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分析论文_卢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分析论文_卢震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运城经济技术研究所 山西运城 044000)

摘要:随着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提高,近些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自动化技术运用到了电力系统当中,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不断的提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才能对电力系统的全面进步提供动力。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

1 电气自动化技术现状

1.1 技术应用成本比较高

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控制系统本身很特殊,在实际应用阶段要发挥专项设计系统的最大化作用,以现有的管理系统为基础,将操作系统落实到实处,完善专项研究工作流程。由于整个程序比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增加设计成本。同时在专门的技术维护和应用阶段,需要大量的费用作为支撑,保证设备软件的有序应用。

1.2 网络结构更复杂

网络结构设计系统本身是个复杂的设计系统,为了保证电气系统利用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对结构体系进行分析,满足网络设计指标的要求。在电气工程自动化应用阶段,个体需求比较明显,考虑到技术指标的特点,必须保证网络设计的多样化,才能适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要求。同时结构设计的复杂性也为设计带来难度,工作人员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3 信息传递难度大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不同的行业领域有不同的作用,不同发展行业对数据传输有比较高的要求,但是由于企业自身信息化建设指标的要求,如果无法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必然影响自动化发展趋势。由于工程设计比较复杂,网络信息系统繁杂,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信息传递难度大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不利于电气自动化的后续发展。

1.4 技术应用不高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具备比较强的专业特点,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一定的要求。但是部分工作人员存在思维模式固定化的现象,技术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落后,无法结合时代发展形式合理应用自动化技术形式,增加建设难度。

2 电气工程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起的作用

2.1 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

电气工程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小到普通的电气开关,大到整个电网系统都与电气自动化息息相关。电气工程自动化可以大幅度的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较常见的就是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如今,我国电力系统的很多部门都是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处理数据和监控网络,实现了初级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控。采用计算机技术处理数据。不仅大大的提高了系统处理数据的效率,还提高了系统的可靠度,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软件与硬件的结合,是发展自动化电力系统的基础,也是今后要解决的一个难点问题。

2.2 使电力系统易于控制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如何使整个系统的操作简单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电气工程自动化具有自身操作控制简单的先天优势,这是其它技术难以比拟的,也使其在电力系统的发展中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目前国内的电力系统仍处于更新换代的阶段,电力市场的结构和体系都是非常复杂的,电气工程自动化由于种种原因在该阶段的发展还是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依据电力市场发展的需要,对已有的电力系统不断进行自动化改造,使其易于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降低系统的维护难度

在传统的电力系统中需要很多的工作人进行电力系统的维护工作,这主要是由于传统电力系统复杂程度高,并且可靠性不高容易出现问题。当系统出现问题时往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查找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增加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而采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可以对原来复杂的电力系统进行简化,使其变的简单明了,也不再需要很多的人员对其进行维护。

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关键技术分析

3.1 智能控制系统。电力智能控制系统是实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关键技术,通过对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控制,可以实现整体系统的合理管理和控制,为电力工业的发展提供更加科学的发展方向。电力智能控制系统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整个电力系统进行智能化的监控、操作和使用,减少人工操作系统带来的风险,应用的潜力非常巨大,将系统操作复杂的问题进行解决,使得不稳定性系统和非线性等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为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提供了较为稳定的操控效果。

3.2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该系统是目前自动化输电系统的核心,在系统中涉及到较多的远程遥感技术、传感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微机处理技术等高科技的技术成果,同时将一些新型的节能技术使用的控制系统中,实现串联补偿、SVC技术等各项先进的技术使用到输电系统中,对整体的操作系统进行智能化和自动化的调控,对整体的电力系统进行调节,使整个输电更加的可靠,提升了输电的效率和输电系统的性能,整个输电系统更加的稳定可靠。

3.3 安全动态监控系统。在进行系统管理的过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需要对系统进行安全动态监控,发现故障及时调整,这是电力系统自动化实现的关键技术,因此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加入了SCADA系统与监视控制这两个模块,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对发生的故障进行整体全面的检测,并对出现故障的位置进行记录,将故障发生的信息进行传输,这样就能够全面的提升系统的监控和维护的效率,将传统管理中故障记录的问题进行解决,提升数据监控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4 电气工程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运用的发展趋势

4.1 提高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

实现变电站自动化控制是今后电力系统应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主要领域,也是其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采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可以用程序化的装置取代常规性的电磁式设备,能够实现对变电站内各种设备的有效控制,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和管理,以保障变电站能够稳定的运行工作,从而保障居民的用电安全。提高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能从根本上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能使电力系统的运行变得更简单,它也是电力系统自动化调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4.2组建自动化电网

组建自动化电网是建立自动化电力系统的基础,也是我国一直奋斗的目标。在国内虽然目前的电网中也引入了一些自动化技术,但是其自动化水平还有待于提高。今后电气工程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建立全自动化电网,以实现对各级变电站、服务器、工作站等的控制和调度,通过与广域网相连,还可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以保证电网能稳定运行。全自动化电网能对电网中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能判断电网是否存在问题,并对出现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和报警,甚至还能对一些叫简单的问题进行自我修复,以保证电网能安全稳定的运行。

参考文献:

[1]胡荣荣.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析[J].机电信息,2012(30):109、111;

[2]袁学明、孙伟杰,浅谈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J].机电信息,2013(13):113、116.

[3]展宗波,赵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11:177-178.

[4]朱泽宇.基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探析[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5,06:34+37.

论文作者:卢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0

标签:;  ;  ;  ;  ;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分析论文_卢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