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向荣
(江苏省灌云县中医院康复科 江苏灌云 222200)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个体人性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体人性化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情况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血压情况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情况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采取个体人性化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减少并发症情况发生,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 个体人性化护理;老年高血压;并发症;血压情况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1-0010-02
高血压是心血管科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好发于中老年群体,特别是45岁以上人群,一旦发病,患者血压水平逐渐升高,收缩压也随之受到影响,如长期得不到治疗,则有可能引发心肌梗死、脑卒中、心理衰竭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本文旨在研究分析个体人性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特收集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WHO高血压的诊断标准,100例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59±5.5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5±0.5年。观察组50例,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46~72岁,平均年龄59±5.3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5±0.3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线资料相近而无较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即给予患者常规的生活护理及血压控制治疗。对患者生活节奏、作息时间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人性化护理,其具体措施如下:①入院护理患者刚入院时,对病区环境较为陌生,加之,受病情影响,许多患者容易出现消极、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对此,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入院时主动迎接,将患者送至提前安排好的病房后,再对患者血压及其他生命体征进行测量,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向患者详细讲述病情及病因,给患者安全感、信任感及依赖感。随时观察患者心理情绪变化,一旦发现患者存在负面情绪,应及时进行疏导,制订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方案,加以有效的实施。 ②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在保证患者营养均衡的前提下,让患者尽量食用清淡少盐、多纤维、少脂肪食物,食用植物油,少吃红肉及油炸食品,多食用白肉及豆制品等。特别是对钠盐摄入量进行合理控制。③生活护理。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情况,鼓励患者养成晨起定时排便的习惯。多参与运动,运动时,护理人员应尽量选择温和的运动,如打太极拳、散步等,尽量少饮咖啡、浓茶,养成早睡早起的健康生活习惯。④健康教育。由于许多患者学历较低,对高血压知识了解甚少,因此,护理人员可在患者入院后,向患者免费发放相关宣传资料,定期举办高血压知识讲座,大力宣传高血压的危害性及预防办法,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到更多的高血压知识。语音沟通时做到有的放矢,促使患者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积极向上、努力与病魔作斗争的潜意识。⑤病房巡查。护理人员应定期对病房进行巡视,观察各患者病情变化及情绪变化,并及时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护理计划,提前做好并发症预防工作,及时抢救。⑥出院随访。在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预防知识讲解,教会患者学会高血压测量,并详细讲解高血压患者饮食、生活注意事项,指导患者长期合理用药,提高服药依从性,并做好后期随访工作,以防止患者病情复发。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比较,以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x-±s)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压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血压情况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
观察组中脑出血患者1例,心肌梗死患者2例,脑梗死患者1例,并发症患者共计4例,占总数的8.00%。对照组中脑出血患者5例,心肌梗死患者4例,脑梗死患者3例,肾功能损害患者2例,并发症患者共计14例,占总数的28.00%。并发症情况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个体人性化护理与常规护理不同,主要强调个体及人性化护理,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不仅要对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家庭及病情特征等进行全面了解,同时,还需结合患者护理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而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结合人文精神进行护理,在改善患者负面情绪的同时,帮助患者建立起积极的治疗信心,使患者早日走出魔掌。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模式发现,采取个体人性化护理,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并发症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服务满意率及信任度明显提高。由此进一步证明了个体人性化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采取个体人性化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减少并发症情况发生,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表 两组患者血压情况对比
【参考文献】
[1]马玉娥.个体人性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15):28-29,30.
[2]吴芳.个体人性化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养生B,2015,(5):190-190.
[3]张士翠,付菱.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2):1114-1115.
[4]武文娟,孙晓明.个体化人性护理对老年高血压病人并发症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21):15-16.
论文作者:潘向荣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7
标签: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血压论文; 高血压论文; 老年论文; 情况论文; 高血压患者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1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