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教育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和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842(2002)03-0011-07
一、问题的提起
新世纪我国的教育往何处去?这是广大有识之士都十分关心的问题。探讨教育未来走向的根据是多样的。基本的有三,一是未来时代客观要求的最佳文化;这是教育未来走向的宏观参照系。二是新世纪对人的客观要求;这是教育未来走向的人性根据。三是现实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得失成败;这是教育未来走向的现实根据。
就未来文化而言,江泽民主席提出的“先进文化”无疑是其必备的品质。这种文化是什么样子的呢?费孝通先生在展望21世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时指出,未来的方向应是“文化自觉,和而不同”[1]。曹德本教授明确提出了与西方冲突文化模式不同的“和谐文化模式”。和谐文化模式统一着以个人自身和谐为基础的三大和谐:人际和谐、群体和谐与天人和谐[2]。张立文教授针对人类面临的五大冲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心灵、各种文明之间)和由此引发的五大危机(生态危机、社会危机、道德危机、精神危机、价值危机),根据中国传统的和谐文化提出了化解人类冲突和危机的和合文化[3]。侯尚智教授也指出,和谐是全球化时代的理性选择[4]。可以说,创建和谐文化是新世纪赋予人们的历史使命。笔者认为,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根本品质的文化。和谐是事物存在与发展的最佳状态,是在不同层次整合力的作用下不断扶正祛邪的结果。在今天的科学眼界内,和谐文化包括如下八方面相互联系着的内容:个性的和谐或和谐个性、以和谐个性为根据的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基础的不同层次集体的和谐、国家的和谐、国际间的和谐、文化的内在和谐、不同文化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文化是今天人类自觉发展要追求的最佳目的,是全人类共同的发展方向。探讨教育的未来走向,不能不以和谐文化为宏观定向系。
人的规定性是历史地发展变化着的。从历史上看,在原始时代曾一度出现过普遍的和谐的人性。在原始共产制的家庭经济和氏族制度下,氏族成员都是平等的、自由的。共同的、集体的利益把大家密切地统一起来;社会(氏族)的和谐造就了人的和谐。恩格斯指出:“凡与未被腐化的印第安人接触过的白种人,都称赞这种野蛮人的自尊心、公正、刚毅和勇敢,这些称赞证明了,这样的社会能够产生怎样的男子,怎样的妇女。”[5](P93)当然,这种个性的和谐是在低下的生产力条件下的和谐,是一种低水平的和谐。进入阶级社会后,利益的分裂、贫富的分化、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否定了和谐的人性,而不断把人性扭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第12章)。到资本主义时代,物对人的奴役、死劳动对活劳动的榨取,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大多数人畸形发展,成为如马尔库塞所说的“单面人”,舒舒坦坦地做工业文明的奴隶[6];只有少数人得到和谐发展。到当代社会,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大发展,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提供了崭新的发展条件;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如张立文教授所说的五大冲突和五大危机。新世纪对人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概括地看就是能够承担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即创建和谐文化。什么样的人才能创建和谐文化呢?作为以和谐为价值取向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和谐文化的主要内容就是和谐的生活行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创造和实现和谐的生活行为呢?显而易见,这就是和谐个性。分析地看,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和谐个性为内在根据,群体和谐以和谐个性为基础,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以和谐的个性为主导。可以说,和谐个性是现实和未来社会对人们规定性的必然要求。因此,和谐个性应当成为未来教育的主导目的。同时科技和生产力的大发展为人类争得了更多的自由,也为人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条件。由少数人的和谐发展到多数人和谐发展,乃至全部人都和谐发展,将是人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目前我国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来看,和谐教育是尚未进入议事日程的领域。从理论上看,我国教育界大力倡导的是仅仅是素质教育。人的确是一种由多种素质(要素)统一而成的一个“巨系统”;在其多种素质当中,的确有通过教育、学习而变革、发展的“可教素质”。因此,素质教育的提法是合理的。
