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越加激烈,电力企业为了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需要加强对电力工程质量的管理, 高质量的电力工程会使电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为了建设高质量的电力工程,电力企业要加强对电力工程的质量管理以及安全管理, 这不仅仅会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同时还能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为人们提高安全用电)。
关键词:电力建设工程 ;质量控制 ;安全管理
1电力建设施工管理现状
1.1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不强,素质不高
由于部分施工人员受教育的程度较低,且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电力专业技能培训,而是通过师傅的指导获得相应的岗位技能,不能及时地对师傅在施工中的违章操作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认为这样的操作是正确的,甚至部分施工人员认为严格按照相应的施工标准进行施工太过于繁琐,就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相应的施工,从而埋下了安全隐患[2]。比如在进行10KV 架空电力线路的架设及设备的安装时,需要按照电杆的埋设深度进行施工作业,其误差不应大于 100mm,小于-50mm,而对双杆基坑的要求,其误差不应±30mm。施工人员认为这样的施工操作太过于麻烦,就按照自己的预测进行施工,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1.2由于在电力工程施工工程当中会牵扯到多个部门,在工程的各个不同阶段,各个部门承担的责任并不相同,繁琐的手续办理与审批流程,这对工程进展造成很大程度制约,导致利用有效工作时间效率极大的降低,而且在这一过程当中,往往会造成一定程度的麻烦监管实施项目的诸多领域。
1.3安全意识薄弱
整个供电企业的未来发展以及企业经济效益的达成都与电力工程的安全生产紧密相关。 但是,很多电力施工单位缺乏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正确认识, 他们只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教育,例如安全教育,职工的安全意识不够强烈,因此导致安全事故屡屡发生。
1.4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没有落实到位,执行力较弱
一方面,由于对安全管理员的职责划分不明确,管理力度松懈,导致了部分安全管理人员没有对电力建设项目中各个部分的安全工作规章制度落实到位,没有在电力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安全监督管理,认为安全工作只是作给领导看的,从而造成了安全管理工作的形式主义,增加了在电力建设项目中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危害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安全管理人员没有进入施工现场进行相应的安全监督与检查,不能及时地了解施工现场的真实状况,对于出现在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漠不关心,不能有效地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防范措施是否合理,从而造成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率增加,为电力建设增加了不必要的困难。
2电力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优化策略
2.1认真检查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指导工作
在电力建设施工时,应不断加强对施工方案的检查力度,从而确保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并且严格按照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技术工作。施工前,应要求外围施工队编写相应的施工方案,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监理公司对承包商的施工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查,结合现场的施工环境及危险因素,指导承包商进行有效的改善,从而不断完善相应的安全施工措施。在对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进行交底后方可进行相应的施工作业。安全技术交底作为施工安全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工作,要求在施工前进行安全交底,相应的施工人员、监理公司、承包商等都要派人参加,现场见证[3]。监理公司应现场检查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并且询问现场施工人员,了解现场施工安全技术要求及施工人员对安全措施的认知程度,从而有效地确保电力建设施工现场的施工安全得到有效的落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施工组织管理
建设电力工程必须严格遵循《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等这些国家规定,除此之外,还应该对一些地方行业标准遵循,这样就能够使得操作可以根据本系统实施相应的安全规程,以便能够将标准化管理施工过程进行强化,对于违反劳动纪律、违章操作、违章指挥的行为坚决杜绝,使得安全管理做到全过程与全方位。
2.3施工人员安全教育与培训
施工人员是电力工程施工建设的主体力量,任何一个环节、一项工作的开展都少不了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一线施工人员的积极参与、组织与协调,因此,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安全技术水平则将从根本上影响到电力工程的建设与施工。
此外,必须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与培训,使他们在思想意识上形成积极的安全意识,能积极参与到安全施工中,掌握各环节的安全施工方法,严格依照安全施工的规定来规范操作,对自身安全负责就是对他人负责,对整个工程建设项目负责。
与此同时,还要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技术培训,施工前要集中组织召开安全培训活动,按特定岗位来分组培训,通过培训使各个岗位人员掌握所需的安全技术,从而在岗位上驾轻就熟地运用自身技术来展开施工。施工人员有了积极的安全意识、合格的安全施工技术与管理理念即能配合安全施工。
3 建设电力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3.1选择工程项目参与单位
实施项目必须借助于原材料供应商、监理单位、设备供应商、施工单位等诸多单位共同协作参与。选择参与单位过程当中,必须要严格贯彻执行招投标制度,以便可以选择出良好业绩、过硬综合素质、资质相符的单位,从而能够对工程质量提高必要的保证,将成本节约下来。
3.2选择和监管材料
由于波动的材料价格极大的影响电力项目工程造价,针对这样的情况,这就应该对市场动态第一时间掌握,而且还应该将中间环节减少,这样就能够对采购成本与材料质量提供必要的保证。成品、半成品、原材料质量往往会对工程质量造成直接影响,这就使得不但要对进场实物进行检查,还应该对质量保证书检查,还看性能、规格、型号是否与要求相符。在安装、堆放、运输环节监控易污染、易潮、易碎的设备与材料。
3.3加强施工质量监管
施工阶段是电力工程建设施工的关键时期也是最重要阶段,因为在此阶段施工单位将负责将设计图纸转化为实体的电力工程,须严格加强对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监管。从土建基础环节入手,认真检查每一个环节、细节中是否存在质量隐患,及时发现质量隐患、及时处理并解除隐患,每个施工环节均须经规范质量检查,确保检查通过后才能开展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施工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和解决。同时,要做好施工巡检工作,巡检内容具体包括 :局部环节施工质量、安全等级、规范程度等,其中任何一项不达标都要及时加强规范与管理,并控制一切不合理施工现象的出现。
3.4 加强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验收阶段是工程施工的尾声阶段,施工质量的检查与验收应该成为电力工程验收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成为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因此,应严格进行工程质量验收,具体应做好施工质量的中间验收与竣工验收两大关键环节。中间验收主要强调对施工过程的审核与检查,竣工验收则是指对工程施工结果的质检,中间验收要设置专业质量监督人员进行自我质检,同时,又要接受第三方单位,监理单位的质检,要确保质检工作的专业性、合理性,通过质检及时发现问题,同时还应做好终端质检。
4结束语
质量和安全是工程的生命,对于电力工程来说更甚。 由于电力工程的作业环境比较多变, 且存在人员流动等问题导致存在许多安全隐患。 为了人们的安全用电,电力企业要从多方面提高电力的质量,对工程进行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谭茗心.电力建设工程中的质量管理及安全管理[J].工程技术:引文版:00075.
[2]刘玉秀,于凤玲,刘志涛.电力建设工程中的质量与安全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4(6):17.
[3]卢光平.电力建设工程中的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6(3):36~37.
论文作者:吴来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电力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环节论文; 质检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