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读地图,构建地理思维骨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骨架论文,思维论文,地理论文,地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有人把地图比作一副建筑框架,学生需要记住的地理知识就如同砌墙的砖,都要附在这副建筑框架上。这样,学生头脑中零碎的知识不仅系统化,更易记住,并形成一座知识大厦,从而形成新旧知识的联系和迁移,利于知识的再现。在地理中如何充分利用地图引导学生进行地理学习,提高地理学习的效率呢?笔者认为“五读地图”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读图——以图释文,理解课文
读图就是将文字表达形式转化为图像语言的过程,而以图释文就是根据图像上反映出的地理特点、规律、成因等感性知识“印证”课文内容, “核实”课文内容的过程。从课文中获得一定数量的地理知识后,就要不失时机地阅读与课文有关的富有感性材料的图像。例如,在学习《中国主要地形》时,先阅读课文内容,了解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等地形的名称及特点,对照《中国地形图》找出三级阶梯界限的山脉名称。然后找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在我国三级阶梯上的分布特点,即平原主要在第三级阶梯上,自北向南分别为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平原;高原、盆地主要分布在第二级阶梯上,高原自北向南分别为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盆地分别为新疆的准噶尔、塔里木盆地,四川境内的四川盆地;而第一级阶梯分别只有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这样,通过读图把主要高原、盆地、平原的空间分布特点在脑海里建立起来,形成心理地图,再通过教师的指导、讲解归纳、填图练习,以及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地形的景观图,四大高原、盆地和三大平原的分布及特点就很深地印在学生脑海里,在应用时随时从脑海里调取知识都会忙而不乱,有条不紊。以图释文的目的在于认识课文,解释课文,增强理解能力,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图像化。
二、析图——以图思文,深化课文
析图就是根据对地图上显示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纵横分析,把地图上的地理知识信息源源不断地输入大脑,经过思维“加工厂”加工、处理,提炼出地理特征、地理规律以及影响特征规律产生的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因果联系和来龙去脉,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获得新知识。例如在分析我国季风气候的成因时,首先脑海里应建立有影响气候的四大因素即纬度、海陆、地形、洋流因素,然后结合地图逐一分析:纬度因素的影响使我国的南北温差大;地形因素的影响使我国的降水多分布在东部地区;洋流影响多在沿海地区;海陆因素即中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使我国冬夏海陆热力差异大而产生气压差异大,导致风向随季节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形成季风。从而得出结论:我国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海陆因素的影响。这样通过结合地图分析,不仅从地图上直观地复习了影响气候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获得了纬度因素直接影响气温、海陆因素直接影响降水的气候规律的新知识,从而加深了对气候因素的理解与应用。再如,讲我国降水分布特征时,应以地图为框架,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归纳”的过程,找出答案。首先,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根据教材提出的读图要求,找出1600mm、800mm、400mm、200mm几条等降水量线,用笔描出等降水量线后,仔细观察上述每条线所在的地理位置、范围大小,对它们的特征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归纳,从而明确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状况及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通过读图、析图活动,学生不仅对我国降水量的分布规律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会形成一定的空间概念,这样的效果是文字叙述所不能比拟的,达到以图思文、深化课文的目的。
析图不仅能理解和巩固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分析和综合说明图像的技能技巧。这样,学生善于分析学得的知识必定是完整的、有条理的、系统的;每分析一幅图像总会有知识“新意”的涌泉喷发,求知道路上经常引发对知识的新鲜感,学习地理的兴趣将会与日俱增。
三、疑图——以图索文,活化课文
创设问题的情境,从疑难问题开始,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揭开学生的探索心扉,继而将疑问转移到图像上变为疑图,通过疑图启迪学生理解各种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以及演变规律,各种地理事物之间的错综联系。活化“死图”的同时,更活化了“死”的地理知识,使思维的发展水平推进到更广阔、更高级的创造性思维层次。
