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望溪乡第一中心小学 渠县 635200)
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学的知识的增多,儿童的思维水平将不断提高,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儿童的思维显示出不同的水平和特点。小学低段,儿童的思维主要靠感官运动去思考,中段就初步接触了抽象思维,在高段中表现就更为明显。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小学生的思维会表现出以下几种特点:1、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2、思维日趋成熟。3、逐步形成各种概念、思维定势。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掌握儿童的思维发展过程尤为重要,这是设计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学准备。当然,在我们了解了儿童思维发展过程后,再就是如何培养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下面我就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自身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谈一谈如何培养儿童的抽象思维:
一、形象思维为基础
教师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运用形象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形象教学能促进学生的心理活动更加丰富,有助于他们更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火车过桥”问题数学中的一类行程问题,它不同于一般的行程问题,因为它的路程不仅仅是桥的长度。教师在小学这类问题的时候,可以采用实物教学的方式进行形象教学:用一木棍当桥,用一粉笔当火车,通过演示,让学生看一看,火车什么时候算上桥,什么时候算下桥,最后想一想火车过桥多经过的路程(看思考过程中,注意找准移动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最后老师总结,明确“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才叫“火车过桥”。直观可以让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看得见的形象,可以降低学生思维的难度,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知识、建构知识。
二、抽象思维为深入
在小学数学解题方法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现实的思维过程,叫抽象思维,也叫逻辑思维。小学数学要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重点培养以下几个方面:
1、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联系性和创造性。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会发现学生思维能力好的,一般都具有创造性的解题思路,他们能采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当然,老师这时候就需要需要对其解题思路进行考查,是否合理。
2、学会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地思考。
学生在数学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利用几个数字简单的加减乘除,他们没有进一步分析为什么,所以造成了错误连篇,思维上没得到发展。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前的几个步骤,认真审题-----理清已知条件-----形成完整的思路-------解决问题 ,让学生做到知道每一步做的什么,为什么那样做?
3、思路清晰,推理严密。
要做到这两点,很多学生都很难。实际上,这就是数学教师在学生思维发展初期的培养、训练、引导不足造成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多引导,让学生知道“不打没把握的仗”“逢打必赢”的道理。
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根据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的特点,在培养思维能力的时候必须做到由浅入深,先培养学生的具体的形象思维,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结合小学生学习过程的特点,在小学中低段重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在小学中高段进行抽象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如,在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学中,采用学生自己探索的方式,加强理解,加深记忆:先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些大小不一样的硬纸板圆,并用学习工具测量带每个圆的周长和直径是多少(记录下来),同时让学生想一想如何测量圆的周长,然后利用测量的数据,算一算每个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学生纷纷动手、动脑进行计算,最后综合大家算得的结果,证明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在此基础上再去学习圆周率,学习圆周率和近似值,学生印象深。在这里可以延伸一下,如果知道一个圆的直径,那么它的周长大概是多少?这样在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活动,避免了让学生机械去死记硬背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明显成效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教学方法合理、循序渐进、长期坚持;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会取得预期的成果。只有培养好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才会更加轻松,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如鱼得水。
论文作者:张兰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7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3
标签:抽象思维论文; 思维论文; 学生论文; 思维能力论文; 形象思维论文; 过桥论文; 抽象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7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