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朱鹭保护区现状看自然保护区的维护与开发_朱鹮论文

从朱鹭保护区现状看自然保护区的维护与开发_朱鹮论文

从朱鹮保护区现状看自然保护区的维护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然保护区论文,保护区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陆续建立了一批自然保护区,国家在法制、行政、经济等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使保护区的工作取得了相当的成效,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护区的工作也正在遇到越来越严重的挑战,必须正视和努力解决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1 朱鹮保护区的成效

朱鹮为鹳形目、鹮科的鸟类动物,原在东亚各地都有分布,20世纪30年代在我国的14个省仍有踪迹,在日本尚有100多只。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到20世纪下半叶已濒临灭绝,1960年国际鸟类保护同盟在东京召开的第12届大会上,把朱鹮列入“国际保护鸟”名单。1981年5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荫增在陕西省汉中市洋县的金家河、姚家沟两处发现了国内仅存,也是世界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这个发现在国际上引起了轰动。朱鹮不仅作为濒危物种资源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并且由于体态高雅、毛色艳丽而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所以在国际上有“东方宝石”之称。朱鹮在我国被列为一级保护动物,从1983年起,在洋县设立了朱鹮保护观察站,洋县被划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朱鹮作为国宝级珍禽,在洋县受到高度重视。自发现以来,当地在法制实施和环境教育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使得朱鹮的价值以及朱鹮保护的知识在洋县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朱鹮属于涉禽,栖息和繁育需要高大林木,觅食需要湿地,为了营造适宜朱鹮生活的环境,当地政府把司法、教育和经济扶持结合起来,减免了部分巢区的农业税,并将巢区优先作为扶贫区,调动农民护林、驱害、保养水源、扩大冬水田的积极性。不仅如此,还在约占土地面积1/6的巢区禁止兴办工业;在近1/3的农田中,禁用化肥和农药。因此在全县范围内,工业生产的发展都受到了制约,目前对环境略有影响的工业企业,只有年产各10万吨的小型水泥厂2个。由于采取了有力措施,目前全县林木覆盖率达64%,空气、水体和土壤的质量都保持着较为洁净的状况。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环境教育的普及,当地居民的环境意识达到了以野生动物,尤其是朱鹮的安然存在为荣的程度。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境内不仅朱鹮得到有效的保护,而且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羚牛)等一大批野生动物也得到了优良的生存条件。因为野生动物迅速繁衍,洋县近年来野兽屡屡伤人,即使如此,也没有出现擅自捕猎的行为。2001年,陕西省把30对朱鹮由洋县保护站移至秦岭以北作异地繁育试验,当地甚至还发生了群众自发聚集、阻拦运送的事件。到2003年,朱鹮种群数量由原来的7只发展到500余只,巢区由2处发展到43处。2003年8月,笔者在距洋县县城约5公里的公路边农田附近,就发现了5只正在溪水之畔觅食的朱鹮。离公路约500米处有一片比较高大的林木,当地群众称每日傍晚都有大批朱鹮来此栖息。据笔者观察,除非有人刻意驻留观察,车辆及行人的活动对朱鹮几乎不构成惊扰,已达到了人鸟共存的境界。

2 朱鹮保护区的困境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鹮保护区的工作也遇到了越来越严重的挑战。为了保护朱鹮,当地在经济上作出了很大的牺牲。按照保护要求,不仅加工制造业的兴办受到限制,就是山区的采石等有严重惊扰的工程也受到限制。就农业来说,由于有近1/3的农田不能施用化肥和农药,这部分农田的产量比常规农田约低30%。为了给朱鹮提供觅食的湿地,需要保留足够的冬水田,这就必然会影响小春的播种面积。从理论上说,无化学物质投入的农产品即“绿色食品”,它们在市场上应该是有竞争能力的,但实际上,现在非自然保护区也在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只要有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完全可以生产“绿色”农产品。在强大的营销手段作用下,品质的比较完全可以被广告的浪潮所淹没。在这方面,自然保护区,尤其是西部的自然保护区往往处于劣势。有一些实力强大的商家,甚至直接到自然保护区以低价收购优质农产品,然后以自己的品牌销往外地。目前,洋县生产的“绿色稻米”只能在汉中当地销售,而且售价仅比普通稻米高0.02元/千克,生态优势在农产品方面基本上无法体现。

