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开发经济责任审计的体制性矛盾
宫园园
(榆林学院管理学院,陕西 榆林 719000)
摘要: 旅游资源开发需要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从长远角度考虑进行整体设计与规划。旅游资源开发受政策和政府部门的影响较大,在市场化运行和开发管理权力归属方面存在体制性矛盾。为提高旅游资源开发经济责任审计的效能,本文建议进一步优化权力结构,完善现有的考核方式,规范审计操作程序,整合审计资源。
关键词: 旅游资源;开发;经济责任审计;体制性矛盾
伴随人们旅游需求的增长,旅游业的发展势头良好。旅游资源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涉及环境保护、平衡发展、持续发展等发展的核心理念,要实践这些理念,需要确保旅游资源开发各环节的经济指标都是合法的、科学的。那么,当前我国旅游资源开发中面临哪些经济风险?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如何?其中又存在哪些体制性矛盾?这些问题是新时期促进旅游资源有效开发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在校期间反馈的问题和建议不一定十分中肯,但如果在他们毕业之后通过问卷调查、网络调查等方式再对教学效果、课程设计等问题进行调查,得到的信息更具有实际意义。因此,应定期对毕业生进行回访。
一、 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的主要经济风险
旅游资源开发的风险主要表现为生态风险、经济风险、社会文化风险等方面,从经济风险层面来看,主要集中于旅游投资筹资领域,以及更为深层次的发展环境风险、利益分配机制风险等。
其一,政府垄断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加剧了经济风险。近年来,旅游业发展十分迅猛,且我国旅游资源开发主要以政府垄断为主,市场竞争不充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经济风险。由于旅游资源开发的数量和规模十分庞大,加之需要衡量生态环境、文化等基本要素,政府在旅游资源开发中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长期以来存在政府力量直接参与市场营销的行为。至今国有资本在旅游资源开发领域依然占很大比重,其弊端在于造成市场竞争的不充分,不利于旅游企业竞争力的整体提升和旅游行业活力的激发。尤其是一些国有资产的旅游开发具有更为雄厚的资金优势,对于一些小的旅游开发企业和私营经济力量产生“挤出效应”。
其二,利益分配和责任承担不对等导致的经济风险。旅游资源开发涉及多元利益主体,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存在一定差异。旅游资源开发必然会涉及对周边资源的整合,景区选址也会影响到附近居民的生活,居民、旅游资源所有者等都是重要的利益主体,旅游资源开发商既要谋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要做到利益分享和责任共担。目前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经常出现经营权转让问题,究其原因,在于投资主体之间的责任分担和利益分配的不均衡,同时这也会影响后续的旅游景区的经营和持续发展。
其三,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受益主体与当地居民利益之间的矛盾。当前的旅游资源开发项目主要是政府规划的,以国有企业或以转让和租赁给私营企业的形式为主,旅游资源开发主要考虑政府部门、投资主体的利益,缺乏对旅游资源开发地居民利益的全面考量。基于不同利益需求之间存在的差异和矛盾,在旅游用地和资源方面存在牟利行为,将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成本转让给了当地居民,这种不同利益主体之间不平衡的利益分配格局,必然也会影响旅游资源开发和企业的未来竞争力提升。
二、旅游资源开发中的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及体制性矛盾的具体表现
其二,政府部门之间不同利益需求之间的矛盾。不同旅游资源开发具有不同的特征,所属不同的政府部门管理,国家级景区一般由住建部、国土资源部、国家旅游局等多个部门管辖,需要不同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但同时也会出现一些利益不协调的问题,部门之间相互争夺,不利于旅游资源开发效率的提升。从开发和经营管理的趋向上来看,市场化经营模式更适合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景区发展,但受旅游资源特殊性的影响,在开发和经营管理权力方面依然要遵循纵向的政府部门管理模式,政府权力的参与必然会对市场运作构成影响,旅游资源开发主体的自主选择权受限制。
1.旅游资源开发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主要问题
