] 罗孝鑫.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18):2833-2835.

论文作者:杨洁,王秀勤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5

标签:;  ;  ;  ;  ;  ;  ;  ;  

健康教育应用于消化内科患者的护理论文_杨洁,王秀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