但仅仅提素质教育又是很不够的。第一,从哲学的角度看,要素不等于整体。整体统一着要素,但在质上高于要素,在量上大于各要素的代数和。作为人的要素的素质,不等于人的整体,不等于个性。不见整体、个性,就不能把握好人的发展方向。第二,素质教育论者忽视或曲解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7](P649)。人的全面发展,不等于素质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论者认为素质教育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的完善[8];把教育重心转移到素质教育上,被看成是“跨世纪的教育课题”[9]。其实,全面发展教育的着眼点恰恰是整体的人,而不能归结为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是根本不同的。第三,素质教育论者完全无视马克思关于自由个性的理论。在分析社会形态时,马克思指出:人的依赖关系是最初的社会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10](P104)。自由就是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渝矩”的行为。自由个性是动静皆宜,能自由行为的个性;这是从行为上说的。从状态上看,就是和谐个性。素质教育论无视整体与要素的统一与被统一关系,无视马克思关于自由个性的理论,把素质提高当成了最终的目的,这就陷入了巨大的片面性。第四,在论及素质时,并没有对素质展开科学的分析。当然,这里有一个科学研究过程,可以理解。问题在于,不少素质教育论者把个性当成素质之一,是所谓“个体心理素质中的重要因素”[11],根本颠倒了素质与个性的关系。这就更加彻底地消解了个性,人便只有素质而没有个性或整体了。第五,素质教育自称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病而提出来的。什么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以适应考试需要为目的的目的型教育。适应考试需要的目的是外在目的。素质教育是以发展受教育者的内在素质为目的的目的型教育。提高素质是内在目的。着眼于外在目的与着眼于内在目的的确有一定的差异。但外在目的与内在目的并不见得矛盾。考试只是教育评价、教育选拔的手段之一。哪里的学校教育不考试?如果考试的内容就是测量素质的发展,那么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不就统一起来了吗?第六,在以权谋私大行其时的今天,在计划经济模式依然统治着教育界的今天,素质教育成了某些既得利益者制造新的教育不公平的口实。某些省市高考录取分数线的低下以“素质高”来狡辩;“特长加分”、“保送生”、“特招生”等,成了某些当权者谋图私利的惯用手段。至此,素质教育的合理性,也被这些可恶的人们给一点点地扭曲了。
以素质教育代替应试教育为借口而不提个性教育,不提和谐个性教育,是搪塞不过去的。事实上,在素质教育名义下教育的人,也是一个个的个性。只是素质教育论者不愿或不敢承认而已。国际教育界普遍认同的个性教育是合理的。问题是进行什么样的个性教育。在今天的科学眼界内,最佳的个性教育就是和谐教育。应当说明的是,和谐教育不排斥素质教育,而是把素质教育统一到和谐教育的方向之中。
从生活实践上看,那些以权谋私、言行不一的贪官污吏,那些制假售假、坑蒙拐骗的厂商,那些物欲横流、偷盗抢劫的犯罪分子,那些卖淫嫖娼、遗弃爹娘的不肖子孙,不都是接受过我们的教育或素质教育的人吗?其中大量的人,如贪官污吏察言观色的素质、小偷的手疾眼快的素质、奸商的表演素质等不都相当好吗?问题在于好的素质统一为什么样的个性。如果说这些人畸形的个性虽然不全是,但的确这就是我们的教育成果的话,那么,这些事实不提醒大家反思我们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吗?
作为未来方向的和谐文化呼唤和谐个性;新世纪对人性的客观要求呼唤和谐个性;现实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失误呼唤和谐教育。可以说,和谐教育是当代顺应历史潮流的必然要求。
二、和谐教育是以和谐个性为目的的教育
和谐教育是以促进人和谐发展从而造就其和谐个性为目的的教育。要理解和谐教育,关键是弄清人的和谐发展与和谐个性。
什么是人的和谐发展?
