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马秀芝[1](2021)在《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教育管理研究》文中指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对社会进步与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才培养与高校教育管理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创新人才培养背景下,应着力推动高校教育管理的改革发展,形成有助于创新人才培养和发展的新型管理模式。鉴于此,本文基于创新人才培养,解读高校教育管理内涵,并分析高校教育管理现状,继而提出针对性管理策略,如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改革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等,以供参考。
林建华,陈春花,李咏梅,刘超,朱丽[2](2021)在《世界顶级工学院的战略发展路径与人才培养》文中研究指明在面临世界经济大变局、高科技领域"卡脖子"及"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实施顶级工学院战略,做强工程教育,直接关系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自立自强,更是迈入新征程的中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必由之路。本文在系统梳理世界范围内工学院特征、工程培养模式及人才特点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世界顶级工学院的未来画像、战略发展路径与人才培养。本文认为,传统工程教育模式难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顶级工学院是各国工程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重点。从全球范围来看,工程教育已由"工程技术"到"工程科学"、正在向"卓越引领"转变,这将从根本上改变工程教育的格局。工程技术教育是一种大众化教育模式,与职业教育一起,为制造业提供人才支撑。工程科学和工程引领都属于精英教育,主要是一些顶级工学院采取的教育模式。同时,未来工程人才愈发需要融合多学科的概念、原理、思路与方法来提供解决方案,且更应当强调设计能力、创造能力及协同能力,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快速行动的能力。我们必须尽快实施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重点的顶级工学院战略,以此为引领并辅之新型民办工学院共同构建多样化、多层次的工程教育体系,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战略支撑。本文为顶级工学院的战略实施和人才培养提供了相关建议。
湖北省人民政府[3](2021)在《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中认为鄂政发[2021]18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湖北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9月24日湖北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目录第一章塑造在全国科技创新版图中的领先地位一、发展形势二、指导思想三、基本原则四、主要目标第二章构建全域科技创新新格局一、全力争创武汉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二、高标准建设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
杨青,刘英,曹福亮[4](2021)在《新农科背景下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与启示——基于N大学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文中指出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赋予新时代农林工程教育前所未有的重要使命。N大学在前期发展过程中,其工程人才培养面临着一系列发展困境:教育教学体系陈旧,与科技发展相脱节;教育理念滞后,与行业人才培养诉求不契合;思政教育薄弱,与立德树人任务不匹配。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培养工程创新人才,N大学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机制及模式改革,探索了农林院校工程教育的特色发展之路:聚焦人才培养质量,重构交叉融合的林业工程类专业教育教学体系;立足农林行业需求,建立融通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教育思维改革,塑造林业工程教育新理念。面向新农科建设,确立以"知农林、为农林、爱农林"为特色的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N大学工程教育改革的实践探索为国内农林院校寻求工程人才培养的内生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加强学科交叉与跨界融合,重构农林类工程学科及关涉专业教育教学体系;建设"研-产-学"协同培养模式,加强学生素质能力培养;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强化课程思政教育。
郭玉清,杨淑林,曹敏杰[5](2021)在《产教融合培养卓越水产人才的实践与思考——以集美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深化农林高校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其核心是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升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文章在介绍集美大学涉农专业及其学科背景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涉农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内涵,深化产教融合,强化生产实践教学;加强科教融合,突显创新能力培养,全面提升水产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践与探索。同时,对培养卓越水产人才教育实践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思考。
姚巡,柴桦,张猎,卿平,李为民[6](2021)在《厚植育人文化, 基于研究型医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响应"健康中国"和"创新驱动发展"重大国家战略需求, 四川大学作为"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试点高校, 从2012年开始探索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在国际"基于卫生系统的第三代医学教育"理论基础上, 创新提出了基于研究型医院(医疗/科研/转化基地)的新时代"医学+"教育理论和厚植三种文化实现从"树人"到"拔尖"的两层次人才培养范式, 创建了"5类整合课程5大教学策略"的胜任力培养体系。从"灌输式教学"全面转向"形成式学习", 以"树人文化"熏陶卓越医生;探索两类拔尖计划, 构建"1+2+3"双创教育体系, 探索"转化式学习", 以"创新文化"孵化复合型拔尖人才;开创"院院合一"管理体制, 构建移动技术支撑的质控闭环, 重铸"质量文化", 确保从授业树人到拔尖创新。
韩美琳[7](2021)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文中研究说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是我国备受关注、持续多年、任重道远的经济话题。近些年,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文章虽然很多,大多都是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应用西方经济学理论,阐释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和规律。也有部分学者应用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和列宁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理论,解析产业结构变迁,但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其进行全面而系统分析并不多见。本文则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题,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高质量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更是对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的应用和补充。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一话题,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引出的。此前的通常提法都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或“产业结构调整”。几种不同的提法虽然在含义上彼此相似,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被提上日程却意味着结构性矛盾已经相当突出,解决问题的期盼也十分紧迫。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使中国经济的短板暴露无遗。