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常州市金坛区供电公司 江苏金坛 213200)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因素:网架结构方面的影响;配电网进行计划性检修的影响;10kV配电线路及电气设备故障的影响,然后分析了提高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逐步完善配电网的网架结构,以提高转供电能力;促进环网结构改造;实施带电作业和状态检修。
关键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措施
10kV配电网是电力系统必须具备的并且发挥着重要作用的部分,担负着为城乡进行供电的责任与职能,由此,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因为配电系统长期暴露在外部环境之中,存在着线长、点多、复杂的接线方式,由此,配电网的故障经常发生,直接影响到了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的用户对于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由此,对于配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去,因此,分析10kV配电网故障类型,研究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各种措施,就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1 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因素
1.1 网架结构方面的影响
10kV配电网的网架结构对于电网的供电可能性有着较大的影响,并且因为当时的条件所限制,造成10kV配电网存在大量的10kV单辐射线路。由此,如若出现事故跳闸或者被安排计划性质的停电的时候,辐射线路无法有效地经由转供电将带电负荷进行转移,由此,出现了用户停电、丢失电力负荷等情况,造成了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程度地降低。
1.2 配电网进行计划性检修的影响 在电网进行长期的运行过程之中,工作人员需要不断进行配电网的检修并且按照相关的计划进行规定的发展和调试。配电网的检修计划也会对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将这种影响降到最低,应该制定合理的计划,并且进行科学地实验和安排,提升停电检修的效率,进而减小检修对于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1.3 10kV配电线路及电气设备故障的影响 10kV配电线路以及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也会对供电可靠性造成直接影响。例如,配电线路发生倒杆、断线、短路、非全相运行以及与线行旁边的树木过近,配电变压器、断路器以及熔断器发生故障等,都会给用户的供电造成很大的影响。
2 提高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2.1逐步完善配电网的网架结构,以提高转供电能力 用户的用电需求以及N1准则是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所要达到的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配电网中重要的电力用户,应采用双回路供电方式,并制定出比较合理的运行方式以提高其供电可靠性。要做好城市10kV配电网规划工作,宜将供电区域划分为数个供电区,实行分区供电,并适当提高配电网的容载比,简化上级电源的主接线形式,减少中间变电站的数量,从而有效减小线路的短路电流。对于单辐射线路,要结合电网改造逐渐将其改造为环网接线,或者通过增加分段开关等方式提高其事故及检修情况下的转供电能力。要增加上级变电站之间的联络,提高各站之间转供负荷的能力。适当增大10kV线路的导线截面,提高线路的输送能力,增加上级电源点的布点,以减小10kV线路的供电半径,提高电能质量。
2.2促进环网结构改造 根据配电网采用的线路接线的方式不同,那么供电系统的可靠性便不同。我国当前10KV配电网多采用以架空裸体导线为主的放射形结构,从而存在一定的缺陷,供电能力差便是突出的特点。但是,经由根据不同的接线方式进行评估和分析,便可以发现全联络树枝网供电可靠性要比放射形结构的供电可靠性高出很多。由此,我国配电网结构需要大幅度进行改造,逐步建立起能够进行联结的环网结构,提升配电网的整体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与此同时,应该在一条线路之中,使用较好的供电设备,进行中间设置的设定与使用,从而减少线路故障停电时间,缩小故障停电范围。
2.3实施带电作业和状态检修 带电作业之中带电测试、带电维修以及带电检查三种类型是比较重要的内容,此三种内容可以大幅度减少非故障停电事故的发生。在实践之中,带电作业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进行以高空作业车的绝缘臂为主的直接作业法,另一种则为以使用绝缘工具为主的间接作业法。在实际的工作之中,带电作业比如带电高压下户线路等、带电开接点、带电更换合成绝缘子以及带电处理导线上的杂物等,这些带电行为的作业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停电事故的发生,减少停电的时间段,从而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为了保障配电网的正常运行,常常需要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故障的电网线路或者电网设备进行检修,在传统的工作方式下,不管是计划检修还是故障检修,都会引发停电事故。对此,可以采用状态检修的工作方式,改变传统的固定检修周期,而以设备实际运行来确定检修,从而降低检修成本,增加供电可靠性。
3 结束语
影响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因素很多,总的来说包括故障停电和非故障停电两类,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就可以极大提升供电可靠性,达到用户对供电企业的要求,促进供电企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嘉堃,韦钢,朱兰等.基于盲数模型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40(8):64-70.
[2]华煌圣,刘育权,张君泉等.基于配电管理系统的“花瓣”型配电网供电恢复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40(1):102-107,128.
[3]赵晶晶,杨秀,符杨等.考虑分布式发电孤岛运行方式的智能配电网供电恢复策略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39(17):45-49.
[4]杨金涛,乐健,刘开培等.基于LCC的配电网供电电压质量改善措施的优化[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5,35(8):59-64.
论文作者:冷健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9
标签:配电网论文; 可靠性论文; 线路论文; 作业论文; 故障论文; 结构论文; 方式论文; 《电力设备》2016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