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冰袋冷敷在胫腓骨骨折早期应用的疗效观察论文_薛莲, 洪小丽

薛莲 洪小丽

江苏省海安县人民医院 226600

[摘要] 目的:探讨持续冰袋冷敷在胫腓骨骨折早期应用对消肿和积极镇痛的效果。方法:将6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伤后6小时内使用冰袋冷敷及常规的患肢抬高功能锻炼,对照组仅采用常规的抬高患肢及功能锻炼。结果:实验组在入院后第1~3d肿胀程度及疼痛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持续使用冰袋冷敷能明显减轻胫腓骨骨折患者的肢体肿胀及疼痛。

[关键词] 冰袋冷敷;胫腓骨骨折;消肿;镇痛

创伤骨科最常见的临床症候之一为骨关节及软组织损伤后肿痛,若能在损伤后第一时间采用冷敷处理,可有效减轻肿痛[1]。创伤骨折后肢体肿胀是围手术期处理中较为常见而又棘手的问题之一。肢体肿胀将延误手术时机妨碍伤口愈合。文献报道,对围手术期创伤骨折患者早期持续使用冰袋冷敷,能有效减轻患肢肿胀与疼痛,经济实用。我科2010年5月至2011年1月将冰袋冷敷应用于胫腓骨骨折的60例患者中,同时配合患肢抬高和功能锻炼,在减轻肿胀和疼痛方面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60例,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龄41.5±5.6岁。均为闭合性骨折。按OTA分类法:A型30例,B型24例,C型6例。按住院号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实验组患者均在受伤后6小时之内开始使用冰袋冷敷。使用毛巾包裹冰袋后置于肿胀部位,冰袋软化后更换。对照组仅采用常规的抬高患肢及功能锻炼。

1.3观察指标

1.3.1肿胀值及肿胀度 冷敷后l~3d观察局部肿胀程度。方法:入院时开始测量患肢小腿最肿胀处肢体周径(D),卷尺应与小腿中轴垂直。入院后第1~3d的同一时间测量患肢的固定部位周径,每次测量3次,取平均值,分别记做D1、D2、D3,比较肿胀值:D-D1、D-D2、D-D3;比较肿胀程度:≤2cm计为+,3~4cm计为2+,﹥4cm记为3+。

1.3.2疼痛评分 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后第1~3d观察局部疼痛,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进行评价[2]: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患者能忍受;4~6分为中度疼痛,影响睡眠,应予以临床处理;7-10分为重度疼痛,疼痛剧烈难忍。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肢肿胀消退效果 实验组使用冰袋冷敷后第1~3d肿胀值及肿胀度均比对照组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 两组患者入院后1~3d肿胀值的比较(?x±s,cm)

注:组间比较,肿胀度:1?2=6.636,P=0.036;2?2=7.785,P=0.020;3?2=11.072,P=0.004。疼痛度:1?2=10.286,P=0.016;2?2=8.708,P=0.033;3?2=10.085,P=0.018。

3.讨论

3.1 四肢创伤后周围软组织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以及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管内液外渗到组织间隙,会导致软组织肿胀。同样,血管损伤、扩张充血、微小血栓的产生也会导致微循环不畅,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炎性物质在局部浸润,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因此,在损伤部位及其周围软组织中,血浆、纤维蛋白原等血管内容物增多,使组织间隙胶体渗透压增高,进而引起软组织肿胀,严重者可引起张力性水泡。Nicole等[3]研究表明,冷冻疗法可以减少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减轻肿胀。水肿使组织张力增高是引起疼痛的重要原因。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入院后1~3d的肿胀值及肿胀程度均低于对照组。

3.2 疼痛的产生,则是由于创伤后血肿压迫或炎症性致痛因子刺激局部末梢神经所致。冷冻可降低组织伤害性感受器的激活阈值和痛觉神经信号的传导速度,从而抑制肌肉牵张反射和肌痉挛,减轻或解除疼痛[4]。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肢伤后1~ 3d疼痛度比对照组明显减轻。Stockle等[5]研究显示,24h治疗,持续性冷冻疗法可减轻33%程度的水肿,而间歇性冰袋疗法只能减轻17%;4d治疗,持续性冷冻疗法达到减轻70%的水肿,而间歇性冰袋疗法仅减轻45%。

3.3 使用冰袋过程中注意事项。对于伴发有血管损伤或可疑血管损伤的患者,开放性骨折、休克及有骨筋膜室综合症征象患者,应禁止使用冰袋冷敷。自身有雷诺病、闭塞性脉管炎及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患者,也是冰袋冷敷的禁忌症[1]。

3.4 冰袋使用过程中需注意预防:①冻伤:组织创伤后肿胀、局部血液循环不良,此时冷敷可使局部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特别是近关节处,皮下脂肪少,可导致皮肤及皮下组织缺血缺氧,出现冻伤。冷敷过程中需密切注意局部温度变化,每隔1-2小时观察局部情况,及时了解患者局部感受。如果直接将冰袋至于患处则可能引起严重冻伤[1]。②冷过敏:部分患者经冷敷后局部会出现皮疹、关节疼痛、肌肉痉挛及寒颤等症状,此种现象是一种冷过敏反应,应在发现后给予及时处置。

综上所述,伤后早期持续使用冰袋冷敷能明显减轻患肢肿胀及疼痛,减少了因疼痛造成的心理恐惧和忧虑,避免了不必要的心理创伤。实际操作过程中使用冰袋简单、便利,有利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范海燕,马海燕.冰袋冷敷在四肢骨折术后早期的应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4,l0(1):79.

[2] 饶世呜,蒋乐佩,郑文娴,等.持续性生物冰袋冷敷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减轻关节肿痛的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10,22(7):821-822.

[3] Nicole DD,John T,Eileen R.Ice reduce edema:a study of microvascular permeability in rats[J].Journal of Bone&Joint Surgery.2002,84-A(9):1573-1578.

论文作者:薛莲, 洪小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1月第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

标签:;  ;  ;  ;  ;  ;  ;  ;  

持续冰袋冷敷在胫腓骨骨折早期应用的疗效观察论文_薛莲, 洪小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