资源的掠夺式开发、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大量的过剩产能,说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因此,中共十九大报告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基础上,又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目前,我国的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一要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城乡发展均衡、以创新为动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要产业布局优化、结构合理,不断实现转型升级,并显着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益;三要具有一流竞争力、质量的可靠性与品牌影响力,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高质量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是统一的。一方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至关重要一环,能够加速“高质量发展”进程;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促进作用,“高质量发展”势必会倒逼产业结构进行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强做优”。(1)可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是理解和指导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依据。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阐释的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部类内部不同生产部门(行业)之间,必须保持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这种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一旦遭到破坏,产业结构就会出现失衡,供需关系扭曲,我国经济出现的大量过剩产能,就是违背社会资本再生产原理的结果。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学说,是诠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钥匙。科技进步条件下,资本积累不断追加,必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过程,就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总是以技术的进步、创新为前提;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产业资本的配置方式必然会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更高层次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这既是资本构成向高度化演变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固有特征。马克思的产业竞争理论,阐释了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竞争结果优胜劣汰,不仅不是资源的浪费,而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途径。产业竞争理论启示我们,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2)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和“高质量发展”学说,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实现途径和原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全面分析国内经济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是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高质量发展”是统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和原则。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质的飞跃。纵观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经过几个阶段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而言任重道远。现存的结构性问题是: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次不高;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究其问题成因可从七个方面概括:一是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二是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三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不佳;四是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五是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六是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七是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上不够到位。存在的问题成因说明,以往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忽视效率和效益的发展方式和理念,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原理和要求。因此,痛定思痛,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开阔视野,本文在借鉴美、日、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验基础上,针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遵循“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理念,从五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一是从宏观制度层面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二是从中观产业技术层面强调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三是从微观企业层面呼吁提升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能力;四是从企业运营机制角度要求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五是从市场供给端发力,强调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认为,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如何变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思考“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也是综合性的。它不仅涉及到政府、企业、个人不同的市场主体,而且还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仅能够收获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积极效应,而且还要承受企业破产员工下岗的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必须要求深化财税、金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制度改革配套跟进,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扫清障碍。总之,只要我们坚定改革信心,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会迈出更快步伐。
廉侃超[8](2021)在《河东剪纸特色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设计》文中认为河东剪纸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河东剪纸文化融入计算机基础教学,对推进地方高校特色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构建融入河东剪纸文化的计算机基础一体化教学内容体系,完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特色和创新处,制定具体教学实施方案。这些教学改革引导学生用课程中的现代技术创新传统剪纸文化,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可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罗小梅,李贤伟[9](2021)在《新林科背景下林学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文中提出林业由传统木材生产向多元化、多结构、多功能林业转变,服务对象涉及林业、水利、农业、草原、湿地等,人才培养的要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国外高等林业教育已形成较为完备的林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应对全球环境问题与林业行业重点转移带来的新挑战。国内涉林专业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创新教育理念陈旧、人才培养模式落后、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缺位、教师创新团队缺乏等问题。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重要的特殊地位。新林科是与新时代生态文明国家战略和林业功能新定位一致的涉林学科和专业新体系,其发展路径对接国家林草高质量发展需求,促进教育供给与需求高度融合。建设新林科是现代高等林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新林科背景下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率先探索新林科发展路径,回答何为新林科、如何培育新林科创新人才等问题。
