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时期论文,民族精神论文,有效途径论文,弘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1]这一精辟论断既为我们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任务,又为我们指出了努力的方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一要将我们的传统美德和革命优良传统发扬光大,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方方面面,时时处处,此谓“弘扬”;二要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优秀成果,丰富、发展和升华我们的民族精神,使之与时俱进,此谓“培育”。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和制约,为顺利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长期从以下几个方面扎扎实实、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
一、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充分认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六大报告9次强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明确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2]整个报告涌流着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热切期望和万丈豪情。由此可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何等重要。同时,十六大报告又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3]笔者认为,要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一定要丰富和发展伟大的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首要前提。
1.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的强大动力。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坚强的信念,是在危难中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气节,是一个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动力。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民族精神的民族。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靠的就是这种威力无比的民族精神,靠的就是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中华民族曾无数次历经自然灾害、外族入侵等各种灾难,然而每一次都能从逆境中奋起,并因此而铸就团结统一、坚韧顽强的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我们的民族精神。革命战争年代,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新中国成立后,又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等,这些都赋予了中华民族精神新的内涵。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崇高品格和源自民族灵魂深处的强大凝聚力再一次无比生动地激扬出来,使我们迅速遏制了非典这一突如其来的灾难。通观世界历史的进程,一种民族精神的先进与落后,要看它能不能适应时代潮流,能不能跟进历史潮流。古代世界曾经产生过20多个不同的文明,但大部分都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究其原因,就是这些文明或者说民族精神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不得不最终退出历史舞台。从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的历史看,民族精神是在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可或缺的强大心理驱动力。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当前提升综合国力的有力保证。综合国力是当今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强弱和世界地位的最重要的标尺之一,没有综合国力的大幅度提升,就根本无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今世界上激烈的国与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的强与弱的竞争,民族精神毫无疑问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军事实力上,还体现在民族的凝聚力上。而民族精神是民族凝聚力的精髓和来源,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增加国家的精神财富、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国家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的投入力度、实施策略、方法和成效,决定着国家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决定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各族人民的精神理念和价值选择,始终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提升综合国力的有力保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保证。我们只有采取各种切实措施,丰富和发展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并以此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才能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抵御“西化”、“分化”,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必然要求。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两大障碍:一是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一是台湾问题。这两大障碍不解决,就无法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增强,我国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扩大,必将受到世界各种思潮的影响,特别是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和活动会十分猖獗,这种“西化”、“分化”图谋和活动又在极大程度上助长了“台湾独立”的嚣张气焰,给我们的领土完整和祖国统一带来严重的危害,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因此,面对“西化”、“分化”和“台湾独立”,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渗透,我们必须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要求保持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强调坚持国家利益第一、民族整体利益第一。只有不断弘扬和培育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才能使人民产生免疫力、提高抵御力,增加凝聚力,“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去反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进行“西化”、“分化”,去完成祖国的完全统一,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国家要统一,民族要复兴,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我们坚信,通过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祖国的完全统一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4]祖国完全统一之时,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日。
二、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建设先进文化的重中之重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5]由此可知,发展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而衡量文化建设的成效的最终标准就是看其能否丰富和发展伟大的民族精神,能否弘扬和培育出伟大的民族精神。因此,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建设先进文化的重中之重。
