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师互动”盘活幼儿教师人力资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幼儿教师论文,互动论文,人力资源论文,师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些学者提出,师师互动是教学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他们认为,教师个体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即使是教授同一课题的教师,在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整体设计等方面的差异也是明显的。这种差异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与教师之间通过所教内容的互动,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思维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产生“1+1>2”的质变。
1.师师互动能形成共同的兴奋点,产生心理支持
教育家库珀和博伊德曾经描述,不少教师把教学当作是一种孤独的职业,习惯“单兵作战”,是因为害怕别人认为自己不称职,羞于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向他人公开;或者认为独立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才是真正的竞争。我们认为,这种教师间的孤立状态是不幸的,因为我们很多思路、经验甚至是教训,需要从彼此身上获得。一旦克服了自卑和自私的障碍,形成师师互动,我们就会增强信心,互相支持,共同分担和解决难题,分享成功。互相的心理支持可以产生一种“场效应”,师师互动可以获得比个人努力更多的成绩。
2.师师互动能激活思维,产生灵感
在互动过程中,教师个体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情境中发挥主动性,激发积极思维,产生“头脑风暴”,撞击出灵感。在互动过程中,可以质疑权威,也可以挑战习惯,可以“自以为非”,也可以“自以为是”,可以“不耻下问”,也可以“诲人不倦”……一切服从真理。
3.师师互动能共享资源,提高效率
互动可以分享材料、资料、计划和思路,减少许多重复劳动。有的教具不需年年做班班做,有些难题可以大家共同攻克。良好的互动环境可以使小组成员人人乐意为别人服务,共享资源,减轻负担,提高效率。
近年来,我们把师师互动作为挖掘人力资源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其在教学活动、教师培训以及各种重大活动中的作用。通过“师师互动”,促使教师相互取长补短,发挥群体优势,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教学活动中的“地毯式”互动
“地毯式”,有广、多、密之意,即在教学活动中全程、全员、全方位都有师师互动。
1.教学活动前的合作设计
我们在各年级组确立各教学领域的牵头人,先行单独设计教案,形成母本,而后集体备课,讨论切磋,进行二次备课。在教学活动前的合作设计中由牵头人主持,多方调动本组成员的积极性,利用网络和学校教学资源库共同分析、交流各班幼儿现状,有效地处理和加工信息,彼此提供足够和有效的帮助,共同制作教具。在此活动中既能很好地发挥集体的智慧,把各班各学科的教学活动设计得更合理更精彩,同时通过学习交流,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
2.教学活动中的合作教学
教学活动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教师之间的互动能很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多方面锻炼教师的能力。每班两个教师共同组织每一次教学活动,以执教人员为主,配班人员为辅,共同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目标的达成而努力,相互间支持鼓励对方付出的努力,及时提醒纠正对方的教学失误,保持高度的默契。每个教师总希望将自己最优秀、最努力的一面展示给外界。如果是较大范围的教学研讨活动或是向家长显示的教学活动,我们会鼓励所有人员参与互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服务教学。
3.教学活动后的合作评议
这是师师互动中最精彩的一环,参与互动的老师们会很挑剔地评价,针对教学活动中的要害,用犀利的语言毫不吝啬地摆出自己的理由并主动作出示范。在友好而热烈的气氛中展开合作评议,其间有帮助、有竞争、有尊重、有批评,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二、教师岗位技能提高中的“艺友式”互动
我园教师的年龄结构存在断层,四十岁以上的教师不多,缺乏在教学上已形成独特风格的老师,没名师和专长突出的教师,公办教师少,代课教师多。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认真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尝试采用“艺友式”互动方法。陶行知说:“艺,是艺术;友,就是朋友。用朋友之道,跟着别人学艺术或手艺的叫做艺友。”这里的关键是朋友之道。当年,陶行知先生用“艺友式”培训师资。现在,我们采用朋友之道的“艺友式”互动提高幼师素质。
1.采人之长,补己之短,结成艺友
开学初,全园教师依据相关标准自我评估,自定本学期有待弥补的薄弱环节,预约可为已师的教师。幼儿园综合全园情况进行分析,最大限度地利用各个教师的一技之长,尽可能平衡配置互动对子,即成“艺友”。
2.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正常互学
各对子共同制定互动计划,包括互动目的、互动情况分析、互动具体措施和方案。在园领导的督促下展开互动。学期末,幼儿园组织汇报观摩活动,书面交流互动体会,对进步快的给予精神表扬和物质奖励。
“艺友式”互动有这样两个特点:
一是学用结合,理论密切联系实际。艺友不仅在实践过程中学习了基本理论知识,而且能学习到许多实际技能,克服了学用脱节的弊病。
二是教学相长,共同提高。艺友互教互学,教学相融。教者在教人过程中“知不足”,自我反思省悟,可得到更高的认识;学者在学习中“知困”,然后自强得以提高。教者学者形成合力,均能获得更高层次的认识和技能。如此往复,如螺旋般上升。
“艺友式”互动见效快,收益大。正如陶行知所说:“跟朋友操练比从师来得格外自然,格外有效力。所以要做个好教师,最好是和好教师做朋友。”一所幼儿园中好教师为数不多,而普通教师却各有所长。用朋友之道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及用己之长,补人之短,是“艺友式”互动方式的精髓。
三、重大教育活动的“战役式”互动
1.统一思想,群策群力
重大教育活动间或才有,就像一场场战役一样,依靠阵营、计谋、实力取胜。每临重大活动,我们都群策群力、畅抒己见,认识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准确把握活动的重点、难点,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增强信心。认真地从方案、策略、过程、总结、反馈等各方面周密安排,充分挖掘教师资源,互动合作。
2.分工合作,协同作战
重大活动中教师体现出来的默契和谐是互动合作的最高境界。各位教师各把关口快速运转,交流信息,调整自身,为下一步工作做好准备,为合作伙伴提供帮助。每次大型活动,我们都像进行一场准备充分、酣畅淋漓的战役一样,体味着师师互动团结奋战的快乐。
师师互动,是我园管理工作整合教师人力资源的一点探索。这种具有复杂性和挑战性的做法,改变了以往领导和教师之间的“管理和被管理”、“领导说,教师做”的传统管理模式,需要做更多更细的思想组织工作。很多问题是多解的,不能简单地用对错来判断,应当看重结果,更要看重达到结果的过程。因为这种过程锻炼了教师,挖掘了人的潜能,也相应提升了结果的品位。
相对于组织工作的要求必须提高,对教师互动合作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具备事业心,具备团队精神,能友好地接受和支持同事,合作完成工作。合作学习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约翰逊兄弟认为:“如果学生不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他人合作性互动之中,这些知识和技能都是无用的。我们培养出来的工程师、秘书、会计、教师和技工,如果他们没有合作技能,不能把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工作中的合作关系的话,这种教育是失败的。”我们的教师同样需要这种合作的意识与能力。但这种合作技能的形成与发展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它需要幼儿园管理者对之进行有意识的培养与熏陶,培养教师多向互动合作共赢的优良品质。
幼儿园的师师互动就像流动的血脉一样,任何一个局部获得养分都会输送到身体的其它部位,滋养全身。我们希望通过师师互动的进一步探索,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幼儿园的人力资源,促进幼儿园的精致管理,使幼儿园工作更愉快、更人性、更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