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初中数学创新能力培养方法论文_马鸿伟

论述初中数学创新能力培养方法论文_马鸿伟

黑龙江省北安市第二中学 164000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显得愈来愈重要。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关键又在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针对这一观点,本文将结合笔者平时的教学经验,来具体谈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创新能力 数学 培养方法 

一、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

1.教师在驾驭教材的方法上要创新。教师在备课和进行教材的讲解上要与时俱进,将新鲜的事物和教材相结合,将学生好奇的问题引入课堂,尽可能地将新鲜的血液注入到数学教学中,力图把数学复杂的公式和图形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与时俱进地把握教材是教学取得成功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2.教师与学生关系要良性循环。在当前教学中,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是教学中的引导者,教师要时刻铭记这层关系,切忌主客颠倒。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将课堂教学一定程度上转交给学生,使学生自主地完成课堂和吸取知识。同时,教师要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与学生相处,将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朋友甚至是至交,给学生一定的个人空间,与学生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良性关系。

3.教师要从自身角度出发,以自己为榜样。在课堂中创设问题,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治学的积极态度。教师要从自身角度出发,在学生层面树立“好学”“好问”的榜样。这样既能从侧面引导学生学习这种精神,也会使这种精神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通过提问、好问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失为一种良方,而将教师的提问、好问精神贯穿到数学教学中更能有力地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互相学习的关系,更能有力促使师生之间获取双赢。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初中生与高中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可以说正处于叛逆时期,也是各种思维最为灵活的时期。因此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对当前数学学习有促进作用,更会为以后的学习和认知起到促进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之前,要帮助他们形成创新思维,用创新性的思维指导自己的行为必能事半功倍。

1.要充分了解学生,特别是中学生的个性特点。他们整体的特点是好动、思维活跃、思维跳动性大,这就使得略显枯燥的数学课堂很难驾驭。但是这种好动与好思的特点也可以为教师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铺平道路,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始终以一种活跃的思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现有知识。质疑现有知识对于思想成熟稳重的教师来说可谓一道难题,因为教师经过长时间的社会经验,似乎对事物现状或是性质获得了相对多的了解,质疑的声音在自认为了解的基础上略显劣势。但是中学生刚刚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处于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其思想和行为还不是十分成熟,对许多事物还没有理性的认识,感性使他们想知道更多为什么。可利用中学生的这种感性认识,将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激发起来,引入到数学学习中,从理性的数学知识中将有疑问的地方说出来,再帮助他们解决疑问。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活跃了他们的思维,促使他们形成了一种创造性思维。

三、教师是保护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监护人”

1.分清学生错误行为是有意的还是思维的偏颇。学生求知的过程有些不成熟,在探索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难免的,也是允许的。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出示结论,而是重在帮助弄清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并且改正错误。与文过饰非相比,在对待错误态度上,这不正是一种创新吗?作为教师,对发展中个体要以辩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实行多元化的发展的评价。要从客观上保护学生思维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

2.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一些支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好的成绩表示赞许。学生时期自我评价能力较低,常常默认教师的评价,而且常以教师的评价衡量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同时,又常从成人的表情或语言判断对同学进行评价,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教师应对学生正确的行为表示明确的赞扬,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

3.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愿望,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在孩子心灵中点燃的思维火花,是最可贵的创新性心理品质之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程度呈递减趋势,而创造性人才的特点却是永驻的,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整个世界。每一个成才的人必须保持这颗好奇的童心,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

民族的进步需要创新,人类的发展也需要创新。纵观人类历史,每一次文化和科学的重大突破都离不开创新。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因此,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鼓励学生冲破常规、勇于开拓创新,是一个应引起教育者注意的问题,也是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拉米吉(德国) 《创新是第一生产力》,2010。

[3]奥恰洛夫斯吉(俄罗斯) 《创新与教育》,2010。

论文作者:马鸿伟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3月总第26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0

标签:;  ;  ;  ;  ;  ;  ;  ;  

论述初中数学创新能力培养方法论文_马鸿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