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加强油藏适应性及热采工艺技术配套,形成筛管砾石充填为主导工艺的防砂模式。但近1/4井防砂后产量下降快,防砂周期短,现场解剖发现防砂管堵塞及出砂现象均存在,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砾石设计不合理。合理的砾石设计,应保证有好的防砂效果,必须使砾石层本身有高的渗流能力,以保证油井有高的产量。影响砾石层渗流能力的因素包括砾石尺寸、砾石粒度均匀、圆度、球度以及地层中进入砾石层中的砂粒和粘土。通过研究砾石直径、砾石层厚度、粘土含量对砾石层渗流能力的影响,筛选出具有好的防砂效果和高的渗流能力的防砂砾石显得尤为必要。合理确定挡砂精度或选择防砂方式,对疏松砂岩油藏快速、高效的开发有广泛借鉴作用。
关键词:油田开发;疏松砂岩;挡砂精度;防砂方式;参数匹配
油田位于构造是一比较完整背斜,稠油区位于背斜构造侧翼。由于油层胶结疏松,开采过程中油井出砂严重,防砂是热采井生产需解决的最突出的矛盾之一。疏松砂岩油层出砂程度加剧、治砂难度大,通过开展油水井后期长效防砂技术优化研究及应用。主体工艺优选、油层保护、技术参数匹配和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测等措施,实现了防砂有效期的延长和出砂井产能的稳定。疏松砂岩油藏分布较广,在开采中占有重要地位,采用筛管完井防砂,往往由于泥质含量高而导致产能下降严重,一般认为,粘土含量小于5%时防砂筛管都不容易堵塞,高于10%时,致密过滤结构的筛管不适合使用。
1 目前所用的充填材料
有复合陶粒砂、固结剂、包覆石英砂等,各类充填材料的渗透率及各出砂油田的地层渗透率见表1:
曲线可以看出,当 Kg/Kf <100时PR随着 Kg/Kf 的增大而明显上升,当图1砾石与地层渗透率比值对产能比的影响>100后 PR 上升趋势变得缓慢,因此一般取Kg/Kf >100便可满足防砂后产能保持的需要。
1.2 工艺优选
严重出砂油田的地层渗透率在1μm2左右,由以上图、表中数据对比可以看出,石英砂与地层的渗透率比值大于100最有利于防后产量的保持,因此充填材料优选石英砂砾石,同时为了炮眼充填的稳定和防止充填砂的回流,最终优选机械筛管(割缝管) +砾石充填工艺为油田防砂的主体技术。
2砾石注入充填方式的优化和技术参数匹配
2.1 砾石阶梯式注入充填方式
研究表明:在径向流状态原油呈放射状自远处渗流到井底的过程中,越靠近井壁,压力梯度越大,原油流动阻力大部分消耗在近井地带,从而使近井地带压降变化较大,井壁周围的压力变化曲线呈一个陡峭的漏斗状。
为了最大程度的保持地层渗透性、保持防后产量,应在有效防、挡地层砂的基础上,提高井底流压降低生产压差。运用室内渗流实验,针对不同的地层砂粒径,尤其是针对含有细砂(<0.08mm )的油层,正确合理应用 D=(5-6)D防砂理论,提出多级砾石阶梯式注入充填的思路,有效地防、挡地层砂,最大程度的保持地层渗透性、保证防后产量。
2.2 充填砾石、地层砂、割缝管技术参数的匹配
地层内的砾石充填,往往由于地层砂和砾石充填带的相混,降低地层渗透率,影响防后的产量,表3为地层砂-砾石混合后的渗透率变化。由表中可知,随着进入砾石中地层砂的比例增长渗透率逐渐下降,当比例达50%时,地层渗透率仅为原始的 24% 。为提高砾石充填带质量,有效提高防、挡能力,我们对防砂工具、材料的几何参数进行优化,形成了
石英砂、割缝管和地层砂三者之间的参数匹配。充填砾石(石英砂)粒度的确定依据架桥理论,即: D 砾石=(4-6)×D 地中式中: D 砾石 —充填砾石(石英砂)粒度中值mm ,D 地中 —地层砂粒度中值 mm 。机械筛管(割缝管)缝隙的确定依据为有效挡住充填的砾石T≤2 /3×D 砾石 (min),式中: T —割缝管缝宽mm ,D 砾石 ( min )—石英砂最小粒径 mm。为了实现阶梯式充填砾石的有效隔档和渗透能力的保持,结合商用实际确定出三种充填砾石粒径组合为:0.3~0.5mm 、 0.5~0.8mm 、0.8~12mm 。
3现场应用情况
截至目前,长效防砂工艺共采用割缝管砾石充填技术防砂有效率为 86.9% 。防砂效果统计,防后产量超过防前80%,占87.5% ;其中见到增油效果占68.5% 。防砂有效期平均有效期达450天以上,较以前200天延长一倍以上,平均单井恢复产量达到1200t 。
4认识与建议
通过充填材料、充填方式,以及对油层保护、技术参数优化、施工工艺完善等配套工作是保证防砂长效性、提高措施水平和开发效益的基础。充填砾石的粒径组合与筛管缝隙匹配以及施工满足了保护油层、提高充填质量实现防后产量稳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凤霞,宋友贵,等循环充填防砂技术.石油钻采工艺,2017:67~69.
论文作者:封 旭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4
标签:砾石论文; 地层论文; 油层论文; 产量论文; 疏松论文; 砂岩论文; 石英砂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