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更好的在建设工程中提高效益,有效增强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是很有必要的。随着市场经济越来越激烈,将建设工程中合同管理风险降低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风险防范;合同管理;工程管理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体不断得到完善,在这种背景之下建设工程项目也不断的取得突破,而对应的经济活动较以往相比更为繁琐。在建设工程项目中拥有一个完善的合同管理方案,不仅在风险系数上能够大幅度减少,还能够很大程度促进建设工程行业的整体发展,有着实质性意义。
1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意义
1.1满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组织开展合同管理工作,借助合同条款可以有效引导市场发展方向,进一步对市场进行法律方面的约束和管理,便于政府机关行使自己的政府职能。在建筑市场中,通过实施合同管理,一方面可以对市场进行调节,另一方面可以规范管理建筑市场。
1.2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
建筑工程合同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推动建筑工程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牵涉大量资金投入,除了正规的合同方式外都很难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效益,若出现纠纷,受损方的损失会较为严重。因此,建筑工程合同带来的效益是巨大的,而有效的合同管理工作是保障双方利益的重要基础,同时还能避免给建筑工程带来不良影响。同时,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合同从法律层面对工程质量、工序、技术等多个方面做出了细致规定,因此只有确保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才能使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实施,进而提升建筑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1.3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行为进行规范
从合同条款的角度来说,工程项目合同对发包方、承包方的权利、义务进行了明确。从法律效力的角度来说,工程项目合同具有法律效应,可以对发包方、承包方的权利、义务进行有效保护,同时,工程项目合同可以为工程纠纷提供法律依据。在组织开展工程项目施工时,如果发包方不遵守合同条款,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支付给承包方工程款,或者承包方没有履行合同约束,没有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工程项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借助合同条款的规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对于拒绝履行合同义务的一方来说,将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组织开展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工作时,通过对建筑工程合同加强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约束承包方、发包方,确保双方严格履行合同约定,进而有利于净化建筑市场环境。
2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风险分析
2.1内部风险
通常情况下,内部风险主要包括合同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流程缺乏标准化,监管不到位、合同管理人员素质偏低四种风险因素。在合同管理中,受上述四种风险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合同变更、合同转移、合同解除等各个方面的风险,这些风险容易对企业制定的重大决策产生误导,进而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2.2外部风险
通常情况下,外部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信誉低、同行恶性竞争、项目经费不足等,受以上风险因素的影响,造成合同一方做出欺诈行为,以及合同违约等,进一步引发合同风险。
3加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控制的措施
3.1强化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法律意识
在建筑工程的合同管理工作中,法律法规的约束能够保证合同双方规范执行合同的相关内容,在签订合同以及履行合同的过程中,严格遵守合同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合同纠纷事件发生的概率,从而维护市场运行的秩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工程项目合同签订的时候,需要具备较高的法律意识,如果出现了合同纠纷,要能够借助法律的力量维护自身的权益,通过相关执法部门的帮助来解决纠纷。同时,在政府有关执法部门进行执法的过程中,不能徇私舞弊,要严格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高度重视建筑工程的合同纠纷,保证合同无过错方的利益,监督合同双方履行相关的责任,保护其经济利益,实现合同双方的健康发展。
3.2建立健全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制度
在建筑工程合同中,如果存在合同条款不严谨、不合理等现象,或者合同条款存在明显的漏洞,甚至合同条款违反相应的法律法规,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引发合同管理风险。通过建立健全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合同条款,可以对合同管理风险进行有效控制,首先,综合分析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严格核实合同条款中是否存在违法现象,这是制定建筑工程合同的关键;其次,修改并完善合同条款中潜在的漏洞、歧义等,最大限度确保合同条款指向的明确性,避免合同条款中的漏洞被非法使用;最后,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合同条款的科学性、合理性,确保合同管理与工程预算、投标报价等内容保持一致,充分挖掘合同管理的作用。另外,合同管理人员需要对合同条款的内容进行认真分心,对于缺乏合理性、合法性,以及存在潜在风险的合同条款坚决不予以签字盖章,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合同管理风险进行严格管控,从根本上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3.3建立健全的信用评价体系
合同双方在合作的过程中出现不信任的情况会给建设工程带来很大的风险性,为了有效的消除这种风险性,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信用评价体系来进行防范。当各单位在相关的商业信息上能够形成一个健全的档案时,合同签署的过程中当事人能够对信息档案进行一定的分析,选择良好信用的单位进行合作能够有效的降低建设工程风险性。
3.4完善风险预警系统
风险系统的完善是降低合同风险的主要途径。为合同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的主要目的是在于,在合同签订、履行中进行风险评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在实践中,各个单位都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合同管理进行点评,从客观实际出发,善于发现问题,找到问题关键所在,并提出有效的措施及时解决,最大程度的减少风险。对合同管理进行及时跟踪与反馈,对风险进行预警,努力降低合同风险。
3.5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可以对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同时可以管控合同管理成本,提升合同管理效率。通常情况下,信息化管理体系主要涉及业主的基本信息管理、承包方和发包方的合同管理、工程预算成本管理等方面,借助计算机、网络等整理有关建筑工程的所有资料,确保数据信息的及时性、有效性。在信息化时代,借助信息化管理体系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从根本上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进而大大提高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时效性,同时可以动态掌握合同管理过程。
3.6重视合同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风险要想降低,必须依靠相应的人员进行科学管理,因此,在施工企业内部要设立完善的人才选拔、培养机制,在用人过程中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根据工程合同管理工作特点以及人员能力、素质进行合理的安排配置,确保其能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同时施工企业还要充分重视相关人才的培养,定期或不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拓展其知识体系,并将各项法律法规内容融入其中,定期进行交流,丰富其管理经验,构建合理的人才考核机制。对合同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技术能力、风险控制能力、风险防范意识等进行合理考核,构建和谐的人才发展氛围。
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合同管理风险对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影响越加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异常关键。对此,需要做好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工作,通过建立健全建筑工程合同风险防范机制,对合同管理风险进行有效管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全面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丽卓.合同管理及其风险防范控制研究———以建筑工程为例[J].价值工程,2016(12):18.
[2]张洁.关于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及其风险防范对策的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08):25.
论文作者:李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合同论文; 合同管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风险论文; 合同条款论文; 承包方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