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麻醉方法对超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论文_成全

江苏省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麻醉科 210000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方法对超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0例行下肢骨科术超高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接受硬膜外麻醉,观察组接受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术后肺部影响情况及认知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白细胞计数增加、发热、痰培养阳性、咳脓性痰、临床诊断肺炎发生率分别为13.51%、18.91%、10.81%、18.91%、8.1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d、术后7d认知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硬膜外麻醉,超高龄下肢骨科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术后认知功能影响小。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下肢骨科术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增加,加上老年人的骨骼比较脆弱,老年群体发生骨折的概率也在逐年升高。下肢骨科术是临床治疗骨折的重要手段,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各方面恢复较缓慢,术前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对手术成功意义非凡[1]。本文旨在探讨行下肢骨科术超高龄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方式对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下肢骨科术超高龄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对照组和察组,对照组33例,其中男18例,女性15例,年龄80-87岁,平均年龄(83.13±2.14)岁,17例股骨骨折固定术,16例囊肿切除术;观察组37例,其中男20例,女17例,年龄80-87岁,平均年龄(83.18±2.17)岁,21例股骨骨折固定术,16例囊肿切除术;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硬膜外麻醉,经L1-2椎间隙侧入穿刺,头侧置管3-4cm,注入5mL浓度为2%的利卡多因(山西晋新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H11022295,5ml:0.1g),如未出现腰麻,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酌情增加利卡多因剂量,或注入5min后无全脊麻征象,可加0.75%甲磺酸罗哌卡因(山东鲁抗辰欣药业有限公司,H20061064,23.8mg)10mL,控制麻醉平面在T4-6水平;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患者取右侧卧位,L2-3间隙穿刺硬膜外,于蛛网膜下腔进行穿刺,针尖到蛛网膜下腔后抽出针芯,流出脑脊液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注入用脑脊液稀释后的布比卡因(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H31022839,5ml:37.5mg*5支)2mL,置入硬膜外导管3cm,导管固定后,帮助患者取平卧位,针刺法明确阻滞范围,用药10min后,阻滞平面低于T10,调低患者头位,经硬膜外腔注入利卡多因3ml,阻滞平面到T8-10后,开始手术。

1.3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观察记录两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包括白细胞计数增加、发热、痰培养阳性、咳脓性痰、临床诊断肺炎五个方面。认知功能采用MMSE评定[2],若大于23分,说明存在认知功能障碍。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由SPSS21.0统计软件包处理,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单位,计数单位由[n(%)]表示,组间对比由χ2表达,P<0.05是两组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后肺部影响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超高龄患者机体多脏器功能下降,体质较差,对手术及麻醉的耐受度也较差,因此,手术过程会面临着更大的风险,且术后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影响预后恢复[3]。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对超高龄下肢骨科术患者意义重大,可有效保证手术成功率,目前多采用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两种方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白细胞计数增加、发热、痰培养阳性、咳脓性痰、临床诊断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1d、术后7dMMSE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相对于硬膜外麻醉,超高龄下肢骨科术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术后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且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原因分析为:硬膜外麻醉操作简单方便,但对机体循环没有起到明显作用,患者行硬膜外穿刺时容易损伤组织导致出血,并且该麻醉方式起效慢,阻滞不完全,肌肉得不到很好的松弛效果,手术过程容易出现不良事件,患者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预后不佳[4]。腰硬联合麻醉阻滞充分,可提供长时间的麻醉效果,术后镇痛时间长,有利于管理患者麻醉效果,使肌肉得到完全松弛,术中不会出现牵拉反应;在充分补充液体量的基础上,可有效减少患者的麻醉剂量和辅助用药,使体循环的变化量达到最小,从而降低呼吸抑制的发生概率,有效稳定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保证手术过程顺利完成[5]。腰硬联合麻醉具有阻滞完全、并发症少、麻醉起效快、镇痛效果好等优点,可有效降低麻醉对患者机体的影响[6]。由于样本数量和时间等因素的局限性,关于不同麻醉方式对行下肢骨科术超高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综上所述,对比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在下肢骨科术超高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术后肺部出现并发症的概率,降低术后认知功能的不良影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朱炬.不同麻醉方式与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分析[J].中外医疗,2015,(21):38-39.

[2]朱红,李文兵,蔡云亮,等.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人下肢骨科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5,(10):2048-2049.

[3]杨建超.不同麻醉方式对下肢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排尿方式影响的对比[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4):54-55.

[4]李亚南,张琦,霍树平,等.不同麻醉方式联合静脉快通道在老年下肢微创骨科手术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2017,3(4):232-237.

[5]戚茜茜,谷志飞,张克,等.不同手术麻醉方式在老年下肢中的疗效对比研究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J].母婴世界,2016,(11):7-8.

[6]周红梅,邓龙蛟,李水英,等.MoCA 和 MMSE 在老年患者不同麻醉方式下肢骨科手术后认知功能评估中的应用比较[J].山东医药,2016,56(16):57-59.

论文作者:成全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不同麻醉方法对超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论文_成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