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转胎位处理头位难产的价值研究及分析论文_瞿敏

瞿敏

永顺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4167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徒手转胎位处理头位难产的价值。方法:2016年11月--2018年1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头位难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双盲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胎头吸引术,研究组,徒手转胎位处理,统计自然分娩情况,比较第二产程时间与产后出血量。结果:①研究组自然阴道分娩率为91.11%(41/45),对照组为75.56%(34/45),P<0.05;②研究组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徒手转胎位处理头位难产,可提高自然阴道分娩率,缩短第二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徒手转胎位;头位难产;应用价值

头位难产,以头先露是其显著特征,若处理不及时,或者采取不当的方式进行处理,可能危及母婴生命健康。在此,本研究将90例产妇为对象,分为两组,采取不同方式处理,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基础资料

2016年11月--2018年1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头位难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双盲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90例产妇均诊断为头位难产,单胎妊娠,经彩超检查,胎盘功能与骨盆功能正常,符合徒手转胎位手术指征,自愿参与研究。对照组,20-34岁,平均(29.4±3.48)岁,孕周35-40周,平均(38.9±0.13)周,29例初产妇,16例经产妇。研究组,21-32岁,平均(28.1±2.83)岁,孕周37-41周,平均(39.1±0.21)周,30例初产妇,15例经产妇。对比两组产妇的基础资料,如年龄、孕周及产次等,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术前,常规检查,全面掌握产妇的骨盆内径、羊水指数、胎头方向、脐带粗细等情况。

对照组,行胎头吸引术,操作如下:第二产程早期,实施胎头吸引术,产妇宫缩时,旋转胎头到枕前位、胎头牵引操作同时进行。如果两次宫缩无法娩出胎头,即可行剖宫产。

研究组,徒手转胎位处理,操作如下:产妇宫缩间歇期间,操作者将右手食指、中指深入至产妇阴道,并分开到不同位置,其中,食指末端直至小囟门位置,中指末端直至顶骨位置,随后,借助食指与中指共同作用,轻轻旋转胎头。与此同时,于产妇腹壁位置,缓慢轻轻向下推胎儿,辅助胎儿旋转固定,按压胎儿肩部。对于右枕横位、右枕后位,坚持顺时针方向,旋转45°、90°,对于左枕横位、左枕后位,坚持逆时针方向,旋转45°、90°。胎头成功转位后,宫口完全张开时,指导产妇保持屏气,促使胎头快速下降,直到可固定胎头位置,且不易回转。下次宫缩后,操作者抽出手指。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助产护士旋转胎头过程中,切勿用力过猛,以免伤及胎儿。对于产妇宫缩乏力状况,可应用催产素辅助生产,密切监测胎儿生命体征,一旦发生胎儿窘迫,立即行剖宫产。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产妇自然阴道分娩情况,同时,比较第二产程时间,测量产后出血量。

1.4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卡方(c2)检查,()用作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自然阴道分娩

数据显示,研究组自然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头位难产是指非枕前位之胎头,因盆腔内回转受阻,进而演变为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或者因胎头俯屈不良,胎头仰伸程度不同等原因,导致面先露、额先露、顶先露等[1]。临产中,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如胎儿状况、产力大小、产道等,对产妇分娩进程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导致难产[2]。一旦发生头位难产,若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能引起会阴血肿、产后出血等现象,导致胎儿窒息、头皮血肿、颅内出血等,危及产妇及胎儿生命安全[3]。

现目前,徒手转胎位处理是处理头位难产的常用方法,主要针对持续性枕后位难产及枕横位难产,不仅可减少并发症,而且可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时间,促使产妇术后早日恢复[4]。针对头位难产,徒手转胎位处理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助产医师切勿用力过猛,用力轻柔,以免对胎儿造成伤害。(2)熟练掌握胎头旋转时机,进入至活跃晚期或者第二产程后,如果胎儿仍处于枕后位或枕横位,需更换手术方式,行旋转胎头术。(3)操作中,密切监测胎儿生命体征,根据生产需要,合理应用催产素,避免胎儿窘迫[5]。本次研究中,对照组行胎头吸引术,研究组则予以徒手转胎位处理,结果显示,研究组自然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91.11% vs 75.56%,P=0.003),且第二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优于对照组(1.1±0.14 vs 2.1±0.25;236.6±21.38 vs 298.5±34.57,P<0.01)。

经本次研究,笔者认为,徒手转胎位处理头位难产,应用价值高,而旋转时机是影响旋转效果的重要因素。徒手旋转胎头过早,产妇宫口扩张程度不够,胎头位置偏高,此时旋转,成功率不高。如果多次旋转胎头,可能引起宫缩不协调,对正常产程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增加产道感染机率,甚至引起胎儿宫内窘迫。徒手转胎位处理时,必须熟练掌握其手术指征,符合手术指征方可行该手术,对于其他头位难产产妇,需尽早行胎头吸引术或者剖宫产术。

综上,徒手转胎位处理头位难产,效果显著,建议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徐正芳. 徒手转胎位处理头位难产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9):20-21.

[2]高文举. 徒手转胎位处理头位难产128例临床观察[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0):56-57.

[3]冯秀艳. 100例徒手转胎位处理头位难产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3):26-27.

[4]张妍. 徒手转胎位处理头位难产62例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6):37-38.

[5]张绣和. 徒手转胎位处理头位难产的临床疗效分析[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19):75-76.

论文作者:瞿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1

标签:;  ;  ;  ;  ;  ;  ;  ;  

徒手转胎位处理头位难产的价值研究及分析论文_瞿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