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评价研究
玄兆辉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北京 100038)
摘要: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中国建成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分析框架,分析创新型国家建设特征,指出中国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依然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创新型国家;国家创新体系;创新能力;创新投入
2006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中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经过多年不懈奋斗,中国创新投入规模与强度快速增长,知识和技术产出跃居世界前列。2017年,中国全社会R&D经费支出总额已接近全球的1/6,仅次于美国而位居世界第 2 位[1]6,[2];R&D 经费投入强度(R&D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已达到2.13%,超过欧盟成员国的整体水平(欧盟28国平均为1.94%,欧盟15国平均为2.09%)[2];中国科学家发表的SCI论文居世界第2位,其中高被引论文数量居世界第3位[3];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双双跃居世界第1位[4]。可见,中国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历史性成效。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已经进入冲刺阶段。多年来,学术界对创新型国家的研究聚焦于创新型国家的内涵、评价方法以及创新型国家与制度创新、企业创新、人才培养、知识产权等关系的研究[5-16],少数学者针对创新型国家进程进行监测研究,但多限于对国际综合评价报告结果进行分析[17-18]。本文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分析框架,以科技指标和统计数据为基础(本文以下分析数据未包含港澳台地区),对中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进行评价,试图在这一方面进行探索性研究。
1 国家创新体系的宏观表现
1.1 创新主体功能凸显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经形成了类型丰富、规模庞大、创新活跃的创新主体队伍,企业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高等学校成为创新人才培养和基础研究的主体,政府研究机构成为科学研究、社会公益类研究以及前沿高技术研究的主体,各类创新服务机构蓬勃发展。
1.1.1 企业
企业已经成为中国最庞大的科技创新活动群体。截至2017年年底,中国已经拥有37万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其中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为10.2万家。企业成为中国研发活动经费最大出资方和研发活动执行主体。2017年,从经费来源看,企业一共提供了13 465亿元经费用于研发活动;从经费使用看,企业一共支出了13 660亿元研发经费,占全国研发经费总额的 77.6%[1]11。
随着创新投入的大幅增长,企业日益成为最大的技术创新成果拥有者和创新获益方。2017年,在国内职务发明专利申请中,企业申请占75.5%;在国内职务发明专利授权中,企业获得授权占比为66.1%;在131.3万件国内有效职务发明专利中,企业占 71.4%[1]206-208。
当前,中国企业在世界创新体系中已有突出表现,越来越多的企业体现出创新引领作用。根据欧盟委员会发布的全球研发投入2 500强企业排行榜,中国已有438家企业入围,排在日本、德国之前,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中国企业在全球新经济发展中的表现可圈可点,例如在人工智能领域,2018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根据“高精尖科技创新”和“成功的商业模式”两项指标得出的“50 家最聪明的公司”榜单中,科大讯飞、腾讯等9家中国企业跻身世界50强行列。
1.1.2 高等学校
因此,很多媒体和专家,已经开始将天然气管道互联互通的效果看作检验今冬明春用气高峰时期天然气供应能力的标准。事实上,天然气管道互联互通工程早有开展。2006年和2013年,中国石油已经分别实现了与中国石化华北管网安济线安平站和榆济线榆林站的互联互通,互供能力分别为300万立方米/日和400万立方米/日。
高等学校成为国家基础研究和知识创新的主体。2017年,全国高校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531.1亿元,占全国基础研究经费总额的54.4%;应用研究经费支出为623.1亿元,占全国应用研究经费总额的33.7%;二者合计为1 154.2亿元,占全国基础和应用研究经费总额的40.9%[1]6。2016年全国高校共发表国内科技论文32万篇,占全国科技论文的比重达64.8%;另据统计显示,高校发表的SCI论文已占全国SCI论文总量的3/4以上[1]228。
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型大学正在迅速崛起。英国发布的QS世界大学排名由于既重视高校的学术水平又重视高校的教育质量而成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大学排名之一,2018年,全国共有6所高校进入世界百强行列,排名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之后,居世界第4位,这6所高校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国科科技大学。
理解是背诵的基础。只有在课堂上充分研读课文,引导学生品悟语言文字、感悟意境,才能真正让学生融入言语情境,体会内容,读出感情,从而熟读成诵。以教学古诗《送元二使安西》为例,引导学生读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学生脑海中便能呈现出鲜活的画面感:渭城初春的清晨,天气带着凉意,雨中的客舍和柔柳,让人感到清新而又亲切。然而,好朋友分别,依依不舍之情油然而生,尤其是老师介绍到写作背景——元二要去的,是塞外荒漠,等待他的,将是孤身漂泊,前途渺茫。课行此处,诗人的情感和诗的意境互相交融,学生融情入境,便能读出留恋,读出深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文本,从而为背诵打下了基础。