例如讲埃及、澳大利亚的气候时,教师适时出示埃及、澳大利亚的地形图、轮廓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埃及、澳大利亚国土内都有大面积的沙漠,说明当地气候是干燥少雨的,但从这两国的海陆位置来判断,埃及两面临海,澳大利亚四周环海,为什么会出现大面积的沙漠呢?通过这样对比、引导、启发,学生们都跃跃欲试,展开了大讨论。这时,教师利用两国轮廓图及时进行点拨,学生们很容易发现,这两国在纬度位置方面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有回归线穿过,教师再出示《世界气压和风带示意图》,学生对问题则迎刃而解,原因是回归线穿过的地方,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气候炎热干燥而形成大面积沙漠。为了证实这个规律,实现知识的迁移,教师再让学生对照《世界地形图》,找出世界上还有哪些地区因有回归线穿过而出现沙漠呢?学生们找出了非洲南北(尤其撒哈拉沙漠)、中东、南北美洲都因有回归线横穿而出现沙漠。从而得出:凡是有回归线穿过的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气候炎热干燥。由于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认真读图,善于用图,从地图上找原因,有部分学生很快提出“我国也有北回归线穿过,为什么南方地区气候不干燥”的问题,如果学生不善于疑图,偏向于“索理于文”,根本无法提出这样的问题,更谈不上解决问题。
四、用图——以图代文,运用课文
通过对图像“语言”的再忆联想,进而默述课文内容,借图忆文、忆图述文,表述地理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境地,然后随机变通灵活运用,根据图文分析某些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演变规律和形成原因,并据此解决一些常见的问题,形成整体的人地关系,提高地理素质。
学生长期在读、析、疑图的认识环境中熏陶,久而久之,地图就会被一幅幅地输入储在大脑内,构成大脑图像知识体系,形成“见文生图,胸中有图”。积累一定数量的图像,并不能说明知识很丰富,关键看有无管理使用的本领,善于使用, “死”图可以变“活”图,“哑图”可以能说会道。不善使用,用不了多久地图痕迹就会从大脑中悄然消失。因此,熟记各类图像,目的重在随机变通、灵活应用。用图学习、用图记忆、用图思考,这种图文转换能力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最高境界;当提及某地理现象的分布特征、演变规律和形成原因时,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准确自然地显现出一幅幅“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地图,通过对地图的再忆联想达到融会贯通的境地。例如当提起板块构造学说,脑子里立即“复印”出一幅“六大板块的构造示意图”,六大板块的边界范围、分布轮廓清晰地呈现;当提及我国汶川5.12大地震发生的原因时,依据六大板块脑图,即能迅速说出四川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极不稳定,导致火山地震的产生。再问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地中海面积为什么在缩小时,只要紧扣细思一幅脑图,正确结论不难得出。
五、绘图——以图忆文,概括课文
绘图既可以摹画也可以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把有关地理轮廓描绘出来,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强化知识的过程,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记忆和巩固。俗话说: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学生一边用眼观察,一边用手绘图,既加深了对图形的印象,又启动了大脑的思维活动,使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绘制的地理事物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使认识过程产生质的飞跃。如学习“地球仪”时,教学生绘制地球仪,学生不但理解了经线、纬线、地轴、回归线、极圈等地理名词的含义和特点,还牢固地掌握了东西经、南北纬的判读规律,对一个点的东西半球位置的准确判断也迎刃而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七大洲四大洋”时,指导学生用直线、折线、几何图形等来勾勒七大洲的形状,自绘“七大洲四大洋”示意图,既让学生明白了世界的海洋分布,又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各大洲、各大洋之间的位置关系及分界线。一节的书本内容只用一幅示意图就概括了,既准确又牢固,同时还为今后区域地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学习区域地理时,则让学生绘出大洲、地区、国家、省区的轮廓后,再用相应图例填绘出海洋、山脉、河流、地形区、重要城市等地理事物,这就更进一步加深巩固、回忆、概括课文内容,使纷杂众多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牢记脑中,学生运用起来一定准确、高效、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