人的和谐发展是在个人的自觉组织下其内在规定和外在关系上的和谐发展。这个和谐发展观包括如下三方面的内容。
首先,人的和谐发展属于和谐发展。和谐发展是发展者内在与外在诸因素协调结合达到相对最佳状态的发展。发展者(如动物、人、集体、社会、生态环境等)都是由众多内在要素统一起来的又与其外在事物有着复杂联系的具体存在物。发展者的内在规定与外在规定决定了它不会静止不动,而会不断运动发展。发展者的内在和外在规定是极其复杂的,统一于整体内的诸内在要素和外在关系的发展不会是平均划一的,而是不平衡的。但在其整体整合力的作用下,内外各种规定因素都会达到某种相对的平衡。但在品质上,其平衡是大不一样的。品质上相对最佳的发展是为和谐发展,品质上恶劣的发展是为畸形发展。在和谐发展与畸形发展的两极间还有大量的过渡形态。
其次,人的和谐发展包括内在规定和外在关系两方面的和谐发展。从内在规定上看,和谐发展包括结构与功能的和谐发展。内在结构的和谐发展主要指内在各要素的丰富、平衡、有序,以达到孕育最佳功能的发展。内在结构包含着众多要素的结构,其中意识结构是最重要的要素的结构,心理结构又包含着知识结构、意向体系、情感模式。从其功能上看,生活中需要的各种功能都得到和谐发展;分析地看有智力、意志力、情感力等,综合地看有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交往能力、劳动能力、健身能力、休闲能力、生活(狭)能力等。功能的和谐发展和内在结构的和谐发展相互为用,相互促进。从外在关系上看,和谐发展是不断因利避害、兴利除弊,利用与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人天关系的发展。
其三,和谐发展是在人的自觉组织下得以实现的。有助于人发展的内外条件多种多样,全靠人自己选择、运用;人通过自己自觉的组织作用,恰当地运用有关条件,实现某种最佳行为;在行为这种功能过程中,使人得到和谐发展。
从主体的角度看,和谐教育追求的和谐发展,是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对学生来说,教育者包括教师和家长。教师是以教育工作为业的社会职业劳动者。教师的和谐发展在于成为能创造性地遵循教育规律进行教育工作的教育家、能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教育科学家、所教专业领域的专家和生活幸福的、具有和谐个性的人。如果教师仅仅是能照本宣科的教书匠,他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便可能是为谋生所迫的无奈之举,在其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中得不到乐趣;对于作为教师的人来说,就没能得到和谐发展。教师的和谐发展是和谐教育的重要目的。家长也要和谐发展。学生家长包括从事各种职业的公民,家长的和谐发展在于成为成功的劳动者、优秀的家长和生活幸福的人。教育者的和谐发展是和谐教育的目的,也是能否进行和谐教育的重要条件。
受教育者可能的发展目标多种多样,特别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其发展的具体社会目标尚未确定,其发展属于基础性的发展,其发展的和谐与否主要看是否能为其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的发展是多序列、多功能的发展;其和谐发展一方面是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又体现自己的特长,发展其良好的个性。学会学习、学会科学地组织自己的生活,使其生活欢乐、幸福、有为,是学生和谐发展的一个综合指标。
总之,人的和谐发展是和谐教育的重要规定因素。和谐发展追求的目的就是和谐个性。什么是和谐个性?
在心理学中,有和谐人格(syntonic personality)之说。和谐人格是瑞士精神病学家布洛伊勒(E.Bleuler)的用语;指人格与环境保持一致,特别是情感上维持亲善关系。这种和谐关系的破坏,不论是量的过与不及,或是质的改变,都会导致精神病理状态[12](P265)。我所谓和谐个性与布洛伊勒的和谐人格是大不一样的,和谐个性是个人自觉和谐地组织自己的各种内在素质和外在条件而形成的能进行和谐生活的相对最佳的个性。这个定义包含如下五点内容:
第一,和谐个性是相对最佳的个性。个性是个人根据自己的内外条件自我组织成的实现在其生活行为中的稳定又变异的独特规定性[13](P224)。个性是个别人独自具有的异于他人又似于他人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有丰富的内容,是多种内在要素和外在规定的统一。个性是在人的自觉行为中自我组织成的。人的个性有某种稳定的存在,同时也会发生某种变异。相对于个人的内外条件而言,和谐个性是最佳个性。