其二,对现有审计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构建更为完善的经济审计信息共享机制。审计资源和信息能否共享直接决定了旅游资源开发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的效果。近年来,国家对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越来越重视,为进一步提升旅游资源开发经济责任审计效果,必须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建立长效机制,形成更为完善的制度体系来规范旅游资源开发主体责任[2]。在具体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建立更为完善的经济责任审计专职机构,并选派优秀人才充实到经济责任审查队伍之中,按照当前旅游资源开发经济责任审计任务的需要,抽调相关人员,打破内部科室界限,统一调配审计力量,对于旅游资源开发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行集中开展。此外,还应该对现有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构建更为完善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审计机构内部要加强内部部门的沟通和互动,了解和掌握其他审计科室的审计成果,同时还应该召开专门会议对于审计经验进行认真传授和总结。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还可以构建符合本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经济审计需要的审计管理OA系统,进一步提升审计信息共享效果。
2.旅游资源开发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体制性矛盾
其一,市场化经营与开发管理权力归属之间的矛盾。公共旅游资源资产属国家所有,所有者权益保障对于行政权力的依赖性较大,由于现阶段我国的行政权力体系是纵横交叉的,旅游资源开发面临体制不协调的问题,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易出现多头管理、利益主体分配不均等难题。国务院和地方政府享有旅游资源开发的处置权和收益权,以政府为主导的开发项目,需由政府直接投资,且当前旅游资源开发需投入大量的资金,地方政府为了获取一定的收益,在实际开发和管理中的权限是也是很大的,同时这也会影响旅游资源开发经济责任审计的客观性。
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尤其是伴有下肢淋巴水肿者,一方面妇科恶性肿瘤本身带来的恐惧、特殊位置手术带来的身体创伤,使女性除遭受身体上的打击外,还要承受相当大的心理创伤;另一方面辅助放、化疗在取得一定效果的同时也容易产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常常造成潜在的器官伤害,使得患者出现负面情绪。
经济责任审计实际上属于一种制度设计,为保障审计结果的有效性,需制定相应的旅游资源开发经济责任审计的指标体系,但由于旅游资源开发经济责任审计比较发复杂,易受经济环境等的影响,审计对象也存在一定差异,经济责任审计的制度设计也很难达到完美的效果。从体制层面来分析,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经济责任审计的体制性矛盾,具体表现为:
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对象是党政主要领导或国有企业法人,旅游资源开发的经济责任审计要站在促进旅游资源有序开发和持续发展的高度开展审计工作。经济责任审计方案的制定要符合旅游行业发展的基本规范,符合审计目标和内容[1],关注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利益主体关系维护等方面。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和结果要全面、客观,要包括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评价结果能够客观反映旅游资源开发的真实情况。
“网络品牌”在国外文献中多以cyberbrand、extensionbrand等词汇表述,“全新的,依托于互联网成立,且只存在于互联网的品牌”,称作“cyberbrand”;另一类是“已有市场为基础的零售店和服务组织,只是将已有品牌延伸到网络上进行运营的网络品牌”,称作“extensionbrand”。②
三、旅游资源开发经济责任审计体制性矛盾的应对措施
其一,严格落实审计操作程序,明确旅游资源开发经济责任。旅游资源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层面广,参与的主体多。经济责任审计比财务审计难度更大,范围更广,在旅游资源开发进程中的审计时间较短,任务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资源开发经济责任审计效果。因此,旅游资源开发经济责任审计必须对操作流程加以明确,做好相应的细化工作,充分发挥旅游资源开发责任审计的作用和职能。首先,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之前应该按照具体工作需要编制好审计实施方案,在审计实施方案编制过程中要明确审计重点、审计人员任务、审计具体操作流程,争取做到内容详尽、依据充分。其次,认真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情况和相应的评估情况,对于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严格检查,看制度是否存在缺陷,人、财、物管理是否分离,在制度层面是否形成了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体系;同时对于旅游资源开发主体的经济会议记录和相关文件材料要进行认真审核把关,看是否存在重大资金使用问题,是否存在民主集中制问题,是否存在班子领导工作问题。再次,对于涉及到的旅游资源开发经济责任审查的相关数据要进行严格核实,要与账目相关的人员进行座谈,了解审计人员不知道的一些情况,同时结合数据分析对账内审计和账外调查结果进行对比,查找是否存在领导干部以权谋私,侵吞国有资产等问题。对于相关往来资金账户也要进行严格审查,防止出现转移财政资金等问题,确保旅游资源开发经济责任审查真正落到实处。