1.1.3 政府研究机构
政府研究机构是中国基础研究和战略前沿技术研究的中坚力量。2017年,全国共有各级政府研发机构3 547家,其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合计为384.4亿元,占全国基础研究经费总额的39.4%;聚焦于战略前沿技术的应用研究经费支出达到699.4亿元,占全国应用研究经费支出总额的37.8%,超过高校(33.7%)和企业(23.7%)所占比重[1]62。依托全球68种顶级学术期刊论文数据库形成的“自然指数”排行榜显示,截至2017年,中国科学院已经连续5年位列全球科研机构第1位。
创新型国家本质上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驱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国家,客观表现是国家创新能力领先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国家创新能力评价初期采用单一指标法,美国经济学家萨克斯曾以人均专利来评估一个国家的创新性。《规划纲要》提出了R&D/GDP等5项指标及其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随着创新型国家内涵的不断丰富,单一指标难以反映国家创新能力的各个方面,指标体系法开始应用于国家创新能力评价。当前,国际上有代表性的创新评价指数包括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彭博新闻社发布的“彭博创新指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提出的“国家创新指数”,同时,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竞争力指数”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世界竞争力指数”侧重竞争力评价,其中也涉及创新评价的内容,虽然每种指数/报告的研究定位、评价对象、指标选取等方面存在差别,但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中国的综合创新和竞争能力在稳步提升。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彭博创新指数”和“国家创新指数”中的世界排名,已分别从2012年的第34、第32和第20位上升至第17、第16和第17位;同期,中国的“全球竞争力指数”和“世界竞争力指数”分别从第29和第23位上升至第28和第13位。目前中国综合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居世界20位左右并在持续提升是国际评价报告的共同结论。
1.1.4 创新服务机构
知识密集型产业蓬勃发展,有力支撑了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型国家无一不是知识经济繁荣发展的国家,以高研发强度和高素质人才为特征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在经济结构中占据突出地位。近年来,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和知识密集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2017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已达15.9万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14.1%;2016年,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1.7万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 30.8%[1]140,[22]。
1.2 知识流动扩散活跃
知识作为生产要素在国家创新体系内流动与扩散,是促进创新资源有效配置,发挥创新驱动力作用,提升经济生产效率的重要保障。知识流动与扩散既有显性的方式,也有隐性的途径。显性的方式包括合著科技论文、共同申请专利以及技术的买卖等;隐性的途径包括产学研之间的合作,以人为载体的人才培养与人员流动等形式。
合著论文与合作专利已经成为知识共享、流动与扩散的主要途径。中国已经连续11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科学论文产出国,在中国作者2017年发表的36.1万篇SCI论文中,国际合作论文所占比重达到27.0%。另据统计,中国跨省合作论文占SCI论文发表量的比例平均达40%以上。在中国2017年授权的32万件国内发明专利中,合作专利数量达到3.6万件。这种合作反映了技术发明过程中的知识流动。
以上是在没有加入不平顺的情况下分析得到的结果,而实际情况,道路是存在不平顺的,因此,在动力仿真时加入一定的不平顺更符合实际情况,具体仿真结果如图8所示。
技术交易是知识扩散规模与流向的直观显现。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的技术市场成交情况反映了各类机构技术扩散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活跃程度。据统计,2010年以来,中国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以年均19.3%的速度增长,2017年已达到1.34万亿元。按技术流出方统计,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交易合同金额分别占88.5%、6.5%和2.7%[20]。技术对外贸易也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知识流动的重要方面,2017年中国对外技术贸易总额已达1 045.3亿美元,超过7 000亿元人民币,创新要素的全球化配置日益活跃。
企业创新活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提升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科技创新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发挥了显著成效,大量新产品推向市场。据统计,2017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16.9%,比2012年提高5个百分点。中国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与日俱增。2017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达到6 708亿美元,占全国商品出口总额的29.6%[1]158。
中小制造企业对于市场变化的感觉更加敏锐,在微观层面出现小变动时,最先察觉的就是体量不大的企业,更能引起企业决策者的注意。新经济环境的变化,必定会引发新的市场需求和管理方式革新,中小企业的战略调整不但相对容易,而且由于更快察觉市场变化,更加获得先发优势,进而保有乃至扩充市场份额。
