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明集镇初级中学 256216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将课程意识提高到了重要位置,强调课程是由教材、教师、学生与教学情境、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促进该“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以上各因素的相互协调以及不断的完善,不能忽略了任何一个因素。初中生物课程也是如此,它不仅是文本课程、知识的载体,更是体验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生物学科尽管是一门自然科学,但新课程已由科学世界回归到了学生的生活世界,面向的是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面对新的挑战,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反思教学行为、创新教学行动策略显得相当重要,教师不仅要传授书本知识,还要指导学生主动地查找资料,帮助学生在生活的世界中认识自然现象,理解和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学会与人合作、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才能,把多元智能带入课堂,发挥学生应有的潜力。
一、引导学生主动查找比较熟悉的资料
如:家庭成员血型的调查,输血的意义,不同项目运动员的体型分析,有趣的动物繁殖行为,《狼和鹿》的故事,家禽、家畜动物行为的描述,等等,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进行知识的“分享”活动,同时组织开展选派代表主讲竞赛活动。
二、充分利用好农村学生特有的社会生活经验的优势,丰富课堂教学
如:在学习植物的营养繁殖时,引导学生进一步向家长了解马铃薯、红薯、甘蔗、大蒜的繁殖并带实物在课堂上展示。在学习种子萌发时,提前让学生去观察了解蚕豆、菜豆、小麦等农作物的播种,鼓励他们亲身实践,了解播种的方法、种子萌发的条件,找出它们间的异同加以分析,并把所获得的知识在课堂上和同学一起分享。
课堂教学中教师暂时的“隐退”更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再通过教师不断的提问来帮助他们在知识传递过程中注意完整性、科学性,不断提高他们的对知识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通过他们的行为进一步有效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挖掘学生的智能优势,组织主题学习活动
生物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确立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体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突破了过去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一元化目标的缺陷。要求教师转变自身的形象,成为学习的组织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组织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要把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把学生从课程领入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去,帮助学生将知识和技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所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师中心”的做法,从学生的经验考虑,开发学习活动的主题。结合科学现象(如生命现象、遗传和变异的现象),社会现象(健康问题、环保问题),开展主题学习活动,充分地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智能优势,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结合教材的知识结构,合理开展科学探究
1.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去发现问题或直接以对话方式向学生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如:“为什么不能暴饮暴食?”“为什么双眼皮的父母生出单眼皮的子女?”“菜青虫是如何取食的?”等等,或就某一个知识点、某个科学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思考解决问题方法,乃至设计实验方案,激发学生主动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2.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探究实验周期较长,需要经历比较长的时间,有的实验不是一堂课可以完成的,在接着进行第2课时教学时其实验的结果根本无法得出,因此也常常会被有些老师或者放弃,或者用多媒体来替代,其实这都是有悖于新课程标准的。针对周期长的实验,一是可以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顺序,如:第23章“模拟探究皮肤是一道保护屏障”的实验在完成本节实验课后,改上第25章《关注我们的家园》,其中也有一个实验“模拟不同浓度的酸雨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也需要较长的周期,这样正好可以交错进行,在知识内容上也不冲突,还能进一步强化学生掌握探究实验的基本方法。二是可以指导生物学习骨干先来完成实验探究,然后在课堂教学时由他们进行成果展示以及对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加以陈述,一起探讨,有利于以后其他学生科学地、规范地完成探究活动,同时还增强了教学的真实性和直观性。如:第一章“环境影响生物生存”中“探究水或光照对植物生存的影响”的实验,通过他们提前实验还发现了对教材中所提适量水进行重新量化定义,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组织学生积极开展DIY活动。以面向学生全体为原则,使学生在DIY活动中进一步了解生物探究的一般步骤,在实践中体验探究的过程,启发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多思考为什么?怎么做?引导学生一起探讨改进方案,鼓励学生求异、求新,使DIY活动过程真正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如:生物的遗传中的DIY活动——模拟人类后代性别决定的过程,以小纸片代替小球,从而在操作上更具简便性,命名为“过家家,生孩子”游戏,又使其更具趣味性,使学生广泛参与,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的见解,尊重学生之间认知上的差异,加强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智能优势,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树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信心,并加以科学的评价,把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作为学习生物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构建发展性评价体系,开展好学生间互评活动和竞赛活动,这样才能保障好各类学习活动的有效地、持续地开展。
论文作者:王克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7月总第19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7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生物论文; 科学论文; 过程论文; 课程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6年7月总第19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