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住宅中的应用论文_邝丽仪

邝丽仪

东莞市建筑科学研究所

摘要:目前建筑行业当中重要的形式之一就是预制装配,需要配合先进的技术应用于住宅中,才可以取得较佳的效果。那么建筑人员应不断探讨预制装配式,并把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住宅中应用。本文分析了BIM技术应用于预制装配式住宅的情况,并根据现状给予有效策略。

关键词:BIM技术;预制装配式;应用

BIM技术是先进的建筑模型,此模型利用数字化信息还原模拟真实的环境,供建筑人员参考。另外该模型的功能较强,还有可视化的功能并有良好的协议能力。建筑里构件之一就是预制装配式,可以装配和连接住宅建筑,BIM技术结合预制装配式时,建筑效果较佳,不断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使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同时还可以带给企业较多的经济效益。

1 BIM技术简介

1.1 BIM技术定义

BIM技术是基于数字信息化技术辅助的仿真模拟建筑模型技术,其有着协调性、可视化以及优化型的优势特点,在预制装配式住宅设计当中普遍使用。此技术不单只是简单集成多种建筑数字信息,还可以把它们在科学管理、建筑优化设计当中应用。建筑企业利用BIM技术,可以更好地创建预制装配式住宅建设工程集成管理环境,辅助设计人员得到信息数据,进而使设计图纸的绘制速度与精确度得以提升,减少企业经营成本风险。该技术能够根据建设虚拟模拟型达到整合各项建筑工程数据信息的技术,分析工程项目数据信息后,可以建立数字信息化立体模型。工程设计团队可获得具有价值的信息,进而建设合适的施工方案。

1.2 BIM技术应用优势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是实现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核心,它能提高建筑领域各专业协同设计能力,优化装配式建筑设计,实现工程各参与方协同一体化管理的目标,加强对建设全过程的指导和服务,为装配式建筑提供技术保障。该技术应用于预制装配式住宅中的优势包含有下面几个方面:其一,可视性。应用BIM技术于预制装配式住宅建设当中,可以使整个工程建设具有可视化,辅助有关人员生成分析报表,设计人员可设计工程方案,从而使设计具有规范性。其二,协调性。该技术可视性和协调性是相互联系的,基于可视化特点,可以将各住宅间碰撞问题很好地协调。其三,模拟性。该技术是建筑虚拟模型技术,模拟性是其最大特点。不但可以模拟设计建筑物模型,还可以还原模拟施工步骤。其四,可优化性。采用该技术建立的数字信息模型不会持续不变,按照建筑工程具体情况调整优化,如此能够辅助建筑企业实施更加的计划施工。其五,可出图性。该技术不但可以使构建的建筑模型更加完善,可通过其可视性的特点生成模型图纸,便于工程设计人员采用。

2 BIM技术应用于预制装配式住宅现状

当前,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住宅当中应用情况十分明显,不少建筑企业在建设时都会使用该技术,由于该技术优势非常强,在应用时可以带给企业更多的利益。建筑人员按照BIM技术构件虚拟环境,对住宅真实情景进行分析,该技术确定建筑模型能够通过有关功能选取合适的软件对住宅环境进行构建,通过与预制装配式构建相结合,产生详细的参数,便于参考。可通过参数及数据处理建筑模型,那么人们就能够获取完整的住宅信息,该技术对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来说,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建筑人员在住宅建设当中尽快发现问题,从而找出对住宅造成影响的原因,如此建筑人员就可以按照具体情况处理相关问题,这个过程中,给予完整的方案于建筑人员,不但能够使建筑效率提升,同时还能够减少工期,带给建筑企业较大的经济效益。此外,该技术可以对住宅模式深入设计,以往技术设计的住宅模式过于简单,且具有相对复杂的设计过程,难以达到客户要求,在BIM技术设计的情况下,所以设计方案皆为独立,且可以按照客户的需求制定出有关住宅图纸,那么就可以降低设计人员的设计步骤,按照客户需要将图纸设计处理,能够起到节省时间的效果,另外在数据库中储存这些图纸便于建筑人员调取。该技术在预制装配式住宅应用当中有非常多的优势,不但可以检测碰撞,同时还可以汇总施工数据,还能够使管理人员更加科学地管理建筑工程,也因这些优势,使其普遍应用于预制装配式住宅当中。

