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小学课程设计与教材使用现状调查_课程设置论文

广东中小学课程设置与教材使用现状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学论文,广东论文,教材论文,课程论文,现状调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配合国家和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我们华南师大教科院课程与教学系师生15人受省教育厅和华南师大课题组委托在2000年10月23日至11月15日期间就广东省中小学课程设置与教材使用问题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主要包括中小学校长或领导、教师、学生及其家长、教育行政人员与教研人员、社会各界人士;调查范围包括社会经济水平的发达、发展中和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和普通中小学,如广州、顺德、江门(恩平)、肇庆(高要)、茂名(高州)、潮州、惠州(龙门)、韶关(曲江)、梅州(梅县)、清远等地区的教育局和部分中小学;调查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问卷调查,另一种是访谈调查。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目前广东省中小学课程设置门类、对新课程要求、小学分段、选修课及其比例等;访谈调查的内容涉及课程和教材管理问题、培养目标、中小学课程设置与学时分配、课程资源的综合利用、课程评价、教材问题等。访谈的对象一百多人,收回问卷共8549份,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问卷调查情况

这次问卷调查的对象有社会人士、教育行政干部、学生、教师和家长共8549人,其中社会人士1163人,地方教育行政干部219人,中小学学生3495人,中小学生家长2609人,教师1063人;调查范围主要分布在广东发达、发展中和欠发达三种地区的10个县市。调查结果如下:

(一)对现行中小学课程设置门类数量的态度

从调查结果来看,认为目前课程设置数量过多和适中的人较多,分别在20%和50%以上,而认为课程门类数量过少的人不足12%(见表1);而大部分人认为中小学课程比较合理的门数应该是小学7-11门,初中和高中9-14门(见表2-1、表2-2、表2-3)。但社会人士、教育行政人员、学生、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态度有显著差异(见表1、表2)。即目前几个被访对象群体中就中小学课程设置是否过多的问题存在不同看法,社会人士和教育行政工作者认为小学课程过多的人数达40%以上,而学生和家长认为过多分别占7.9%和12.9%;而对高中课程设置过多的看法刚好相反,社会人士和教育行政工作者认为过多的不足30%,而学生和家长认为过多的多达46%以上。同样,课程设置过少和适中的态度也差异很大,前者从0-11.9%,后者从48%-84.2%。关于中小学比较适中学科数量的看法也大致存在类似现象。

(二)对新课程改革中应保留现行中小学哪些学科的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调查中各个群体对新课程应该保留哪些学科,持比较实际的态度,重视保留原有的基础学科,特别是对语文、数学、外语、体育等学科认同感很强。但除劳动或劳动技术课之外,60%的调查对象认为还是应该保留原来大部分学科。同样,不同调查群体对该问题的态度也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对学科选择与其在考试中的地位密切相关(见表3-1、表3-2、表3-3),即必须人人通过的考试学科,就认为应该保留,否则可以放弃或更换。

(三)对中小学是否应该开设选修课及其比例的态度

从调查结果来看,调查对象赞成小学开设选修课程人数比不赞成的多,如在回答这个问题的3676名调查对象中,认同者为2282名,占总数的62.1%;而不认同者为1378名,占总数的37.5%,有16人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x[2]值为98.623(P<.001),即两种意见有非常显著差异。对设置选修课的比例也有不同的看法,并且各群体之间的意见也有显著差异。但从总体情况来说,认为开设选修课最为适中的比例为总课程数11-30%的意见居多,其中小学占37.2%,初中占43.2%,高中占43.4%(见表4)。

(四)关于小学是否应该分段的态度

在问卷调查中,当我们问道小学是否应该分成1-3年级和4-6年级分别设置课程,3665名被试参加填写问卷,大部分被调查者赞同分段设置课程(2604人,占70.9%);而少部分持反对意见,认为还是维持六年一贯制设置课程好(1061,占28.9%),x[2]值为45.397(P<.001),表明两种态度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五)关于三类地区对课程设置问题的态度差异

调查的结果表明,广东发达、发展中和欠发达地区对中小学课程设置的数量、门类、小学课程是否分段、选修课程的比例都有相对类似的看法;在课程设置的数量、小学课程分为两段(1-3年级和4-6年级)设置、中小学课程的适中门数等方面地区间都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见表5)。