第二,和谐个性是个人和谐地组织自己各种内在素质而形成的最佳个性。和谐地组织内在素质达到内在素质的和谐。内在素质的和谐包括体质的和谐、心理的和谐。体质的和谐即机体结构和相应功能的和谐。心理的和谐也包括心理结构和心理功能的和谐。具体地看,心理的和谐又主要有智能和谐、意向和谐、情感和谐及三者关系的和谐。
智能和谐包括作为心理结构的知识结构的和谐与作为心理功能的智力的和谐。知识结构的和谐即各种知识要素的内在结构和其间的相互关系的和谐;包括知识的微观结构与宏观结构的和谐、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的和谐、人文知识与自然知识的和谐、人生知识与社会知识的和谐、科学知识与艺术知识的和谐、事理知识与方法知识的和谐等。智力和谐即各种不同智力要素极其相互关系的和谐;包括识记力与再认力回忆力的和谐、感知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和谐、代换思维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的和谐、口语能力与书面语能力的和谐、一般智力与特殊智力的和谐、再造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和谐等。
意向和谐即作为心理结构的意向体系与作为心理功能的意向功能的和谐。意向体系和谐即各种意向要素的内在结构极其相互关系的和谐;包括立场和谐、需要和谐、目的和谐、欲望和谐等。立场即人观念性的自我归属及对待事物的出发点;立场和谐即各种立场的内在结构极其相互关系的和谐,包括个人立场与他人立场的和谐、个人立场与群体立场的和谐、个人不同立场的和谐等。需要和谐即人的各种不同的需要的内在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和谐;包括不同层次的需要的和谐、不同维度的需要的和谐。目的和谐即人的各种目的的内在结构与相互关系的和谐;包括人的目的与功利目的的和谐、自我目的与他人目的社会目的的和谐、发展目的与享受目的的和谐、长远目的与短近目的的和谐等。欲望是趋向并力图干预某种对象的意向。欲望和谐即各种欲望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和谐,包括创造欲与占有欲的和谐、建设欲与变革欲的和谐、为己欲与为他欲的和谐、生物性欲望与社会性欲望的和谐等。意向功能和谐即各种意向功能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和谐;包括事先决策和即时决策的和谐、目的决策与方法决策的和谐、行为的发动坚持与中止的和谐、意志力控制与理智控制的和谐,等。
情感和谐即情感结构及不同情感的和谐。情感是由某种感知、观念与既有知识结构、意向体系相综合而形成的情结所诱发的反应与体验内在统一的心理过程[14](P34-P37)。情感和谐包括诱因与表情的和谐、以积极情感为主导的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的和谐、情感反应强度的和谐、情感反应与环境的和谐等。总之,通过和谐地组织自己的内在要素形成和谐的个性。
知意情三者关系的和谐,即人的认识、意向与情感三者相应相称、内在一致的和谐,其综合表现就是生活行为的和谐。意向直接贯彻到行为中,成为生活行为和谐的直接动因。通过正确决策而成的意向必须以真实的认识为根据,这种意向就与“知”有内在的一致性。知与意和谐的行为必然是成功的行为。以对成功的认识、体验为诱因,与自己向善向上的意向相综合,形成欢乐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导致整体性的和谐状态。知意情三者和谐就是人主观世界的和谐,是个性和谐的内在根据。
第三,和谐个性也是人和谐地组织自己的外在条件而形成的。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外在条件。人的外在条件多种多样,包括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经济条件与文化条件、既有条件与可能条件、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等。在复杂的外部条件之中,人们须避害趋利、兴利除弊,才能顺利地展开自己的生活行为,并成就自己的和谐个性。