丰富的科技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中国创新的实践者和知识流动的重要载体。根据教育部开展的创新活动调查结果,2016年全国高校共承接企业员工培训623.7万人次,参与企业技术咨询服务的教师达13.5万人[21]。统计显示,2017年,全国共有57.8万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毕业,比2010年增加了50.7%[1]19。同年,中国学成回国人员达到48万余人,其中近23万人是获得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及博士后出站人员。
2017年7月,《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弃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要求,2019年底前逐步停止进口国内资源可以替代的固体废弃物,完善进口固体废弃物管理制度,加强回收利用管理,发展循环经济。我国全面推出禁止洋垃圾入境,未来进口源收紧 ,相关企业将更加注重国内采购渠道的建立 ,将促使国内废料需求进一步提高。
1.3 创新经济社会绩效显著
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为科技创新资源的持续投入提供了保障,同时,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也日益增强,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开展产学研合作将促进知识的隐性流动。企业为提升创新能力,委托外单位或与外单位合作开展研发活动,为此拨给高校、科研院所或其他企业的研发经费称为R&D经费外部支出。2017年,中国企业R&D经费外部支出达853.8亿元,是2010的2.5倍;同年,在全国高校的研发经费支出中,来自企业的资金所占比重为28.5%,这一比例达到了世界最高水平[1]11。这充分说明中国高校在支持企业创新和知识扩散方面已作出突出贡献。
各类创新创业服务机构蓬勃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生产力促进中心在联结、培育和服务创新主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优化创新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7年,全国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4 063家,在孵企业17.8万家,在孵企业从业人员达到259.6万人;全国众创空间数量达到5 739家,全年共为18.2万家初创企业、23.7万个创业团队提供了专业服务,吸纳了173.5万人就业。全国1 799家生产力促进中心合计为21.6万家企业提供了服务,为企业增加销售额1 076.6亿元,为社会增加就业75.2万人[20]。
经济增长方式持续优化,科技进步贡献率稳步提升。经济学理论认为,长期来看,一个国家经济增长除了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投入的贡献外,广义的技术进步也会导致经济的增长,这部分贡献率被称为科技进步贡献率。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固定资产投资需求不足和人口规模红利逐渐消失的背景下,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由2012年的52.2%提高到2017年的57.8%[1]15。这表明,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稳步提升,科技创新有效支撑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1.4 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政府研究机构承担了大量的社会公益类研究任务,这是其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另一项重要职能。2017年,在政府研究机构的科研课题内部支出额中,用于能源、环保、卫生、教育、社会发展与社会服务等社会公益类目标的科研课题经费占比达到20%以上,其中地方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的这类科研课题经费支出占比超过40%。
“国家创新指数”聚焦创新能力评价,其研究结果在国内外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国家创新指数”排名进入世界前15位作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标志之一,已纳入中国的“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的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体现出以下两大特点:其一,中国创新发展模式超越一般规律。在40个参评国家中,各国综合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虽然中国人均GDP在40个国家中仅高于印度和南非,但中国创新指数得分已接近人均GDP在5万美元左右的欧洲国家。其二,中国创新能力趋近世界第一集团。研究结果显示,综合指数排名前15位的国家主要为美日欧发达经济体,均为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是国际创新第一集团。目前中国的创新能力已接近这一集团,有望打破美日欧引领全球创新的世界格局[23]。
2 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2.1 极化效应明显,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不平衡
区域之间创新规模与强度不平衡,创新空间集聚愈加强化。与区域经济规模相比,区域研发投入强度差异更大。全国R&D经费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最高的是北京,2017年达到5.64%,而海南和新疆仅为0.52%;有9个地区超过2%,同时也有11个地区低于1%,不到21世纪初的全国平均水平。全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8件,最高的北京为94.6件,而内蒙古、江西、青海等地区则不到2件。技术向创新高地汇集的趋势日益明显。2017年,在全国技术市场交易中吸纳技术最多的是北京、江苏、广东三地,合同金额合计占全国技术市场交易总金额的31.7%,而2010年这一比例为27.4%[1]245。