(六)关于在国家课程之外应该增加的课程问题

在调查问卷中,我们设计了一些开放式的调查题目,问及新课程改革中,还应该增加哪些现行课程体系中没有的科目课程。调查对象回答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了科技、电脑、心理学、兴趣活动、家政、艺术、语言、社交、智力、实践、第二外语等等。除此之外,有的被试还提出开设公民、哲学、伦理、商务等课程,并且主张把一些课程合起来,形成综合课,如把思想品德(政治)、社会和自然合并为一门,把劳动、活动综合成创作课,等等。

二、访谈调查情况

(一)关于课程设置问题

1.课程设置与教材选择权力分配问题。在调查中,大部分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反映他们在课程设置上没有多大的自主权,完全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去做,只有在完成国家和省教育厅安排全部课程的基础上,才能考虑其他课程或特色课程的设置。但这时由地方和教育局掌握的课时分配已经很少,甚至连完成原来课程与准备考试的时间都不足。教材选择的情况好一点,目前可供广东普通中小学选择的教材主要有人教版教材、沿海版教材、丁版教材(丁有宽主编)。从调查的情况来看,除了潮州部分小学选用丁版语文教材和部分地区(如曲江、梅县等)的个别学校使用沿海版教材之外,绝大部分中小学都使用人教版教材,原因是这套教材与中考和高考联系较为密切。在课程与教材权力分配的政策上目前还有地方文件与国家精神相悖的现象,如年初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减轻课业负担过重的通知。因此,广东省教育厅下文件规定全省中小学所有教育资料的选购必须经省教育厅审核之后才可以使用;而省教育工作会议的文件又规定,教材选用由县以上的教育部门决定,这就令地方教育部门在执行政策时无所适从。

2.课程设置与学时分配问题。从总的情况来看,教育部门对中小学课程数量和结构分歧较大,比较集中的意见是课程门类过多,课程时数不足,课程衔接不好,教学大纲要求与考试标准脱节。课程结构单一,以学科课程为主,必修课为主,加上检查课程实施结果主要是根据考试成绩,许多学校难以安排活动课程与选修课程。一些教师认为小学学科门类开设过多,单科课程太多,有联系的课程没有很好地整合,甚至出现多头管理问题。如卫生部门需要在小学开设“卫生与健康”这门课,通过教育部门让学校必须开设。因为开设的门类过多,一些小学无法开展有特色学科活动,有些科目即使缺乏教师也要上,而有些科目有师资又没有课时去上,部分课程形同虚设,估计小学要完成所有学科内容的教学,大约还需要增加4-5节/周的课时;中学教师虽然对课程门类数量意见不如小学强烈,但对部分学科教学内容过多,所分配的教学时数无法达到课程要求的标准,特别是对中考、会考和高考的要求懊恼不已,因为课程大纲的要求与考试要求相差甚远,迫使中学教师不得不增加考试涉及的教学内容和课时。除了非统考(中考和高考)的科目之外,几乎所有科目的老师都觉得自己所教学科的课时不足,原因是课程内容编排没有留足复习时间,或课程时数减少了,而教材内容并没有作相应的减少(如初中的化学、数学、生物等);或课程缺乏连续性(如高一开设地理,高二又取消地理,高三参加高考的学生重新学习时出现困难等)。

3.中小学的培养目标问题。现行普通中小学课程设置的特点是强调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加强应试能力的培养,但没有体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重统一标准、统一要求,轻地方特色、因地制宜,没有考虑各地的实际条件和需要,与现代社会需要不相适应。普通中小学尽管认为应该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但真正在实施课程的时候,却多以考试标准为指挥棒。一些发展中和欠发达地区中学的态度是:考试的科目重点抓,不考的科目在关键时候让位于考试科目。一些教师反映,如今中小学课程内容多,课时少,光把教材知识教完已经力不从心,哪有时间考虑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问题。

4.课程实施的条件问题。发达地区由于师资力量比较强,在课程实施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尽管许多课程存在课时不足的问题,但条件好的中小学校会想办法完成教学任务,应付统考;如初三毕业班、高三毕业班为应付中考或高考提前半个月至一个学期完成全年的教学任务,抓紧时间让学生准备考试;有些学校采取40分钟一节课,每周节省下来的5节课用于其他课程或主考课程的教学;有些课程,如3+X高考中的综合课,广州地区的高三教师可以使用自编教材帮助学生复习,而欠发达地区由于师资力量及其他条件因素(梅县、曲江一些学校教师学历达标只有30%),他们普遍感到大部分课程都存在课时不足的问题,并且对省教育厅在高考中加考综合课的意图感到不理解,觉得省里不提供教材,应付这门课的高考感到棘手。另外,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教学条件也相差很大:有些学校教学条件很好,场地设备齐全,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而有些学校则无法满足某些学科的教学需要(如缺地理园、生物园、语音室、体育场地等)。