第四,和谐个性是人自觉地和谐地组织自己的内在素质和外在条件而形成的。自觉的、和谐的组织作用是人和谐个性的根本规定因素。一般地看,这种组织作用就是人整体的整合力、包括心理相对独立的整合力。心理相对独立的整合力就表现为人的注意力。注意力组织、支配自己不同系列的心理过程指向、集中和分配到不同的控制、反映过程及相应对象上。统一着心理相对独立的整合力的整体的整合力,则统一地、和谐地组织自己的内在要素和外在条件,实现其生活行为,成就着人的和谐个性。具体表现为即时的感知判断,决策应对,选择明智,取舍得当,适时而动,适可而止,既积极主动,又适应环境。
第五,和谐个性的综合表现就是能和谐地生活。和谐地生活就是个人与环境和谐一致地生活;又包括个人与环境的和谐、个人不同内容的生活(以下简称个人生活)的和谐两方面。个人与其环境的和谐即在个人生活中与外部条件达到最佳结合;包括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个人与集体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个人与自然的和谐等。个人生活的和谐即个人多方面、多内容的生活组织得有序、有度、完美、和谐。如学习与创造的和谐、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和谐、独处与交往的和谐、工作与休闲的和谐、竞争与协作的和谐等。
上面,我们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和谐个性。和谐教育通过和谐发展促进形成和谐个性。为进一步理解和谐个性,还需明确和谐个性的个性特征。个性特征是个性不同维度上的特殊规定性。和谐个性有如下十二方面的个性特征。
第一,在心理结构维度上,和谐个性有统一一致、丰富多彩、富有活力的特征。心理结构是不同层次与维度的心理要素相互联结而形成的一个关系体系。包括意下心理结构与意识结构两大部分。意下心理结构是以植物性神经系统为解剖机制、以调节内部脏器为功能的心理结构。意识结构是统一各种观念而形成的心理结构,是在先天结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与创造而建构起来的心理结构。和谐个性的意识结构统一着知识结构、意向体系、情感模式三大部分,其内部都有不同亚层次的构成要素。这些不同的构成部分,首先统一一致,这种一致性是深思熟虑、平衡调节的结果。其次是丰富多彩,这种丰富性是博闻强记、学习创造的结果。其三,富于活力表现为质疑问难、勤学善思、聪明智慧、不断充实更新。
第二,在心理功能维度上,和谐个性有基本能力充分与专业能力高超的特征。基本能力是心理结构孕育了的为日常生活所需要的、人们共有的一般性心理能力,是在人们共同的学习与发展中建构起来的心理能力;包括感知力、记忆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动作技能、意志力、情感控制力、心理平衡能力等。专业能力是从事专门社会事业所需要的特殊性心理能力,是通过专门训练而发展起来的心理能力。如作家、诗人高超的语言形象思维能力,哲学家高超的宏观理论思维能力,杂技演员高超的平衡能力和动作思维能力等。和谐个性统一着充分的基本能力和高超的专业能力,能充分适应日常生活和专业劳动的需要。
第三,在心理状态维度上,和谐个性有自觉、平衡、统一的特征。自觉是意识统一形成的综合功能。所谓自觉即在人整体统一下的意识相对独立的整合对人自己的意识、肢体与整体的生活行为自控、自知、自塑、自正的功能。心理平衡是心理的各主要构成部分间协调一致的关系态势。包括意识与意下心理间的协调一致,各系列的意识过程的协调一致,知、意、情三大结构范畴的协调一致,智能、意志与情感过程的协调一致,不同观念的协调一致。统一即内在多维多层的各构成要素以结构与功能逐层递变的规律共同结合为心理的整合。心理自觉、平衡、统一的状态,就是所谓心理健康[15]。
第四,在价值取向维度上,和谐个性有积极向善、善待人己群物的特征。善是个人或集体站在公平立场上,在一致又矛盾的价值关系体系中,在兴利除害的自觉-自发行为中实现的,对个人、集体、公众积极有益的价值;是以个人或集体优秀的个性为根据,在既有条件基础上、在特定环境中吸收优秀文化而养成的优秀素质延伸到行为中、并在行为中内外强化的结果。和谐个性是积极向善的个性。具体表现为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集体、善待社会、善待文化、善待财富、善待自然,善的价值取向具体贯彻到其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五,在自我控制维度上,和谐个性有自觉向上、科学合理的特征。人的全部生活行为,都主要是自觉控制自己而实现的。如何控制自己?和谐个性控制自己的特征是当行则行,当止则止,适时而动,适可而止,行止适度,行止自如。所谓当与不当,所谓上与下,是以向善的价值取向和主客观条件为根本参照系的。根据主客观条件展开科学决策,然后贯彻到行为中,使其行为合情合理。实现行为是综合性的自我控制。分析地看,又有知人自知、知事知物、根据科学、决策合理、积极进取、豁达乐观、深思熟虑、富于创造、意志坚强、知难而进、调节及时等具体表现。