高等学校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2017年,全国有普通高校2 631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45.7%,比2010年提升了19.2个百分点。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普通高校共招收研究生65.9万人,比2010年提升26.8%;在校研究生数达到195.5万人,其中博士33.4万人,分别比2010年增长31.8%和41.4%;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人数为2 696万人,比2010年增长20.8%[19]。
区域之间综合科技创新能力差距十分突出。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18》,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两极分化特征明显,从综合指数看,多达25个地区的得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北京、上海是全国科技资源密集区,原始创新能力突出,辐射带动能力强,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广东、江苏、浙江的创新投入和产出能力强,企业创新活跃;然而山西和东北的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的排名快速下降。该报告采用固定目标值法测算各地区得分,避免了地区之间得分的相互影响,但是山西、黑龙江等部分地区还是出现了得分下滑,说明其科技创新能力出现了绝对下降。
2.2 投入强度偏低,原创成果与核心技术不足
与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对科技创新的需求相比,中国的研发投入强度仍然偏低。持续稳定且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是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的根本保障。近年来,中国R&D经费投入保持较快增长,从2005年不到美国的10%增加到2016年的46%。但是质变来源于量变的积累,中国研发经费的历史累积投入仍然很低。2017年,中国R&D/GDP刚刚达到2.13%,而美国近30年来一直保持在2.3%以上,2016年为2.74%,同年韩国(4.24%)、以色列(4.25%)、日本(3.14%)、德国(2.94%)、法国(2.25%)均保持较高投入强度。从R&D人员投入强度来看,2017年中国每万就业人员中R&D人员为52人年,远低于日本(130.5)、德国(150.5)、法国(156.2)、英国(132.3)、韩国(170.5)以及俄罗斯(110.8)的水平[1]4,[2]。
观察组30例,治愈17例(56.67%),有效12例(40.0%),无效1例(3.33%),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30例,治愈15例(50.0%),有效10例(33.33%),无效5例(16.67%),总有效率(83.33%)。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发投入中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占比偏低,原创成果少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仍未改变。2017年,中国的全部研发经费支出偏重于后端的试验发展经费,试验发展经费占比为84.0%,科学研究经费(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占比仅为16.0%,而主要发达国家的科学研究经费比重是中国的2~4倍,例如日本为33.3%,美国为36.6%,韩国为38.1%,英国为60.2%[24]。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是技术创新的源头活水,创新链前端得不到重视,其结果是中国在一些核心关键领域还面临许多技术上“卡脖子”的问题,高端通用芯片、航空发动机、工业机器人制造等一直是中国产业和经济发展的软肋。
2.3 顶尖企业不足,创新不能充分满足经济社会需求
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还得不到满足。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当前面临着发展不充分的关键问题。2017年,中国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58万美元/人,仅约为美国的1/8、法国和英国的1/6、德国和日本的1/5、韩国的1/4[25];在金砖五国中仅高于印度,迫切需要创新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战略支撑。当前,中国创新型企业占比仍然偏低,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的调查,有创新活动的企业占比为37.7%,而瑞士、德国这一比例分别为75.3%和67.0%,中国与克罗地亚(39.7%)、西班牙(36.4%)大体持平。世界顶尖的创新型企业则还严重不足,在由科睿唯安(原汤森路透)公司评选出的2018—2019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中,中国仅有华为、比亚迪、小米集团3家企业入围。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不强,研发强度远低于发达国家。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高技术产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其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都在4%以上,如英国为4.5%,德国、法国、韩国分别为8.3%、8.2%、8.2%,日本和美国高达14.3%和17.0%,而中国仅为 1.7%[24,26-27]。
①经常检查。经常对建筑物各部位、设施和管理范围内的河道、堤防和水流形态等进行检查。经常检查周期每月不少于一次。且当水闸处于泄水运行状态或遭受不利因素影响时,对容易发生问题的部位应该多加强检查、观察。