5.课程设置资源的综合利用问题。据一些地区(如曲江等)访谈对象反映,目前课程与教材主要是为中小学师生准备的,尽管也有一些学校开设家长学校的课程,利用家长做好自己子女的教育辅助工作。但缺少编写系统的辅导教材给家长、社区教育工作者帮助他们做好教育青少年的系统工作。许多学校开始意识到利用物资情境、文化情境和人际情境等潜在课程的因素来促进学生的成长。

6.课程评价问题。目前课程评价尽管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有一定的差距,发达地区的中小学开始重视全面开设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课程以满足更全面发展教育的需要,其中一些学校坚持增加心理健康、电脑、健美等课程,但学生考试成绩依然是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有些占据很大的权重。发展中和欠发达地区不少中小学更是把它作为唯一的评价对象。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是教育行政部门衡量中小学和教研室工作的指标。学校一切财力、人力、物力主要是围绕如何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在评价校长、教师对课程的组织、研制,量化与非量化的统一、非考试的测评、重视非教师(如教育专家、教育行政工作者、学生和家长、社会人士等)的评价非常不足。

(二)关于教材选用问题

在选择和使用教材的问题上,中小学校本来具有较大的权力,他们可以选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也可以选用沿海版教材,还可以选用其他版本的教材,如丁(有宽)版(语文)教材或其他实验教材。但由于中考与高考的原因,许多学校都放弃使用这个权力,绝大部分中小学都在使用人教版的教材,因为考试出题的依据及范围与这套教材有密切的关系,当然也有教材质量的原因。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也发现中小学在选用教材上的一些问题。

1.部分教材编排的递进难度与学生认知水平不符。目前中小学大部分教材都是按照各学科知识的逻辑系统编排,而往往考虑学生学习心理发展规律方面不足,有理科教材过难,文科教材过散的现象。许多教师反映,人教版教材的难度偏大,理论性较强,学生自己学习的话,不容易读懂,非得教师讲解不可。因此,教师必须补充内容才能完成教学,所以预定的学时就显得不够。如高一数学同时出现函数和立体几何两个难点,使不少学生感到吃力,就是学生数学学习产生分化的主要原因,这是其一。其二,教材难度缺乏层次性。现行教材没有针对不同水平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提供相应难度的课程内容和要求,尤其是差生的辅导问题,主要是用成人的眼光根据学科知识体系编制而成。

2.部分教材出现衔接不紧与重复雷同的问题。有些教材虽然考虑过各学年段(如初中与高中)之间衔接的问题,但仍然存在衔接不好和雷同重复,与其他相邻学科联系不密切的问题。主要表现在:a.各学段或各年级之间教材内容缺乏前后衔接或有雷同重复现象;b.各学科内容之间缺乏统筹编排,或是基础学科没有为后继学科的衔接打好基础,或有些学科内容出现不必要重复现象;C.多版本混用的学校加剧了以上问题。

3.部分教材没有解决好教学双方活动同步的问题。目前广东中小学用得最多的教材是人教版和沿海版教材。这两套教材各有利弊:人教版教材比较适合于教师的教学,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性较强,简单明了,却不够深入浅出,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不利于学生自学,但有配套的练习以消化和巩固知识;沿海版教材的优点是难度较低,与生活比较接近,利于学生自学,强调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安排教材,但知识系统性和理论性不够强,没有配套练习解决知识巩固和系统化问题,教师使用起来反而不方便。所以两套教材都存在缺陷,不能全面照顾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促进的问题。实际上,这两套教材有很强的互补性,关键是怎样把它们整合起来。

4.存在教材趣味性和与现实生活关联不足的问题。目前许多学科的教材都存在趣味性不足,与现实生活脱节,缺乏时代气息的问题。特别是理科教材,每个单元缺少以一种现象、故事或其他因素引入课题的环节,直接就向学生介绍概念、原理,不能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兴趣,而国外教材就注意这方面的因素,使学生自然地把现象与概念、原理、知识联系起来,真正理解所学内容的价值。