上述体制性矛盾制约了旅游资源开发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大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难度,虽然,针对体制性矛盾,我们难以在短时间前内彻底解决,但我们可以通过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的操作程序、有机整合现有的审计资源、优化相应的权力结构和考核方式等具体措施来缓解这些矛盾。
旅游资源开发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各地纷纷看到旅游业发展的优势,集中建设旅游产业集聚区,打造旅游小镇、古村古寨等,这种项目先行的开发模式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问题、居民利益不能得到有效维护等,基于此,加强对旅游资源开发经济责任审计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保障。目前旅游资源开发经济责任审计主要面临审计计划的科学性不强,审计内容不深入、审计责任界定不准确的问题。具体而言,其一,审计计划是实行有效审计的前提,各地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的现实情况不同,因而很难用统一的经济责任审计标准来衡量,加之,审计机关和执行人员之间面临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对称,尚未建立全程跟踪和动态更新的审计数据库,导致现有的经济责任审计计划涵盖的内容不全面,存在一定的审计盲点。其二,审计内容是否全面、深入,关乎经济责任审计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旅游资源开发受政策的影响较大,目前的一些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确定缺乏对政策及其执行情况的关注,没有体现旅游资源开发和投资主体的特殊性,对于经济绩效、环境绩效等方面的审计不深入。其三,审计责任界定不准确。审计部门工作人员提交的审计报告通常是叙述事实,虽然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通常也受到呈现手法的限制,不能全面阐述旅游资源开发中面临的所有问题,而且对于审计责任的界定通常采用模糊评价的方法,评价结果通常用基本真实、基本符合等来呈现,缺乏具体的量化评价。
其三,优化权力结构,创新考核方式。当前,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旅游资源开发已经成为热点领域,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各方利益博弈更为激烈。因此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应该协调地方政府、旅游资源开发部门、旅游资源开发企业和本地群众之间的利益关系,既要实现旅游资源的有效保护,同时也要实现旅游资源的市场化开发。在政府的监督之下,制定更为完善的制度体系,从操作层面加强对旅游资源开发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对权力结构的优化,实现旅游资源管理主体之间的利益均衡,确保旅游资源开发综合效益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同时还应该推进政府监管权力与旅游资源经营权利的有效脱离,通过合理的制度体系构建,确保权力关系相互制衡、相互监督。同时在考核过程中应该将绿色GDP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考核方式,加大对旅游资源开发的监督审计力度。特别是本地审计部门应该加大对旅游资源保护补偿资金的监管力度,确保补偿资金真正落到实处,解决好旅游资源开发经济责任审计体制性矛盾。
百折不挠的叶晓晓受挫了,她两手空空地回到医院,叶之容睡着了,她趴在叶之容床边偷偷哭了一场。让叶晓晓没有料到的是,那个锲而不舍的摄影家突然打听到医院来了,他拎了点水果来看叶之容。
调到省城工作,先是租房子;房子小,我和书同房,衣物家什可以削减,书却一本都不能扔掉。等终于有了大房子,书房足够大,一壁书柜也很是气派。这才拥有真正意义的书房。坐拥书城,饮茶诵读,翛然自得,看窗外明月皎洁,清风徐徐,疏影摇动,自谓“羲皇上人”。
四、结语
总之,旅游资源开发经济责任审计中面临的体制性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为促进旅游资源的更好开发,需进一步优化政府部门的权力结构,规范经济责任审计的操作程序,防止旅游资源开发中各利益主体之间陷入矛盾关系之中。
参考文献:
[1]胡智强,余冬梅.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定位与规范重塑——以十九大报告关于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精神为基点[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8,(1):13~20.
[2]杨阳.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与管理路径[J].社会科学家,2018,259(11):65~69.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2096-3157(2019)30-0183-02
作者简介:
宫园园,榆林学院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标签:旅游资源论文; 开发论文; 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体制性矛盾论文; 榆林学院管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