社会事业进步对科技创新还有更高期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持续推进,以转变中国企业高质量产品相对较少、国际著名品牌占比低的现状。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教授创建的世界品牌实验室所发布的“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2017年,美国品牌数量占233席,中国品牌数量仅为37个,居法国、英国和日本之后列世界第5位。人民群众健康问题值得关注,中国的很多疾病患病人口数量及其占世界的比重高,而新药研发相对滞后。根据全球领先的药物研发跟踪数据库Pharmaprojects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拥有在研药物项目的制药公司数量为4 003家,其中从空间分布上看,美国公司占比达到47%,欧洲公司占28%,中国公司的占比与加拿大相同,仅有5%的份额。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能源环境压力,2016年单位经济产出的能源消耗量为0.28 kg标准油/美元,虽低于印度,但仍分别是美国、法国和日本的2.3倍、2.7倍和2.8倍,以及德国的3.0倍和英国的4.4倍[25]。
3 结论及相关政策建议
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学术部门的科学研究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及社会机构的创新服务能力不断攀升,知识流动与扩散日益活跃,科技创新的经济社会绩效不断显现,国家综合创新能力已经得到显著增强。然而,中国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还存在很多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例如,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仍然偏低,支撑经济发展的原创成果与核心技术依然缺乏,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仍十分迫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不平衡性仍在加剧。面对这些问题,应该重点从体系建设、能力建设、环境建设3个方面发力。
以G40沪陕高速公路在常州市某互通立交为实例工程。首先对实例工程的新建匝道需求进行计算分析。根据本文式(1)可知,实例工程应设置3×2=6条匝道。根据现状统计(图4),实例工程已建有5根转向匝道,因此需要再新建一根道路①和道路③之间的匝道。根据现状分析,k=3,n0=5,i=1,j=3,同时对可行方案数进行计算,可知可行方案为:
“坚持创新发展,就是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以理论创新为引领,大港油田抓住油藏渗流场这个关键,开展精细油藏描述地质模型升级研究,建立基于油藏地球物理的地质模型研究方法,提高地质模型研究精度;攻关渗流地球物理基础理论,建立基于时移的多维的油藏渗流地球物理地质模型,提升模型的时效性;开展渗流场重构基础理论研究,建立多参数渗流描述模型、多维度流场评价模型和多方案的驱替模型。
3.1 推进体系建设
围绕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着重补足短板,发挥各类主体功能,促进知识要素流动、扩散与应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重加大财务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完成从知识创造、技术开发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设计。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发挥其创新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加快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完善区域创新政策,落后地区着力科技成果转化,发达地区通过自创区、高新区建设着力提升创新效率和扩大辐射效应。
市、县(区)农技推广部门要大力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加大高产、优质、高效、多抗青稞品种的培育和示范、推广力度,加大藏青2000、冬青18号、喜拉22号、山青9号等青稞优良品种的推广力度,从中筛选适合林芝市种植的优良青稞品种。同时围绕提高青稞单位面积产量,加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着力提高增加青稞产量[1]。粮食主产区要高度重视本区域青稞生产,保持必要的青稞自给率。
3.2 加强能力建设
政府、企业共同努力,并调动其他社会力量,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早日把R&D/GDP提升至2.5%,并使之长期保持在这一水平以上。保证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增速按不低于一般预算收入增速增长,适时建立研发预算制度。推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一体化部署,紧紧围绕核心关键技术、战略必争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围绕国家实验室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培养、引进并科学利用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3.3 注重环境建设
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政策与市场环境。加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力度,降低企业享受优惠政策成本。优先深化科技金融领域改革和加大开放力度,为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创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并引导全社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大公共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并提高其开放度和利用率,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切实加强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努力打造自主品牌。推进军民融合,促进军民双向技术交流,建立军民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科技部战略规划司.中国科技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
[2]OECD. Ma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icators[DB/OL].(2019-01-30)[2019-09-09]. https://stats.oecd.org/.