5.教材社会化与多样化还有待于提高。除了人教版教材之外,广东中小学还有沿海版教材、广州和深圳的英语教材、潮州的丁版小学语文教材等。但实际上大部分中小学都用人教版教材,其他教材普及程度较低,主要原因还是中考与高考的出题问题左右教材的选用和课程的实施。从某种意义上说,广东的教材社会化和多样化程度还有待于提高。

6.教材成本太高的问题。目前有些教材由于印刷精美,纸的质量较好,成本与价格上去之后,欠发达地区觉得不适合当地学生的生活条件,要求把教材的价格降下来,以便学生能够承受读书的费用。

(三)关于课程实施问题

各学科在实施课程和使用教材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1.语文课的争议较大,几十年来编写教材的指导思想摇摆不定,有人文学派和工具学派之分。当工具学派占上风时,教材就围绕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基础性和实用性来编写;而当人文学派占上风时,又强调学生应该多读反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读物,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在自然中学会语言,这就是语文教学长期无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语文教材存在着内容过多,部分课文远离学生的时代和实际,使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文过多,科普知识、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课文太少,并且教材封面和插图设计呆板,缺乏生动有趣的画面等问题。还有一个原因是现在其他课程越来越多,留给语文的课时越来越少,加上社会变化的节奏加快,学生看电视、使用电脑及上网的时间增多,自然读名著、练写作的时间大大减少,因此,传统的语文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2.数学、物理和化学等理科主要是内容难度偏大。概念、专业术语、原理等比较抽象难懂,往往使学生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严重脱节,为考试而学习,使考不上高中或大学的学生无法适应就业的需要,不能学以致用。并且课后练习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缺乏变式和多样性,答案死板,过分强调唯一性,欠缺灵活性和丰富性,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这几门课程之间也没有很好解决相互联系和渗透的问题。

3.思想政治课也是反映问题较多的一门课程。师生普遍看法是内容滞后,观点陈旧,理论性过强,要求太高,与实际生活相差太远;有些论点不够客观、公允,对国外的政治、经济、社会的现状介绍过少,而且有失偏颇。有些教师建议应该增加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和民主行为的内容以适应我国政治民主化的需要;也有教师建议借鉴香港公民教育的经验,教材的编写可以降低要求,内容与学生生活接近,渗透一些相关的、针对性强的道德和法律知识,要循序渐进,让学生产生亲切感。除此之外,政治和历史课程中也存在内容重复现象,或历史背景交待不清的问题。

4.英语课反映最集中的问题是中小学课程衔接问题,小学课程各年级教材的配套问题。由于地区之间教学条件的差异,造成各学校小学英语课程设置的先后不同,有些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了几年英语,而有些学生没有学过英语,到初中之后,不少学校采取“一刀切”的办法,一切从头开始,不仅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而且不利培养学生的兴趣。此外,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模糊,没有明确的要求和相应的评价准则。如一些有条件的小学想在一年级开设英语,可是很难找到较好的课本,并且到四、五年级以至初中以后,从这些学过几年英语的学生更难找到与其水平相适应的课本,白白浪费前几年的语言优势。与此相反,有些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小学没有条件开设英语,这些学生到初中后无法与城市的学生竞争,容易产生自卑和厌学的心理。

三、调查结果讨论

从总的情况看来,尽管现行的课程与教材存在不少问题,大部分教师也意识到国家在课程与教材改革的问题上已作了努力,并且逐步向好的方面发展。从新的人教版试行课本的情况,有些意见很大的方面已有所改观,地方开设课程和选用教材的权力也逐渐增大,学校被允许在完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设活动课程和选修课,完成课程的时间也不强求统一等等。目前需要改革或完善课程与教材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如何在课程内容中适当吸收最新科技成就的问题;第二,如何在普通中小学适当开设职业课程的问题;第三,课程标准与考试标准的一致性问题;第四,如何处理学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活动课程的关系问题;第五,学校、社区、家庭的课程资源综合利用问题;第六,如何设定必修课程、限选课程和任选课程的问题;第七,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变化的问题;第八,在课程管理上,如何处理国家课程的基本性与学校课程的灵活性问题;第九,课程评价的多元化问题;等等。新的课程改革方案及其一系列的课程与教材改革工作都必须充分考虑这些问题。