1.文化建设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最为直接的影响。从本质上来说,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而这种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又深刻反映在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因此,文化建设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最为直接的影响。先进的文化必然孕育出伟大的民族精神,伟大的民族精神必然渊源于先进文化,并推动先进文化向着更加先进的方向迈进,二者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密不可分,是一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良性互动关系。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这句话深刻阐明了思想道德建设或者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发展先进文化的辩证关系,那就是,如果作为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得不到提高,得不到弘扬和培育,得不到丰富和发展,那么,发展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或者说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无从谈起,更无法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如果一个民族没有建设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也必然无法使全民族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得到丰富、发展和提高,就根本无法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2.如何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和重心。文化建设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最为直接的影响,文化作为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纽带,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我们就必须突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发展先进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其作为中心和重心,也就是说,发展先进文化,要时时处处着眼于伟大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为此,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科教兴国战略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已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教育对包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内的各项事业的重要作用已不言而喻。作为国民教育的主渠道,各级各类学校尤其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充分认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在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要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研究制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施办法。要结合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充实和强化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教育;把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去,纳入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过程中。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将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贯穿到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要通过选择有震撼力的教育活动,给学生留下终身难忘的教育效果。要充分运用重要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重大活动、节假日以及学生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基地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中华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同时,国家要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第二,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功与否,关键要看其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促进作用。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时时处处着眼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为此,我们应在以下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立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历史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没有前途、能不能发展进步,首先要看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中所固有的优良道德传统有没有充分地发扬出来,能不能充分发挥自己固有的优势,培养民族精神,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的意志和力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旦丧失了具有民族特性的民族精神,就会导致国家综合国力的下降,最终将导致整个民族和国家的消亡。二是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将本民族的民族精神加以升华。这对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三,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全过程。哲学社会科学与文化建设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又由于文化建设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特殊关系,因此,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息息相关。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突出作用深刻体现在其对建设先进文化的巨大效力之中。这种效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哲学社会科学能为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并不断丰富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使之顺利发展并保持不竭的动力;二是哲学社会科学对文化建设的方向能予以正确的指引,从很大程度上说,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方向决定着文化建设的方向,哲学社会科学的成果决定着文化建设的成效。三是哲学社会科学能对文化建设方面的失误和缺陷给予及时的发现、纠正和弥补,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不可能没有失误和缺陷,这种发现、纠正和弥补,可以使精神文明建设沿着正确的轨迹,奔向健康发展的坦途。正因如此,我们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历来十分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8月7日至2002年7月16日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曾经三次发表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要讲话,并提出了“四个同样重要”的精辟论断。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再次强调指出:“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6]总之,哲学社会科学是文化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应有之义,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更是当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然要求。实现国家繁荣,民族复兴,不能没有伟大的民族精神,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必须紧紧围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重大课题,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全过程,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和高品位的学术研究环境推动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三、必须确保以德治国战略取得实效
党的十六大报告再次强调:“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7]以德治国战略是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新飞跃,是对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完善和创新。在实践上,它必将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从而造就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灵魂,大大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速度,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1.实施以德治国,有利于全社会正确估量道德的社会作用,促进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以前和现在,都有一种观点,认为强调“德治”,强调“以德治国”,是对“依法治国”的一种否定,是一种倒退,这样的观点其实是一个很大误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其缺陷和消极作用已见端倪,制约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影响了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和弘扬。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互为基础、相得益彰的,它们都是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法律主要依靠“他律”,靠外在的强制来发挥作用;道德主要依靠“自律”,靠内在的自觉来发挥作用。无法治之治是空的,无德治之治是恶的。法律和道德各自具备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们只有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由于一手软和一手硬的现象,党风和社会风气也出现了诸多问题。比较突出的,或者说人民群众最为关注、最不满意的问题,一是腐败现象屡禁不止,在一定范围内还愈演愈烈;二是信用缺失现象日益严重。