何亚群,谢卫宁,石美,路瑶,王海锋[10](2021)在《STEM通往CDIO的一种途径:论现代分析技术在工科卓越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仪器分析方法是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实现技术变革的重要手段。以CDIO工程教育范式为引导,围绕现代仪器分析类理论课与实践课在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嵌入,使课程体系改革与新时期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的协调、传统教学方法与虚拟现实的统一、知识生产与创新实践的融合。通过发挥学生自主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转变现有工程教育过程中的实践模式,构建与新经济模式及科技发展相适应的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二、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教育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创新人才培养与教育管理概述 |
(一)创新人才内涵 |
(二)教育管理的内涵 |
二、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教育管理之间的联系 |
(一)教育管理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
(二)创新人才培养推动教育管理改革发展 |
三、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教育管理现状 |
(一)教育管理理念落后 |
(二)教育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
(三)缺少先进教学管理方法 |
(四)管理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
四、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教育管理策略 |
(一)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 |
(二)改革高校教学管理制度 |
(三)构建新型教育管理模式 |
(四)建设高质量教育管理队伍 |
五、结语 |
(2)世界顶级工学院的战略发展路径与人才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言 |
二、 世界顶级工学院的未来画像 |
1. 世界范围内的工程教育模式及其发展 |
2. 如何认知世界顶级工学院 |
3. 未来顶级工学院的特征 |
第一,顶级工学院的理念 |
第二,多元化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
第三,数字化穿透教学和课程变革 |
第四,跨边界特征 |
三、 顶级工程人才的未来画像 |
1. 现有工程人才教育模式的挑战 |
(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理念。 |
(2) 协同育人。 |
(3) 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设计问题。 |
(4) 制度规范体系。 |
2. 工程人才教育模式的未来核心 |
3. 未来顶级工程人才的培养 |
四、 世界顶级工学院的发展路径 |
五、 世界顶级工学院未来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政策建议 |
1. 确定重点名单、提升顶级工学院定位 |
2. 以跨学科教育来培养打造顶级工学院 |
3. 建立开放办学机制 |
4. 建立“政学产企”协同共生关系 |
5.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治理与监管框架 |
6. 大力支持民办工学院发展 |
(4)新农科背景下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与启示——基于N大学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 农林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困境 |
(一) 教育教学体系陈旧,与科技发展相脱节 |
(二) 教育理念滞后,与行业人才培养诉求不契合 |
(三) 思政教育薄弱,与立德树人任务不匹配 |
二、 农林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成效 |
(一) 聚焦人才培养质量,重构交叉融合的林业工程类专业教育教学体系 |
(二) 立足农林行业需求,建立融通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
(三) 强化教育思维改革,塑造林业工程教育新理念 |
三、 农林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及启示 |
(一) N大学农林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 |
1.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知农林”。 |
2. 强化创新能力培养,体现“为农林”。 |
3. 内化责任意识,展现“爱农林”。 |
(二) N大学农林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启示 |
1. 加强学科交叉与跨界融合,重构农林类工程学科及关涉专业教育教学体系。 |
2. 建设“研-产-学”协同培养模式,加强学生素质能力培养。 |
3. 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强化课程思政教育。 |
四、 结语 |
(5)产教融合培养卓越水产人才的实践与思考——以集美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 集美大学涉农专业及学科背景 |
二、 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
三、 培养卓越水产人才的实践探索 |
(一) 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融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二) 产教融合,优化专业结构,强化实践教学 |
(三) 科教融合,以学生为中心,突显创新能力培养 |
四、 对培养卓越水产人才教学实践的思考 |
(7)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 |
第2章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内涵界定 |
2.1.1 高质量发展 |
2.1.2 产业结构调整 |
2.1.3 产业结构转型 |
2.1.4 产业结构升级 |
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涉及的主要内容 |
2.2.1 方向动力 |
2.2.2 政策导向 |
2.2.3 模式选择 |
2.2.4 可行路径 |
2.2.5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
2.3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应用 |
2.3.1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2.3.2 资本有机构成学说 |
2.3.3 产业竞争原理 |
2.3.4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3.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 |
2.3.6 高质量发展学说 |
第3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纵览 |
3.1 产业结构构成状况 |
3.1.1 产业部门分布 |
3.1.2 主导产业选择 |
3.1.3 规模水平测度 |
3.2 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 |
3.2.1 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初步工业化阶段(1952-1977) |
3.2.2 产业结构重型化的纠偏阶段(1978-1991) |
3.2.3 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的深入改革阶段(1992-2008) |
3.2.4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全面转型升级阶段(2009-至今) |
3.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的初步成效 |
3.3.1 三次产业比例关系有所改善 |
3.3.2 产业层次在缓慢提升 |
3.3.3 产业核心竞争力有所提高 |
3.3.4 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新格局正在形成 |
第4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1 问题表现 |
4.1.1 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级不高 |
4.1.2 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 |
4.1.3 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 |
4.1.4 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 |
4.1.5 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 |
4.2 症因探析 |
4.2.1 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 |
