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效果比较分析论文_胡勇

不同手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效果比较分析论文_胡勇

(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盛康中心卫生院 湖北襄阳 441716)

摘要:目的 对比研究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腹股沟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腹股沟疝气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传统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疝气;临床效果

腹股沟疝气是指腹腔内的胀气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临床上一般根据疝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将其分为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根据临床上对腹股沟疝气的研究,其发病原因较多,其中腹壁肌肉强度降低,腹内压力增加是导致患者出现腹股沟疝气的主要原因。老年人的肌肉萎缩、腹壁薄弱,这为腹股沟疝的形成提供了通道。同时,老年人多存在咳嗽、便秘和前列腺增生等疾病,这就为疝的形成提供了动力。本研究对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腹股沟疝气的效果进行分析,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腹股沟疝气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患者的年龄在16~63,平均年龄(42.53±6.48)岁,患者的病程在1~9年,平均病程(3.25±0.46)年。试验组男34例,女26例,患者的年龄在17~64,平均年龄(42.61±6.43)岁,患者的病程在2~8年,平均病程(3.17±0.52)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程等基本资料相比P>0.05,与对比研究的要求相符。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疝修补术治疗,其中主要是给予患者连续硬膜外麻醉处理,将疝囊颈充分暴露后,对其进行高位结扎处理,之后对荷包进行缝合,并将疝囊切除,采用Bassimi法对腹股沟后壁进行加强处理,具体操作为先将精索暴露,之后将其提起并在其后方对腹内斜肌下缘与联合肌腱进行缝扎处理,一直到腹股沟韧带位置,然后将精索放置在腹内斜肌与腹外斜肌腱膜之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给予试验组患者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其中主要是采用硬膜外麻醉处理,之后开4~6㎝长的疝切口,将疝囊充分暴露后切断疝囊壁,并使用丝线对其进行缝扎处理,对远端的情况进行观察,并将疝平片放置在腹横筋膜前、腹外斜肌腱膜与精索上,使切口与精索内环相对,并对补片切口进行缝合处理,对缝扎平片外侧缘结节,直到腹股沟韧带,对内侧缘进行缝合的时候,要一直到联合肌腱处,并且要将针距保持在0.5㎝左右,之后对切口进行缝合处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并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

1.4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完成,其中分别采用百分率(%)和()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和t检验完成对两组数据组间对比的统计学检验,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5.73±11.25)min,术中出血量为(29.68±9.74)ml,住院时间为(5.12±1.08)d。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74.39±13.58)min,术中出血量为(42.67±13.26)ml,住院时间为(8.59±1.62)d。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中2例出现术后血肿,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患者中5例出现血肿,7例出现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两组数据相比P<0.05。

3.讨论

腹股沟疝气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在老年人群体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根据临床上对腹股沟疝气患者的观察,其临床症状会因为病情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可复性疝患者腹股沟区的肿块具有可复性,对患者的行走和劳动有一定影响。滑动性斜疝患者一般会有消化不良和便秘的症状,并且疝囊前壁很容易与盲肠发生黏连。嵌顿性疝患者发病后会有明显的疼痛感,并且有触痛、恶心、呕吐和便秘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患者发展为绞窄性疝。绞窄性疝患者会有剧烈疼痛和频繁呕吐,并且会有腹胀和血便出现,严重时导致患者休克。因此,在腹股沟疝气患者发病后必须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目前临床上对腹股沟疝患者的治疗主要是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方式,其中保守治疗主要是疝带、疝托和中医中药等进行治疗,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病情,但不能治愈,甚至可能在操作不当的情况下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手术治疗主要有传统疝修补术、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三种手术方式均能取得一定效果,但仍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传统疝修补术手术时间较长,患者出血量较大,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切口较小,并且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相对较低,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的手术方式,其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临床应用相对较少。

本研究对不同手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其中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两组数据相比P<0.05。说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并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钱建峰. 腹股沟疝气应用不同手术治疗方式的效果分析[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8):57-58.

[2]陈浩洋. 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效果对比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7):123-124.

[3]张国权.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比较[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07):1257+1260.

[4]游伟,姜彪,邓修健. 不同手术治疗方案对成人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分析[J].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6,(01):54-56.

[5]朱可. 不同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比较[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03):70-72.

论文作者:胡勇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5

标签:;  ;  ;  ;  ;  ;  ;  ;  

不同手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效果比较分析论文_胡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