从调查当中我们也发现,相当多的被调查对象对学科课程以外的课程类型很不熟悉,如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等,这就影响了他们在思考应该如何设置新课程的问题。另外,长期的应试教育也使许多人在认识上形成一种定势,就是认为在考试(特别是中考或高考)中占据重要份量的学科就是主要的课程,将来新课程中也理所应当保留这些课程,而有些课程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践能力和劳动、生活技能有帮助的课程,则认为可以删除或时间允许时再考虑。造成这种认识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课程设置由国家包办,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参与课程改革的机会过少有关。

教材问题是这次调查中谈论最多的问题。不少中小学教师或教育行政人员反映,中小学教材存在内容错漏百出、屡版不改的现象;有教材内容变来变去、缺乏必要稳定性的问题;还有教材体系混乱、系统性不足等毛病。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以下几点可能是主要的原因:第一,在研究、编写和印刷教材时,有关人员认识上没有持认真、严肃、重视的态度;第二,对课程研制和教材编写的理论研究仍然非常欠缺,或不系统、不完整,对课程设置和教材研究的心理学、社会学依据,也就是学生身心发展和认识事物规律的探索还有待于深化;第三,中小学教师在体会课程和教材的变化,还存在着观念上升华的问题;第四,保守的教育管理制度和单一的教育评价体系,也是阻碍课程和教材进一步改革的原团之一。

由此可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和教材研究至少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现行教师素质和向欠发达地区增加合格教师的问题。这次调查使我们意识到,新课程的改革和新教材的使用,假如没有与观念的提高相配合,再好的课程体系和高质量的教材,也无法体现它们的优越性。因为,中小学教师观念问题不解决,就不能充分理解课程与教材改革的迫切性和意义,也难以领会新的课程标准的实质和精神;在课程和教材编写上仍然强调从教师如何教学出发,没有立足于学生是如何学习的心理规律,则无法解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素质发展的问题;在课程目标上过分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容易忽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特长,难以满足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需要;过分依赖教材和考试评价,教材编写者为教师提供包括知识要点、教学方法和各种练习材料等所有教材所需要的东西,而考试出题者拼命拔高考试的要求,使教师盲目跟从考试,过分依赖教材,考什么就教什么,缺乏自身理性的思考,更难以通过自己的教学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我们调查发现,至今还有不少教师认为应试教育是正确的,素质教育是薄弱学校不得已而为之的举措。另外,我们到欠发达地区调查看到,有些学校还没有配齐主要科目的教师,只好以其他学科的教师顶上,这些会影响课程改革的落实。

2.教育管理体制的优化问题。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地理、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的不同,要求在课程设置和教材难易的处理上也应该多样化,并且在国家、地方和学校设置课程和使用教材的原则和权力上有所差异。如今既然要求中小学办学有特色,就应该给学校在管理上有更大的自主权,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条件和思路充分地和更好地利用各种资源,提高办学效益,真正培养高素质人材,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而新课程的实施和新教材的选用,就需要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学校更加宽松、自由的空间和时间,真正给他们“松绑”。

3.构建更为合理的教育评价标准问题。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标准是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各部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目前不仅课程目标与课程评价标准相脱节,最具体的表现就是教师完成课程内容的教学,并不意味着能够真正意义上的达到课程目标,因为作为课程评价的主要标志的考试范围,比课程涵盖的范围要大得多,而且另一方面又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指标,形成了课程与教材改革游离于课程实施之外,有改革之名,无改革之实。实际上,我国如今这种统一的中考和高考评价制度及其管理体系,已经造成了课程与学生、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不适应性。因此,必须解决好培养目标的整体性与评价标准单一性的矛盾,使课程评价体系更具多元化和合理化,更能得到社会的认同和反映学生素质的真实情况,使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课程改革真正能够落实。

由此可见,课程改革与教材改造实质上是一项教育教学整体改革工程,它牵涉到课程理念、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体系、课程管理政策、教材开发、课程改革支持系统的方方面面,牵涉到教育内部和外部之间各种因素的整合,还牵涉到能否真正做到学生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同步的问题以及地区间教育水平差异如何看待的问题,也关系到广东中小学课程改革如何适应全国乃至世界教育改革形势的问题。

调查组成员包括黄甫全、李志厚、刘朝晖、李求真、王永红、万晋卿、鲍根霞、李大刚、姜丽静、李广超、袁艳等人,由黄甫金设计问卷和访谈提纲,李志厚执笔。

标签:;  ;  ;  ;  

广东省中小学课程设计与教材使用现状调查_课程设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