4.2.2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 |
4.2.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欠佳 |
4.2.4 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 |
4.2.5 经济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
4.2.6 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 |
4.2.7 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不够到位 |
第5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经验借鉴 |
5.1 美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1.1 制定、调整与完善产业政策 |
5.1.2 致力于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创新 |
5.1.3 积极推动产业国际转移 |
5.1.4 提出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 |
5.2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2.1 适时制定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战略 |
5.2.2 重点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
5.2.3 对外直接投资生产兼扩大内需 |
5.2.4 提升产业结构的信息化和服务化水平 |
5.3 德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3.1 推行积极的产业政策 |
5.3.2 鼓励支持产业技术创新 |
5.3.3 培养产业发展所需人才 |
5.3.4 稳步推进工业4.0 战略 |
5.4 国外经验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启示 |
5.4.1 完善产业政策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
5.4.2 加快技术创新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
5.4.3 培养人才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
5.4.4 实施中国制造2025 战略,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
第6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对策 |
6.1 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 |
6.1.1 建立健全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 |
6.1.2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6.1.3 提升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公共服务管理能力 |
6.1.4 创新产业发展思路 |
6.2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
6.2.1 提升三次产业层级质量 |
6.2.2 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转变 |
6.2.3 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6.2.4 促进各产业间的融合发展 |
6.3 提升自主创新与科技研发能力 |
6.3.1 积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
6.3.2 培育健康的创新环境 |
6.3.3 实现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有机结合 |
6.3.4 重视人才的战略作用 |
6.4 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
6.4.1 提升品牌建设能力 |
6.4.2 以内涵型扩大再生产为主要方式 |
6.4.3 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 |
6.4.4 改变经营发展理念 |
6.5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6.5.1 继续推进结构性改革 |
6.5.2 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 |
6.5.3 完善要素市场配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河东剪纸特色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
1.1 本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
1.2 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2 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内容体系设计 |
2.1 融入河东剪纸文化宣传的“大学计算机信息素养”课程的教学体系设计 |
2.2 融入河东剪纸数字化实现的“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的教学体系设计 |
3 教学改革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3.1 教学改革目标 |
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4 教学改革的主要特色和创新之处 |
4.1 教学改革的主要特色 |
4.2 教学改革的创新之处 |
5 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实施设计 |
6 结束语 |
(9)新林科背景下林学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林科”内涵挖掘及培养标准制定 |
二、创新型林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
三、项目特色 |
四、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
(一)转变培养理念,明确培养目标 |
(二)吸引优质生源,培养创新人才 |
(三)创新培养模式,着力打造精英 |
(四)形成了雄厚的师资保障 |
(五)强化了课程体系建设 |
(六)凝聚了深厚的林家文化 |
(七)建立了良好的教学平台 |
五、成果推广应用 |
(10)STEM通往CDIO的一种途径:论现代分析技术在工科卓越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STEM到CDIO:工程教育的变革及其逻辑 |
二、现代分析技术融入工程教育体系的必然性 |
三、基于现代分析技术的课程体系建设与实施 |
1. 构建融合现代分析技术的课程体系 |
2. 建立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教学模块 |
3. 建设自主测试的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平台 |
四、基于CDIO范式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1. 明确以CDIO工程教育范式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 |
2. 提升学生基于虚拟现实与自主测试的创新能力 |
3. 建立多管齐下的实践创新机制 |
五、结论 |
四、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教育管理研究[J]. 马秀芝.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1(12)
- [2]世界顶级工学院的战略发展路径与人才培养[J]. 林建华,陈春花,李咏梅,刘超,朱丽.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1(06)
- [3]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的通知[J]. 湖北省人民政府. 湖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1(21)
- [4]新农科背景下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与启示——基于N大学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J]. 杨青,刘英,曹福亮. 高校教育管理, 2021(06)
- [5]产教融合培养卓越水产人才的实践与思考——以集美大学为例[J]. 郭玉清,杨淑林,曹敏杰. 中国农业教育, 2021(05)
- [6]厚植育人文化, 基于研究型医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 姚巡,柴桦,张猎,卿平,李为民.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1(10)
- [7]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D]. 韩美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8]河东剪纸特色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设计[J]. 廉侃超. 计算机时代, 2021(08)
- [9]新林科背景下林学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 罗小梅,李贤伟.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1(08)
- [10]STEM通往CDIO的一种途径:论现代分析技术在工科卓越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 何亚群,谢卫宁,石美,路瑶,王海锋. 煤炭高等教育, 2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