3 BIM技术应用于预制装配式住宅中的重要性以及评价

因住宅建筑工程量非常大,在建设时,只有细心设计才可以保障住宅可以保质保量完成,所以在预制装配式住宅施工时需要将协调工作做好,特别是对各种阶段的研究与设计,要求建筑人员更加注意,在深化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检测预制装配式构件,检测人员需要尽快检测完,才可以保障质量,生产构件的过程中,任何生产的物品都应细心挑选。那么就需要建筑人员消耗非常多的时间、物力、精力以及材料才得以很好完成,通过应用BIM技术可以降低繁琐的步骤,其能够在应用时降低建筑人员的劳动力,同时还可以降低工作量,确保所有工序都可以顺利开展,能够体现出新技术使住宅的效率更好地提升,同时还可以更好地处理预制装配式住宅中的困难。该技术能够给建筑企业带来支持作用。进行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时,该技术可以更好的提高住宅质量,同时还可以给企业节省很多投资成本,使建筑企业在合理的环境状态中发展。该技术是建筑企业发展趋势,分析与评价该技术,需要秉着正确的观念,在今后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与创新BIM技术,信息化发展,将该技术的发展空间不断扩大,合理应用BIM技术能够给住宅建筑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其形成产业链。

4 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住宅应用当中的方案

4.1设计阶段作用

住宅模型设计的过程中,若设计人员应用传统设计形式,那么就需要不停修改图纸,从而找出图纸中的问题再采取有效手段处理,才可以将合格的图纸设计出来。该设计方法不但造成时间的浪费,另外难以将图纸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来,进而造成建筑人员在具体施工当中产生问题,应用BIM技术能够优化传统设计形式,工作人员可以与虚拟住宅环境相结合,设计出详细的图纸,还可通过3D图统计以及分析立体图、平面图的面积,对造价人员来说,更加方面,该技术可以更精确的做出住宅造价,从而生产精确的数据,能够更好地提高住宅建筑的效率并提升质量。

4.2应用于构件生产

通过应用构件才能够使预制装配式住宅顺利地开展施工,那么建设企业需要确保BIM技术可以支持生产构件,能够完成信息的传递,采用该技术可以更新以及提取构件当中的信息,进而确保建筑中充分发挥构件的作用,生产构件时的时效性非常强,那么就能够在生产构件时实现BIM技术。

4.3应用于施工吊装阶段

为了使建筑质量提升并缩短工期,那么在图纸设计过程中,施工人员应与BIM技术的数据库相结合,获得有关信息,分析数据链的信息,从而能够更好地对数据进行管理,如此可建立3D模型。那么在施工吊装过程中,应用该技术需要保证方法合适,且有关工作人员需要有较好的经验才可开展施工,进而能够减少信息传递失误率,更好地安排施工人员定位安装。

5 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住宅中的应用

5.1工程概况

以某预制式装配式高层住宅楼举例分析,该楼框架结构体系采用预制装配式,建筑面积为1000m2,建筑高度为14.1m,地上3层也就是住宅楼的标准层、首层以及顶层位置,梁柱节点现浇和楼板为预制现浇叠合,其余工件通过工厂预制,预制率高于70%。

5.2应用

该住宅楼有371个预制构件,59块楼板,78根柱,142根主、次梁,86块楼板,6块预制楼梯,TeklaStructures当中自带参数化节点难以适应住宅楼深化设计需求,那么要独立配筋构件。二次开发Tekla将预制构件变为参数化形式,见图一。在不对预埋件考虑的情况中有两种配筋形式,也就是开口配筋以及标准平板配筋,有开口L形板片及开口平板,有3种类型的开口平板窗口,分为标准版片以及L形板片的女儿墙类型,如果手动配筋十分麻烦,可把外墙作为3种参数化构件,如此能符合全部配筋要求,若是手动配筋,那么最快的情况下,两人也需要一周的时间,利用参数化的形式,整个模型搭建只用2天的时间就可以完成。

图一 预制方柱的参数化界面

因预制构.手工出图量大也容易出现错误。TeklaStructures的自动更新功能以及智能出图能力十分强,可生成需要深化的设计图纸,无需人工干预。Tekla生成的模型动态链接以及图纸,只要数据出现修改,那么会自行更新全部相关图纸。从模型全部建成到深化图纸出图完成只需要8天的时间,利用Tekla能够降低工作量,提升出图效率。

6 结语

虽说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住宅当中普遍使用,但目前我国应用范围较小并且预制装配式住宅不停推广,以往的施工和设计形式已经难以符合现代预制装配式住宅的需求,BIM技术会被我国建筑企业给予更多的重视,那么就需要汲取国外优秀的BIM技术经验应用于我国预制装配式住宅上,从而有效提升企业工程质量与效率,那么就表明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住宅当中有着十分宽广的前景。这就要求有关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水平以及技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可定期培训该方面的先进知识理念,并将其实际应用于工程实践当中,使施工顺利开展,进而更好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夏一隽.浅谈 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住宅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1):00291.

[2]段创峰.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J].住宅产业,2015(9).

[3]曲明杰.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引文版:00300.

[4]马跃强,施宝贵,武玉琼.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上海建设科技,2016(4).

论文作者:邝丽仪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  ;  ;  ;  ;  ;  ;  ;  

浅谈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住宅中的应用论文_邝丽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