第六,在道德品质维度上,和谐个性具有以勤劳为基础的一系列优秀品德的特征。勤劳是在人自身先天活动前提下在不断的学习、劳动和教育过程中建构起来的热爱劳动、勤于劳动的基本优秀品德。懒惰是在人惰性的基础上在坐享其成、应付生活和相应环境中形成的厌恶劳动、懒于劳动的基本恶劣品德[16],人的各种优秀品德大都以勤劳为基础或与勤劳相关。在劳动中必然要遇到和克服种种困难,这就能发展人坚强的意志力。要参加劳动就必须控制自己适应相应外部条件,久而久之就会发展人的自律性。勤劳的人必然对劳动过程和成果负责,形成相应的责任心和创造性。通过多方面的劳动显现着自己的能力,不断增强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勤劳是个人利他的基础;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孝亲长、友兄弟、和亲朋、帮助他人、造福社会。勤劳的人才会珍惜劳动成果,才会节约、爱护公物。勤劳与公平、正直、勇敢、爱国等一系列优秀品德都密切相关。和谐个性具备以勤劳为基础的一系列优秀品德。
第七,在人际关系维度上,和谐个性有诚信负责、与人为善、互利合作、公平正直、亲亲友友、人际和谐的特征。
第八,在社会关系维度上,和谐个性有遵纪守法、远见卓识、热爱祖国、关心人类、劳动创造、各得其位的特征。
第九,在与文化的关系维度上,和谐个性具有热爱先进文化,自觉学习创造的特征。
第十,在与自然的关系维度上,和谐个性具有环境意识、生态道德、自觉爱护、积极适应的特征。
第十一,在生活道路维度上,和谐个性具有立足奋斗、把握时机、丰富多彩、建功立业的特征。
第十二,在人生状态与人生时限维度上,和谐个性具有幸福长寿的特征。
上面所述的和谐个性及其特点,是和谐个性的一般理论。具体到一个个人那里,和谐个性是千差万别、各具特色的优秀个性,其具体表现是丰富多彩的。但概括地看,和谐个性是和谐教育的根本目的。
三、和谐教育的特点
上面,我们论述了和谐教育的一般规定性。在其一般规定性统一着的不同维度的关系上,和谐教育还有一系列特殊规定性,即特点。和谐教育具有如下六方面的特点。
第一,在理论根据维度上,和谐教育具有科学性的特点。和谐教育的科学性,即它针对整体的人,以关于人的相关科学为根据的特点。一般地看,和谐教育以个性为教育目的。个性是一个个个人的体现着种种共性的独特规定性。恩格斯在给敏·考茨基的信中说:“对于这两种环境里的人物,我认为您都用您平素的鲜明的个性描写手法给刻划出来了;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这个’,而且应当如此。”[17](P453)特殊地看,和谐教育把和谐个性作为自己的追求的目的。在今天的科学眼界内,这种个性恰恰是最佳个性。最佳个性统一着多种优秀素质,但克服了素质教育论者见树木不见森林、见要素不见整体的弊病。而且,如前所述,和谐教育是适应时代需要、培养能肩负时代使命的现代人的教育。从学理上看,和谐教育的提法是科学的。
第二,在内在构成维度上,和谐教育具有系统性的特点。和谐教育以和谐个性为目的,此目的完全正确。和谐教育以促进人和谐发展的教育为途径,此途径完全正确。以正确的目的与途径为纲,就可以统一为和谐教育所需要的复杂多样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手段、教育原则、教育方法,建构起系统的和谐教育体系。和谐教育的系统性,是它以正确的目的与途径为纲统一多种多样的要素,从而使和谐教育脉络清晰、丰富多样、条理系统的规定性。当然,要建构起和谐教育体系,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的劳动创造。令人笃信躬行、坚定不移的根本依据,是和谐教育的目的与途径的正确性。
第三,在教育内容、方法等来源的维度上,和谐教育具有继承性与创造性相辅相成的特点。毫无疑问,教育是世界上最富有创造性的社会事业之一。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教育工作者,已经创造了大量成功的教育内容、形式、手段、方法,进行了多种多样的理论的与实践的创造,形成了大量行之有效的与和谐教育要求一致的教育措施。如对和谐教学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18],就是一例。对教育史上各种有生命力的资源,和谐教育要进行科学的继承。这种资源是大量的。和谐教育的继承性,即它必须继承历史上和现实中一切与和谐教育要求一致的教育资源的特点。