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居环境不断受到人们的重视,加之现代城市建设技术的不断完善,可持续建筑日益趋于多元化、智能化和适居性。本文对可持续的生态建筑设计方案探究,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可持续性;生态建筑;生态设计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对生活环境的改善需求,人们在对基础建设领域的可持续生态需求日渐增大。实现好的建设工程项目,不仅对每个家庭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在对整个城市的规划和设计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材料及工艺的不断完善,诸多新兴建工技术在不断地走向成熟,这些领域技术的应用在未来许多建设项目中势必会成为主要的应用技术,未来发展潜力及市场巨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在人们享受由改革带来的红利的同时,也在各个方面承受着来自于工业化进程所带来的烦恼。制造业的高效生产制造模式在诸多方面也影响着人们在城市生活中的节奏步伐,节奏的加快虽然对社会的飞速发展有着重要的建设性意义,但人的生活品质却受到了碎片化、机械化和模式化的限制。通过合理地规划可持续生态建筑设计,不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贴近“以人为本”的最终理想,同时可以为人们建立一种更健康,更积极的生活理念,也会从侧面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使人可以更好地融入于这个城市。
1可持续生态建筑设计概述
广义上的可持续生态建筑设计,将建筑物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建筑设计。力图通过空间组合、节能环保技术、再生资源材料以及各种生态循环系统实现建筑物内部系统的生态化转换,达到居住条件与资源消耗的平衡。生态建筑设计的最终归宿是居住者优先级,在这个前提下,实现建筑空间的合理布局、节能减耗、资源再生、循环利用,让建筑物与自然环境有机的融为一体。但是生态建筑设计并不是无原则的概念主义设计方式,而是有一定的设计原则,注重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科技与传统的有机统一,而不是混乱的各种技术的堆砌。使用生态建筑设计,是以保护自然环境与人类居住环境为目的,不能以牺牲其他自然环境来提升一部分人的居住环境,以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2可持续性生态建筑设计考虑因素
①规划转型的方法;将建筑融入自然、社会和工业环境,逐步发展空间,达到最佳平衡封闭式、开放式和半开放式空间;②融入当地建筑设计的文化传统;③环保、节能的建筑材料的使用;④建筑设计的效率;⑤考虑在建筑物和结构运行期间使用替代能源,设计能量摄入和积聚系统。
3可持续生态建筑设计中发现的问题
3.1自然灾害问题比较严重
最近几年,各种自然灾害如洪水猛兽般像我们袭击而来,无论是海啸还是台风、地震等,都表现出生态环境的脆弱。不同的地区面临不同的自然灾害,比如说土地沙化,或者是严重缺水,有的地方还有水灾、旱灾等现象,还有难以解决空气污染问题,以上这些现象的发生,对可持续生态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3.2不具备完善、强烈的生态建筑的意识和观念,认识浮于表面
就当前的形势而言,进行环境保护这一概念并没有被人类提到日程,而是有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更不要提理解可持续生态建筑这个全新的词汇,生态建筑是一个新出现的行业,人们对其普遍没有较高的的认识度,甚至可以说是还处在不了解、不认识、不知道这样的“三不”状态,总而言之,是不具备要进行环境保护的概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不具备完善可行的可持续生态建筑方面的政策
中国是一个处于发展中的国家,环境问题应该放在首要位置,对于新出现的产业,如何能够更好的发展下去,离不开一套完善科学的政策,以及相应的制度规范,用于该产业详细科学的规划,按步骤实施发展,从而逐步的实现建筑的可持续生态化。
4提高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设计措施
4.1房屋建筑形态的设计
一般来看,比起建筑物的外在形态来说,人们更加注重建筑物的实用性能,现代性的建筑与地域特性、自然环境相容性较差,事实上,建筑物的外部形态对周边环境具有很大的影响性。因此,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环境友好的原则,注重建筑物与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强调建筑物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在房屋建筑的形态设计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按照当地地形、地势、地貌等自然现状,同时,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当地地域文化对于建筑外形的影响,对建筑物形态进行合理化设计。人们一般靠视觉去感受整个建筑,若是建筑物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这种和谐美不仅能使人获得视觉上的美感,还能获得心情上的愉悦感觉,获得心灵上的升华。
4.2加大采用节能能源利用
近些年,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的现象日益严峻,对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建筑行业也不例外,特别是光能源的应用在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的推广。在建筑行业中,采光器、追光器以及反射管等光能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建筑设计和生态设计的完美融合。此外,比较常见的光能技术的应用就是太阳能的利用,如今,太阳能技术的使用已经逐渐在各大城市和农村中实施起来,这些技术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以往建筑设计中存在的热能、光能稀缺的问题。
4.3提高生态建筑的自身节能效果
在建筑物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大量耗能,因此在生态建筑的房屋设计过程中,要考虑房屋耗能的诸多因素,比如建筑物内部的取暖、降温、通风、采光等,而这些主要因素恰恰也是需要大量的能耗来维持。比如说在现代办公建筑中,较为重要的问题即遮阳问题。在夏季,大面积玻璃幕墙会吸收大量热能,所以,必须科学设计遮阳系统,从而有效解决办公建筑夏季能耗大的问题。如若办公建筑采用的是大型双层幕墙,则必须设置相应的遮阳系统在墙体内、外部,以确保办公室内不会被阳光直射。
目前,我国现代的房屋建筑中,外围护结构的热损耗依然巨大,因此,在建筑设计的结构部分中,占很大比重的外墙围护结构的保温好坏,成了决定生态房屋建筑节能设计的关键。随着生态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建筑新型材料广泛应用于生态房屋建筑的设计中,例如透明热阻材料组合墙、玻璃材料、太阳能光电材料等,这些新型建筑材料的兴起,有助于设计师更好的进行生态建筑设计,因此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该着重考虑建材的生态性能。
4.4材料运用
建筑设计生态化中得材料运用主要包括建筑结构材料的运用、水暖等材料的运用、通讯材料的相关运用以及各类建筑装修材料的运用。当然,材料的节约也属于材料运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生态化设计过程中,将材料的节约作为约束条件考虑到设计中,并通过研究和分析,重点把握材料节约的关键环节。对建筑项目进行科学的精简和节约,不仅可以减少建筑成本,同时可以有效地体现建筑设计的生态化发展理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建筑材料的节约主要体现在对结构材料的节约上,具体表现在选用轻型的钢架结构代替传统的砖砌式结构,构造方形的建筑构架,这种建筑结构既能节约成本,又称减轻建筑本身的承重量,从而使整个建筑更加具有稳定性和安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现好可持续建筑,不仅符合我国对环境发展保护的政策理念,更是对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行的一种人归于自然理念的和谐诠释,为进行可持续建筑理念的改革,提供了一种可行性的行动方案。实现好可持续建筑不仅是自我生存环境的改善措施,更是一种造福后代子孙的长远规划和建设。是未来建筑行业和人居建设的重要方向,具有现实指导性意义和未来指向性。
参考文献
[1]包师宇.可持续的生态建筑设计[J].建筑,2016(22):65-66.
[2]梁颖斌.现代生态居民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1):150-151.
论文作者:王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生态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可持续论文; 建筑物论文; 材料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