目前,洋县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不能体现生态优势的农业和畜牧业,能明显依靠生态优势获益的只有药材种植业。该县每年财政收入约4000万元。据测算,为保护朱鹮等野生动物,每年至少损失560万元的收入。陕西省对该保护区的运行经费只下达到省属的朱鹮保护站,而且只限于维护保护站的人工繁育、野化放飞及少量的野外投食,地方政府没有得到过任何专项资金,与朱鹮保护有关的环境建设资金都是由地方承担的。不仅如此,随着野兽伤人事件的频发,政府赔偿的经费也在上升,2001年发生重大伤害事件4起,县财政共支付医疗费14万元,平时由乡财政支付的小额赔偿尚未计数。近年,汉中市农民的人均收入约1700元,不到全国农村人均收入的70%;而洋县农民的人均收入比汉中市的人均数还要低20%。

野生朱鹮数量的增加,使得栖息、繁育所需的高大林木和觅食所需湿地也相应增加,但眼下适宜朱鹮筑巢的高大林木尚不够,需进一步造林;同时由于降水量减少,要增加湿地就得兴修水利设施;并且朱鹮活动面积随着朱鹮数量的增加亦正在扩大,这些势必要求生产受限的面积也应同步扩大,因此,朱鹮保护与资金投入的矛盾将日益尖锐。陕西省朱鹮保护观察站和洋县政府都要求尽快建立国家自然保护区,增加保护力度。1999年在汉中召开的国际朱鹮保护研讨会发表了《汉中宣言》,《宣言》倡议建立朱鹮保护基金,将该基金用于环境补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普及朱鹮保护知识、奖励对保护朱鹮有贡献的团体及个人,然而这些要求至今仍未得到有效回应。

3 自然保护区的出路

上述困境不仅洋县存在,其它自然保护区同样存在,即使是国家级保护区(有的保护对象还有基金支持),也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自然保护的资金问题。人们通过大量的探讨后得到的共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保护区自身的造血功能,其具体途径:一是将自然资源有形商品化,即开展野生动植物的人工养殖和种植;二是将自然资源无形商品化,即开发生态旅游。从上世纪末开始,许多自然保护区沿着这两条途径获得了较为可观的收益,但根据对目前实际运作的观察,两种方式都出现了不少问题。

就第一条路来说,首先要看到,并非所有的野生动植物都是容易驯化的。在自然保护区,采集狩猎与驯化相比,难度总是相对较小,这就容易驾轻就熟、鱼目混珠。从社会需求看,改革开放以来,先富阶层中文化素质低下者的比例较大,这部分人的消费指向有很大的盲目性,其消费热点已走向天然,出现所谓“逐绿悖论”(见《科技导报》2002年第8期《逐绿悖论》一文)。其中又以饮食消费危害最甚。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缺陷:一是将中医药膳理论片面应用;二是以食用野味为身价象征。这种缺陷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得到进一步放大,只要有高价收购,就有人铤而走险。例如,东部某省就有商家到汉中高价收购锦鸡,所收的锦鸡都是野生而非家养。其次,从另一个角度看,2003年SARS疫病发生之后,野生动物作为病毒传媒的证据越来越确凿。基于以上情况,社会只能作出明智的决断:野生动物的驯养不宜大规模发展;否则,自然规律早晚会强制性地为自然界开路。可见,第一条路可以走,但受到的约束较多。