在继承各种优秀教育成果的基础上,才能创造新的和谐教育。另一方面,和谐教育的创建,又必须在继承的前提下展开系统的为和谐教育所需要创造。创造必须根据对既有教育得失成败的科学认识,根据对时代趋势的科学预测,根据和谐教育的一般规定性,展开系统的选择、决策、建构,从教育内容、形式、手段、方法、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各方面展开系统创造。以德育为例,传统德育的爱国主义、勤劳、节约、好学等有相当多的内容可以继承。但也有许多不符合和谐教育需要的东西。如“听话”宗旨、奴性人格的目的,对立公私、否定利己的内容,形式主义、表面文章、言行不一的方法等,都是和谐教育的德育必须否定的。和谐教育要求的德育,应以和谐的独立人格为目的,以公与私对立统一、利己与利他对立统一等为科学内容,以言教与身教统一、他律与自律统一等为教育方法。这些内容和谐地统一为和谐德育,就需要展开改革与创造。其他领域同样需要展开复杂多样的创造。和谐教育的创造性,即它必须在继承既有教育资源的前提下展开系统创造的规定性。通过继承与创造,逐渐建构起和谐教育。
第四,在教育形式与时限维度上,和谐教育具有多样性与持续性相辅相成的特点。在新的历史时代,教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如何展开教育?学校当然是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就学校而言,适应不同人群需要的各种不同的办学方式都有存在的根据。全日制学校故然是主要的,半日制学校、业余学校、广播电视教育、网上教育、函授学校、短训班等也是必要的。就办学主体而言,国办学校当然是主导,但地方办学、集体办学、企业办学、合资办学、私人办学等也要大力发展。家庭教育将更加自觉、全面、丰富、持久,社会教育也会更加丰富多彩。和谐教育的多样性,即它要采取一切可能形式全方位展开的特点。从延续的时限上看,和谐教育要持续人的终生。终生教育已成为社会的共识。从个人的角度看,只有立足于终生学习,才能不断完善自己,建构和发展自己和谐的个性。和谐教育的持续性,即它持续人终生的特点。
第五,在与文化关系的维度上,和谐教育具有先进性与开放性相辅相成的特点。文化是人类的自觉创造物[19]。从存在形态上看,有本体文化(个人文化、社会组织机构文化)与对象文化(物质文化、客观精神文化)之分。从目的上看,有求知而得的科学文化,追求利行而得的技术文化(广),求美而得的艺术文化,追求信仰而得的宗教文化。从历史价值上看,有先进文化、落后文化、反动文化之分。从与主体的关系上看,有本土文化、外来文化之分。从种系上看,有中国文化、印度文化、西方文化、阿拉伯文化的分别。从时代上看,有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当代文化之分。教育是创造和传递人类文化的社会事业。和谐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如何呢?从所创造与传递的文化的历史价值上看,和谐教育具有先进性的特点。和谐教育的先进性,即它所创造和传递的文化是先进的、和谐文化的特点。先进文化是继承与超越既有优秀文化、面对时代课题、反映时代精神、代表文化发展方向的和谐文化。从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上看,和谐教育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和谐教育的开放性,即它在本土优秀文化基础上,广采博收、择善而从、立足创造、输出优秀、广泛交往、共同发展的特点。
第六,在与当代社会关系的维度上,和谐教育具有适应性与超越性相辅相成的特点。我们谈和谐教育,是立足于当代社会来展开的。和谐教育与当代社会的关系是什么?这就是相辅相成的适应性与超越性。首先,和谐教育要立足于当代社会提供了的历史条件,面对当代社会的问题与需要,适应当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和谐教育的适应性,即它适应当代社会需要的特点。另一方面,教育又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又要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所以,和谐教育的超越性,即它超越现实社会的要求、着眼于未来需要的特点。既适应又超越,才能使和谐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应相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