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施工的一汽技术中心乘用车所项目前期策划楼超长“V”型斜柱施工过程中的分析和阐述,归纳总结出了其施工技术措施,并编制了工法,提高了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益,可为同类工程所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斜柱;支撑;抽屉式振捣口;分段式浇筑
1.前言
超长“V”型斜柱以其跨越长度大、竖向无支撑、斜度大、承载能力高、设计美观、斜柱上再起柱的技术难点成为我公司施工的一汽技术中心乘用车所整个项目的七大难点之首,也是目前国内最复杂、技术含量最高的斜柱施工。该斜柱位于我公司施工的“前期策划楼”,每根斜柱长约30米,共四根。每两根组合成“V”型,角度470,每间隔5米斜柱上再起柱,整个斜柱中间竖向无支撑。该斜柱不仅仅局限于使用功能上,更增加对艺术价值的追求。由于本工程对主体造型要求比较严格,工程中采用斜柱来满足整体造型要求,因此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法是完成本工程的关键,这将丰富我公司超长“V”型斜柱施工的技术和经验。 本文就斜柱的施工简要的介绍其施工方法
箍筋由下往上绑扎,箍筋弯头应沿柱子竖向交叉布置,绑扣尾应弯入柱内,最上一个箍筋和最下一个箍筋距离梁底50mm。绑扎后箍筋与主筋要垂直。柱子箍筋弯勾角度为135度,平直长度为10d。浇筑混凝土前,在距柱子模板上口300mm处临时固定一道柱箍筋,用于控制柱内竖向钢筋的位置。为保证柱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钢筋正确位置,在柱顶位置柱筋内侧设一道定距框,定距框用Φ12钢筋(也可用14、16的钢筋)制作。定位框放到位后施工采取三调整措施:一是在浇筑砼前放好控制线对偏位钢筋进行调整,二是在浇筑过程中对振捣偏位的钢筋进行调整,三是在砼浇筑终凝后对钢筋进行调整。浇筑混凝土前,在距柱子模板上口300mm处临时固定一道柱箍筋,用于控制柱内竖向钢筋的位置。为保证柱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钢筋正确位置,在柱顶位置柱筋内侧设一道定距框,定距框用Φ12钢筋(也可用14、16的钢筋)制作。定位框放到位后施工采取三调整措施:一是在浇筑砼前放好控制线对偏位钢筋进行调整,二是在浇筑过程中对振捣偏位的钢筋进行调整,三是在砼浇筑终凝后对钢筋进行调整。
4.支撑合理
针对超长柱,我们采用了三节式新型设计模式周转栓接模板。该模板由三段组成,可每次采用两节栓接浇筑,拆模时,在柱混凝土上留有一节,作为下段模板支撑的连接点,并周而复始,每次拆模均保留一节。免去下部斜支撑。可有效提高效率。传统模板仅针对单层柱进行配置,即便个别两层连同的大空间中的跨层柱,亦将模板周转两次,仍可完成柱的施工,但对于独立长度如此的超长柱,若采用传统模板,随着柱施工高度的逐渐升高,将浪费大量的支撑材料,且将难以保证上部柱的稳定支撑。
斜柱底纵横立杆间距600,纵横水平杆间距1500,考虑到斜柱倾斜自身荷载产生巨大的水平推力,加斜支撑纵横间距1100辅助支撑,为了给斜支撑提供固定点与满堂架连成整体,把满堂架外延搭宽4200,如下图所示
斜柱分层浇捣,每层高度控制在0.5m左右,并将泵送布料管伸入柱中以减少布料高度,减少混凝土的离析,保证落料质量均匀。
振捣时每只斜柱采用2根φ70、长8m高频软管振动棒,使用前,应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各连接处是否紧固,电动机绝缘是否可靠,电压和频率是否符合规定,检查合格后,方可接通电源进行试运转;作业时,要使振动棒自然沉入混凝土,不得用力猛插,宜垂直插入,并插到尚未初凝的下层混凝土中50—l00mm,以使上下层相互结合;振动棒各插点间距应均匀,插点间距不应超过振动棒有效作用半径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cm。振捣时,应“快插慢拔”;振动棒在混凝土内振捣时间,每插点约20—30s,见到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水泥浆和外观均匀为止。振捣时应将振动棒上下抽动50—l00mm,使混凝土振实均匀;在振捣棒上设置标记,以便在分层浇捣时控制振动棒的插入深度。当第一层浇筑完毕后进行第二层浇捣时,可以通过标记来确定振捣棒应插入多深,尤其是夜间光线暗淡时作用更大。分层设标记的间距0.5m。
由于斜柱和梁及梁下返檐的交界处钢筋较密集,加上下返檐较窄振捣棒难以将混凝土密实,故在绑扎下返檐及梁底筋时,留出空隙作为振捣棒插入的空间。另外,对这一部位看模工人要用锤子敲击模板,根据敲击声判断混凝土的密实情况。
浇混凝土时,在柱子边搭高1~2步独立泵管输送架一排,输送架与模板承重架分离,防止泵管震动影响柱子模板的垂直度和安全。
6.结论
混凝土斜柱施工工法以其设计的科学性、支撑体系的稳定高效性、施工投入的经济性,填补了传统工艺的空白,尽可能的满足设计意图,柱外观及混凝土质量具佳,针对现浇混凝土斜柱的施工,我们通过本工法的有效实施,采取了多项先进的技术措施,解决了现浇混凝土斜柱的施工难题,圆满地完成了施工任务,确保了一汽技术中心乘用车所项目前期策划楼工程结构封顶的形象目标,受到业主单位嘉奖。
7.结束语
项目部通过对30米长无支撑“V”型斜柱施工技术的有效实施,充分考虑各种风险,采取针对性的设计方案以及实际施工操作中提高重视程度,业主及监理对其施工质量非常满意,如此大截面、斜向、超长、高强的混凝土达到这样好的质量,实属罕见,均认为该技术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经济上都取得出色的效果,本文笔者针对超长斜柱施工技术作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希望在今后的工程中值得大力推广。为我单位以后从事类似斜柱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一汽技术中心乘用车所项目前期策划楼施工图设计.
论文作者:张学亮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5
标签:钢筋论文; 混凝土论文; 是在论文; 模板论文; 间距论文; 柱子论文; 技术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