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新生小学 曾秋芬 530029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逐渐退出现代教学的舞台。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教师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新时代下,小学语文教学承载着中华文化的传承,所以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有着很高的地位。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
语文、数学、英语是我国教育的三大主科,而语文作为其中之一,地位自然不言而喻。我国教育部已经规定,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核心素养导向,要求小学生自主学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教师要逐渐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慢慢引导学生的思想道德,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独特的个性。所以,当小学语文教学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时候,对教学效果的提升也是显著的。
一、小学语文教学核心素养导向的内容
(一)对团队合作的重视
对小学生来说,小学阶段是可塑性较强的阶段,可以说是对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塑成和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的观念会逐渐形成,学生是否健康发展一定程度取决于在校园里接触的老师和同学。重视团队合作,是小学生集体荣誉感,互帮互助人格形成的有利条件。所以,教师在学生互相竞争时,增加一些团结合作的元素,使学生对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可能有一定的认知。教师在增加小学生竞争意识的同时,一定要对小学生的合作能力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学生在生活中逐渐形成团队意识,在集体中发挥出自己的人格魅力,树立集体意识[1]。
(二)对阅读能力的提高
我国传统文化包括诗歌,散文,戏剧等,其底蕴是极其深厚的。而在语文教材中,不但包括这些传统文学作品,还有很多科学类文章,因此,课外的素材积累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小学语文其实就是听、说、读、写四个技能的结合体。学生的阅读能力越强,对语言规律的了解就越深,对语言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提高就越显著。
我国的优秀作者都是用自己丰富的素材积累形成文字,从而成就了一篇篇著作。小学生要想提高阅读能力,要坚持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除此之外,掌握一定的语言规律是必要的。在教师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们知道文章的中心思想,还要为学生总结写作方法,让学生对语言规律有更深入的学习。
(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上下五千年,我国传统文化的底蕴极其深厚,其中优秀的文化素材繁多,教师通过语文使小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传承。学生在课外通过查阅作者生平事迹,再结合老师总结的作者的写作表达方式,感悟出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过这样不一样的教育方式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引导小学生自主阅读历史相关的课外素材,使传统文化传承到下一代。但是,要传承传统文化,只靠教材与教学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而且机械式的灌输教育,会逐渐消耗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削弱学习能力。因此,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小学语文教学核心素养导向的特征
(一)全面性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所要求的核心素养正是体现出了全面性的特点[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掌握听说读写这些基本操作的同时,还要体会文章或诗词的中心思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一首古诗,小学生不仅要熟练背诵,还要体会出作者在当时背景下创作的灵感来源。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正是我们所追求的。
(二)多样性
随着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学的多元化,学习的方向更是多样化。小学六个年级,每个年级的学习任务不同,知识掌握量也不同,随着年级的升高,掌握的知识也会由浅入深。从低年级的认字写字,到高年级的写作练习,要完成这样的转变,无疑需要大量的阅读积累。多样性特点的存在也就意味着学生可以从知、情、意、行中任意一点展开学习,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三)文化性
中国的文化深厚而长远,语文教学以文化为标签,承载着诸多文化的元素。学生在语文中学到的不仅是语文的知识,更是文化的素养,这正是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所倡导的。正是学习语文积累的文化素养,对学生学习其他科目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途径
(一)学生开放性思维
小学生思维活跃,经常会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奇思妙想,对某件事产生较大兴趣。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开发其思维。核心素养导向和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会在学习学习过程中不断开发其语文思维能力[3]。比如,在《小壁虎借尾巴》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在阅读前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小壁虎要借尾巴,为什么小壁虎尾巴自己长出来。带着这些问题,让学生去阅读这篇文章,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还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教师通过学生们各式各样的回答,可以分析出学生们思维的不同。教师要让学生感悟出这篇作品的中心思想,再对中心思想进行深层次的解析。这种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二)教育与生活
语文这门学科十分贴近实际生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结合实际生活。比如,在《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中,其实这篇文章本意并不是真的寻找雷锋叔叔,而是希望学生们多多关注生活的美好。在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善良的人,也可以让学生们讲讲遇到的乐于助人的人。这种教学方式连接了语文与生活,这样的教学形式展现出了核心素养的优点,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语言构建
语文是一门以汉字和语言为主的学科,所以教师要让学生用从语文中学到的相关内容交流,即构建学生语言能力。比如,在《我不能失信》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诚实守信的意义。文中讲到,宋庆龄一家要去父亲的朋友家,但由于宋庆龄先前答应朋友要教她叠花篮,所以宋庆龄留在了家中等朋友。这篇文章语言沟通虽少,但是值得借鉴的地方却很多,宋庆龄的坚持,母亲的肯定等等都为文章的语言增加了美丽的色彩。
结束语: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现出了小学语文的价值,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着重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兴彩.浅谈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赤子,2019,(1):232.
[2]李昌红.浅谈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考试周刊,2018,(96):53.
[3]饶安美.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学周刊,2019(18):64.
论文作者:曾秋芬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2
标签:素养论文; 学生论文; 核心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生论文; 导向论文; 语文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9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