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界的计划生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动物界论文,计划生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助孕
美国维斯康新大学的卡伦·斯特里厄教授发现,生活在巴西的一种雌性猴子,一上了年龄想怀孕时,就会三五成群地在年龄较大的母猴带领下,有说有笑地专程翻山越岭去寻找一种叫猴尔树的果子吃,吃后不久性交后极易怀孕。科研人员研究发现,这种果子中含有一种类似助孕激素——黄体酮的化学物质。
定性别
美国杜克大学生物学家肯尼思·格兰德研究发现南美的几种吼猴很会用草药来决定性别,他们研究吼猴群生活已近50年,由于群猴之间常有争山域、抢食物等战斗,战败群雄猴伤亡很大,为了报仇和重现本猴群昔日雄风,该群母猴竟千方百计多生小雄猴,这些母猴在交配前后,常吃一种目前尚未辩论出的植物,估计这种植物富含雌激素类化学成分,进食后可能改变母猴阴道的酸碱度而影响后代的性别。而当雄猴数量达到一定规模,这些母猴在性交前则不再吃那种植物,不久所生的小吼猴雄性很少。
优生
国动物学家肯尼迪·维尔兄弟俩用29年时间在原始森林的科学考查发现,狼不仅做到了“计划生育”,而且还做到了“优生优育”。在阿尔卑斯山3个典型的狼群中,每群总是有一只经过决斗取胜的雄狼为狼王。只有狼王才能和占有优势的雌狼进行交配繁殖,而其他有生育能力的雌狼和雄狼都无权交配。如发现一般雄狼及雌狼“偷情”成奸,当事的雄狼将被狼王咬死,“犯科”的雌狼则被驱逐出狼群四处流浪。狼采取这种“节制生育”的办法,限制了过多的繁殖,从而保障了种族不会因食物来源不足而灭亡。再者,参加交配的雄狼和雌狼都是“佼佼者”,这就保证了后代的“优选性”,做到了“优生优育”。
催产
生态学家霍利·达布林女士及其同事在肯尼亚一森林暗地里跟踪一头怀孕母象,母象艰难地走了28公里,来到了一条河边,停在一棵紫草科小树边,它把整棵树的枝叶都吃光了,只剩树干。一天后它顺利产下一头小象。然后在平时,大象根本不吃这种植物的。以后在6年中,她们竟在该区域不同森林发现7例妊娠后期的大象也有进吃这种植物而顺产的现象,布达林带着好奇心调查了附近的习俗,当地怀孕的妇女常把这种树叶制成茶叶饮用,以促进分娩,她们为此发现这种植物含有催产物质成分。
节制生育
生活在瑞典南部的红狐,一旦发现它们的主要食物来源——野兔的数量明显减少时,并不是采取迁徙的办法,离开生活的“家园”。它们往往采取“积极措施”,实行计划生育:只有约一半数量的红狐交配繁殖,用减少生殖数量的办法,来对付饥饿对整个狐群的威胁,从而保障狐群生存繁衍下去,不致于造成种族的灭绝。
在尼罗河两岸的树林里,生活着许多非洲大象,它们为了保障象群的生存,也知道根据食物来源的多寡,来繁殖相应数量的幼象。如果尼罗河一侧的植物很繁茂,食物资源丰富,那么河这一侧的高龄母象就会每隔4年生下一胎幼象;如果河的另一侧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等原因,植物稀少,食物资源不足,生活在河另一侧的母象就会自觉地“节制生育”,要间隔9年才生一胎小象。
晚生晚育
非洲雌羚羊“节制生育”的本领更是令人称奇。如果它发现自己怀孕不是时候,感知到分娩时会逢上严冬的恶劣季节,那么雌羚羊就会将胎儿继续留在腹内,让其推迟至春暖时节再出生。非洲羚羊这种“晚生晚育”的本领,在动物世界里堪称独一无二。
堕胎
英国皇家科学院动物研究中心格尔教授发现:最“懂”计划生育的,要数和人类血缘相近的灵长类动物了。他及他的助手们在非洲野外考察时发现,那里的黑猩猩竟然能够吃当地人也吃的一种名叫“苄叶”的堕胎草来堕胎。在产下小黑猩猩以后,一些黑猩猩居然能够有目的地大量吃富含雌激素而又有避孕作用的一种名叫“士英”的野生豆子,从而达到避孕的目的。在需要加强生育能力的时候,它们竟又会吃一种有催情作用名叫“雪莉”的嫩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