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对新东直流工程10kV 站用电源备自投闭锁逻辑进行分析,发现10kV 站用电源备自投闭锁条件过于宽泛,容易造成不必要的闭锁,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备自投;闭锁;优化
引言
滇西北至广东±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之一。工程起点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羊岑乡新松村的新松换流站,落点是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的东方换流站,线路途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省区,送电距离约1953公里。工程直流电压等级为±800kV,输电容量5000MW。[1]
1 站用电备自投介绍
站用电系统具有备自投功能,根据站用电电源电压等级将备自投分为 10kV、0.4kV 两种,新东直流工程的站用 10kV 电源有三回电源供电,其中第一回(T1)、第二回电源(T2)为站内主变 35kV 侧交流场电源,第三回电源(T3)为站外电源。下图为新松站的站用电 10kV 主接线简单示意图:
图1:站用电 10kV 主接线示意图
正常运行方式下第一回电源(T1)、第二回电源(T2)作为正常工作电源分别给母线 1、母线2 供电,第三回电源(T3)作为备用电源,正常运行时为明备用;当备用电源不可用时,工作电源互为暗备用。当系统正常运行方式备自投功能投入时,检测到站用变进线 T1、T2、T3 有一路或多路失压,并且持续时间达 1 秒,系统自动发出切相应的进线开关命令,将失压进线隔离,再0.6 秒后投入相应的母联开关,将失压母线用正常电源供电;当失压进线故障排除,系统检测到该进线恢复电压时,备自投可实现反切功能,即自动发出切除相关的母联开关再合进线开关的命令,将进线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2]
2 10kV备自投闭锁逻辑缺陷分析
近期,针对新东直流工程10kV备自投闭锁逻辑进行了相关梳理,以I母闭锁逻辑为例,程序逻辑图如下:
图1:I母备自投退出逻辑
图1中B101_JX_Q1_BLOCKED信号为10kV I母进线开关闭锁信号;B101_ML_Q1_BLOCKED信号为I母与III母母联开关闭锁信号、B1012_ML_Q1_BLOCKED信号为I母与II母母联开关闭锁信号,当三个信号中任意一个满足条件为1,则将I母备自投退至手动状态,退出I母相关备自投功能。
图2:I母进线开关闭锁逻辑
在图2中,I母进线闭锁备自投信号、I母进线跳闸信号、I母进线开关分合闸命令执行失败,三个条件中有一条满足要求时,发出10kV I母进线闭锁信号。
B101_ML_Q1_BLOCKE信号的逻辑如下图:
图3:I母与III母母联开关闭锁逻辑
在图3中,I母进线闭锁备自投信号、I母进线跳闸信号、III母进线闭锁备自投信号、III母进线跳闸信号、I母与III母母联开关跳闸信号、I母与III母母联开关分合闸命令执行失败,六个条件中有一条满足要求时,发出I母与III母母联开关闭锁信号。
B1012_ML_Q1_BLOCKED信号的逻辑如下图:
图4:I母与II母母联开关闭锁逻辑
在图4中,I母进线闭锁备自投信号、I母进线跳闸信号、II母进线闭锁备自投信号、II母进线跳闸信号、I母与II母母联开关跳闸信号、I母与II母母联开关分合闸命令执行失败,六个条件中有一条满足要求时,发出I母与II母母联开关闭锁信号。
综上所述,I、II、III母中任一母线进线开关跳闸信号、闭锁备自投信号均会导致I母备自投功能退出。同时经梳理10kVII、III母均存在类似问题。
3 软件修改说明
经上述分析,10kV备自投闭锁逻辑存在以下缺陷:误将母联开关闭锁信号引入10kV母线闭锁逻辑中,导致10kV任一进线开关故障跳闸会闭锁10kV三条母线的备自投。针对上述软件缺陷,可考虑采用以下方案予以完善:在备自投闭锁逻辑中,取消母联开关闭锁信号退出母线备自投功能相关逻辑。
4 结语
在进行新东直流站用电10kV备自投逻辑梳理时,发现10kV母线备自投闭锁逻辑存在缺陷,主要在于:误将母联开关闭锁信号引入10kV母线闭锁逻辑。针对该缺陷提出了软件优化方案,可以有效避免备自投功能误退出。
参考文献:
[1]超高压输电公司大理局.±800kV新松换流站运行规程(2018版).大理:中国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大理局,2018
[2]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滇西北至广东±800kV 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站用电控制系统控制保护设计规范.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
郑新明,1993.06,男,本科,助理工程师,变电运维与检修方向
李强,1990.04,男,本科,助理工程师,变电运维与检修方向
薛佳琦,1995.08,男,本科,助理工程师,变电运维与检修方向
论文作者:郑新明,李强,薛佳琦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9
标签:信号论文; 逻辑论文; 母线论文; 大理论文; 电源论文; 工程论文; 功能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