这两种现象表面上看分别是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当中的问题,但是其根源和实质是人的思想道德和精神生活出现了问题。这种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治理,其对生产力和经济的破坏作用将更加明显,甚至到积重难返的地步,使我们多少年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成果毁于一旦。因此,必须下大力气采取切实措施对精神领域的问题进行治理。而要治理这些现象,必先弄清问题的原因。腐败和失信盛行,不只是法制不完善,也不只是机制不健全,理想信念动摇,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蜕变,道德觉悟下降,应当是其最主要的根源之一,而且,无论多么完善的法制和多么健全的机制,其操作的效果最终还要依靠人的素质的高低。因此,要消除腐败和失信这两大毒瘤对我国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光靠法制建设是不行的,必须法治德治双管齐下,互相配合才有实效。总之,实施“以德治国”战略,把“德”提升到治国的高度是十分英明的。它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和估量道德的社会作用,更加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充分认识思想道德领域当中的消极因素对整个社会发展的严重影响。进而从思想道德入手,狠抓“德治”,“以德治国”。只有德治抓好了,才能坚定理想信念,升华人生境界,提高道德觉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党风和社会风气得以根本好转,为生产力和经济的良性发展创造环境,提供保证。
2.如何确保以德治国取得实效,以促进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第一,要充分发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一固有优势,这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基石。实施以德治国战略,从根本上说是要改善社会风气,维护安定、和谐、团结的大好局面,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把人民群众的热情引导和凝聚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上来。一个着眼于未来、大力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不会忘记自己的历史,更不会抛弃本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传统文化伦理道德,是积淀在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里的,是民族心理、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制约和影响着人们的现实生活。尽管传统道德中含有时代的阶级局限性的内容,但又有其不可忽视的超越时代的可继承的内容。而现在以德治国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本身就包含了对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肯定、褒扬、继承和发展,它必然能激励中国人民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热情,增强人民群众投身以德治国的心理驱动力。而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尤其是爱国主义思想道德的倡导和弘扬,必然能更加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使社会主义道德具备更为丰富的内涵;使人际关系更加协调,使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更加深入人心,并形成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它将能更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以德治国打下坚实的思想和精神底蕴,成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基石。第二,要紧紧抓住党员领导干部和青少年这两个重点群体,这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关键。首先,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道德示范作用,尤其要使高级领导干部成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典范和楷模。江泽民同志指出:“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取决于党的思想、作风、组织、纪律状况和战斗力、领导水平。”同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亦在此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关键是从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抓起,使党员干部尤其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中国有句古话,“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有我们的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成为思想纯正、道德高尚的示范群体,成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典范和楷模,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贯彻执行党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才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此,各级党组织和各级政府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成为弘扬民族精神的倡导者、示范者和推动者。应该通过政策引导、法制建设,充分运用行政手段、教育和社会舆论等方式,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党风、政风、行风、民风的建设紧密结合。在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今天,各级领导应该在规划、决策、实施、监督的全过程中,特别注意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我们的民族精神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中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其次,切实抓好青少年的道德素质教育,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后继有人。面向21世纪,切实抓好青少年的道德素质教育,使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载体,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履行者,对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尤为重要。因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如果他们不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不可能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如果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得不到提高,不要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我们国家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都会遇到很大困难。青少年爱国感情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未来公民的爱国之心,立国之志和报国之举,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所以,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并把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础工程,这对于培养青少年具有爱国的情感、志向和报效祖国的思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第三,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以德治国战略的实施,这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保障。如前文所述,实施以德治国,有利于全社会正确估量道德的社会作用,促进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而以德治国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和促进,“三个代表”是“以德治国”战略顺利实施和取得实效的保障。因为,没有共产党本身的自我完善,就无法顺利实施“以德治国”战略。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及其实践,必然带来新时期共产党与时俱进的自我完善,进而推动整个国家的治理和建设。所以,推行“以德治国”,必然要以全面贯彻“三个代表”为前提。“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以德治国”这个作为治国方略的政治路线能否顺利实施和取得实效,起决定作用的是党员干部的素质如何。而要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只有所有党员干部都努力全面贯彻“三个代表”,堂堂正正地做人,老老实实地工作,终生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牢固树立和大力发扬艰苦奋斗、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廉洁从政,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努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尽力发展先进文化,忠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以德治国”就能顺利实施和求得实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才成为可能。
标签:哲学社会科学论文; 先进文化论文; 以德治国论文; 社会主义道德论文; 民族精神论文; 国家统一论文; 综合国力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