[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2018[DB/OL].(2018-11-01)[2019-09-09]. http://conference.istic.ac.cn/cstpcd2018/正文2018_1新闻稿.pdf.
[4]WIPO. WIPO statistics database[DB/OL].(2019-09-09)[2019-09-09]. https://www3.wipo.int/ipstats/index.htm?tab=patent.
[5]LARSON A. Building innovative economies[R].Washington, DC:The 2001-2009 Archive for the U.S. Department of State,2001:1-4.
[6]FURMAN J, PORTER M, STERN S. The determinants of nat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J]. Research Policy,2002,31(6):899-933.
[7]IANCU E, BURCIU A, KICSI R. Innovative economy and knowledge society vectors[J]. Ovidius University Annals: Series Economic Sciences, 2014,14(2):187-193.
[8]苗东升.论建设创新型国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10.
[9]成思危.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J].中国软科学,2009(12):1-14.
[10]谢富纪.创新型国家的演化模式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J].上海管理科学,2009(5):85-89.
[11]贺德方.创新型国家评价方法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4(6):117-128.
[12]张永莉,邹勇.创新型国家优化评价三级指标与应用[J].科学管理研究,2014(1):19-22.
[13]邓华,曾国屏.创新型国家评价指标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1):103-106.
[14]辜胜阻,李华,洪群联.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制度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J].江海学刊,2010(6):72-78.
[15]赵峰,连悦,古力沙娜阿汗.创新型国家建设视野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4(4):96-99.
[16]梁宏辉,龙在飞.创新型国家建设与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2):114-117.
[17]崔维军,陈亚兰.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监测与分析:基于全球创新指数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20):118-123.
[18]徐光耀,宋卫国.2011—2012全球竞争力指数与中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J].中国科技论坛,2012(7):27-31.
[19]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
[20]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中国火炬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
[21]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中国普通高校创新能力监测报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8.
[2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
[23]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8[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8.
[24] OEC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tatistic[sDB/OL].(2019-09-06)[2019-09-09].https://stats.oecd.org/.
[25]THE WORLD BANK. Global development data[DB/OL].(2019-09-09)[2019-09-09]. 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
[26]OECD. Structural Analysis (STAN) databases[DB/OL]. (2018-07-01)[2019-09-09].https://stats.oecd.org/.
[27]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科学技术部.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Research on Evaluation of Innovative Country Construction Process in China
Xuan Zhaohui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 Beijing 100038, China)
Abstract: The Outline of the National Medium-and Long-ter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lan (2006-2020) has clearly put forward the strategic goal of building an innovative country in China by 2020,and the report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sets out the strategic task of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n innovative country.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framework of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n innovative country,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of imbalance and inadequac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n innovative country in China, and puts forward some relevant policy suggestions.
Key words: innovative country;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innovation capability; innovation input
中图分类号: F204;G30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7695(2019)19-0001-06
doi: 10.3969/j.issn.1000-7695.2019.19.001
收稿日期: 2018-11-03,修回日期:2019-02-28
基金项目: 科学技术部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专项项目“国家创新调查工作任务”(ZLY201638)
作者简介: 玄兆辉(1977—),男,黑龙江宾县人,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新调查、科技指标、科技统计。
标签:创新型国家论文; 国家创新体系论文; 创新能力论文; 创新投入论文;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