第二条路与第一条路相比,可行性较大。一方面,在工业迅速推进的背景下,人们对原生自然的向往与日俱增,消费热点正在向旅游转移;另一方面,旅游的负面作用也在凸显。传统旅游对旅游资源进行的掠夺性开发,其后果可以预见。这就是:在工业化浪潮中都不曾被毁灭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遭到了最后的一击。而生态旅游开发则通过提供生态美感的享受来获取经济收益,于是,经营者要保持生态美的价值,就得对环保进行投入;消费者在享受过程中将增强环境意识,反过来又关心环境保护,这就把经济活动与环保活动内在地结合起来了。然而,生态旅游和传统旅游之间并无严格的界限,它们之间是形似而神不似。实际上,许多传统旅游也是在“回归自然”的名义之下从事开发的,然而或者由于经营者的素质不够,或者由于管理者的手段不力,最终也陷进了资源破坏、效益下滑甚至效益丧失的泥淖。这种变化是一种非爆发式的飞跃,发生在一般旅游景点尚有巨大危害,如果发生在自然保护区,那就将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所以,两条道路实际上都有危害,但权衡下来,还是后者比较容易控制。

4 生态旅游区的管理和投入

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首先需要深刻认识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所满足的需要是一种发展性需要。人在基本需要满足之后会自动上升为享受需要,但从享受需要程度上升到发展需要却不会自动发生,这是因为享受需要的满足程度因人而异、与教育有关,生态旅游发挥的就是这样一种教育功能。要让旅游真正发挥教育功能,经营者和管理者首先就要有发展的需要,要有很高的环境意识。环境意识分为两个层次:朴素的环境意识和理智的环境意识,前者是自发的、朦胧的、飘移的形态;后者是自觉的、明确的、稳定的形态,我国民间的环境意识目前最多处于前一阶段。

经营生态旅游的基本原则是既要让游客满意,又要保持自然风貌。从经营者来说,牟利是第一位的目标,即使他有一些朴素的环境意识,作出了应有的承诺,但也很难谋划出正确的方案和坚持正确的理念,因而在生态旅游区中常常出现过分建设、过度承载、失控行为,这就需要加强环境管理。目前生态旅游管理的主体,一是政府旅游职能部门,二是行业组织,但它们管理的内容主要是规范企业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实质是协调市场行为中人与人的关系,而不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当然,地方政府环境管理职能部门也可以发挥环境管理作用,但这里有一个权力的影响问题。只要旅游市场开放,地方一旦从迎合游客庸俗心理的角度有所收益,就会产生地方保护主义、使得有关部门难以下手。国外有一条经验是让社区居民参与管理,因为这有助于他们认识生态资源对自己生存的意义,从而自觉地参与环境保护。但从实际情况看,由于自然保护区居民的环境意识尚处于朴素意识的阶段,而且其收入尚不及一般水平,很难抵御强大的经济诱惑,而我国社会中富有者的环境意识又太差,故还不能硬搬国外的模式。

从生态旅游的实践看,有必要在管理中引入一种相对独立的理性力量,这就是在高等学校设立环境专业。高校既不在市场交易的圈层之中,又不在权力场的直接角逐之中,在这一点上,即使科研单位也不可比拟。因为科研单位经过改革之后,经济上承受的压力较重,而高等学校由于校际竞争激烈,所以在名誉方面有较多的追求,适合于承担社会效益比较明显的工作。高校参与地方生态旅游开发,宜通过中央和省的政府主管部门以课题招标的形式予以实现。这对高校来说,可以获得稳定的教学科研实验基地;对地方来说,可以得到雄厚的智力支持;对政府主管部门来说,可以获得灵敏的信息反馈。中国农业大学经过30余年努力,成功地改造了河北曲周县的盐碱地,这个事例值得借鉴。高校应以这种科技投入方式参与地方生态开发(含生态旅游),可在类似于朱鹮保护区这样群众基础较好的地方先予试行。

标签:;  ;  ;  

从朱鹭保护区现状看自然保护区的维护与开发_朱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