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教学中承载的现代教育思想及应用分析
□赵统 刘冰 朱平生(河南中医药大学 河南 郑州 450046)
摘要: 太极拳运用最开始出现于明末清初,一直到现在已经有了三百多年的发展,这是一项备受世人喜爱的运动项目,我们深入探究太极拳的发展历程,能够得知,这种运动的发展与技术不只能保持人们的们身心健康,还蕴含着现代创新、与时俱进等思想文化,这是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内涵,具体来说,太极拳的发展一直以来都秉着着开拓创新、敢于接纳等思想,而且这种运动的技术中也存在着自我之合以及从人之合的现代思想,对于提升人们内在素质,构建和谐文明社会意义重大。目前,我国太极拳教学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这使得太极拳教学十分尴尬。教师资源的短缺和教师专业素质的缺乏导致了太极拳教学中的大量漏洞,学生对太极拳的学习和训练也失去了兴趣。因此,有必要对太极拳教学中所承载的现代教育思想进行研究和有效运用,以促进太极拳教学的更好发展。本文对太极拳教学中承载的现代教育思想及应用分析展开研究。
关键词: 太极拳教学 现代教育思想 应用分析
引言
太极拳教学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太极拳具有健身和自卫的功能,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此外,它对场地和设备要求不高,因此得到了很大发展。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太极教学当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太极教学表现的过于形式化。因此,有必要深入探索太极拳教学中所承载的现代教育思想,以改善太极拳教学现状。太极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运动,其在体育教学中得到了不断的发展。结合现代教学思想所提出的要求,太极拳教学当中,需要运现代教学方式,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快速学习与记忆的教学目的,还能够培养学生练习太极拳的长久兴趣。根据太极拳的发展和运动文化来看,人们能够明确这项运动具备的文化精髓,这样人们在太极拳的练习过程中,身体素质得到提升,不仅如此,在练拳的时候,还能深入感受到我国发展中不断强调的创新、与时俱进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思想。
1、当下太极拳教学现状
现阶段,在我国太极拳教学过程中,其教学方法十分单调乏味,内容乏味,不仅教师教学困难,且学生也很难有效学习,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如下:
历史政策上,在单位工作评比、标准化建设等方面,过分关注数量占有,生产成果和使用效率的关注率较低,导致管理者思想认识不足,大型设备重购置、轻管理现象依然存在,是加强大型设备使用绩效管理的“绊脚石”。
1.1、太极拳教师资源不足
太极拳教学要有效进行,关键在于太极拳教师,教师是太极拳的教学人员,他们的职业素养、态度以及教学能力等对太极拳教学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学校能否长期有效发展,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所以说,提升太极拳教学的切入点还是要从教师开始。结合有关资料表明,目前大多数太极拳教师不是相关专业,专业的太极拳运动教师数量很少,这充分说明太极拳教师资源的紧缺。许多老师自己对太极拳了解不够,自然无法有效展开教学。在这种教学环境中,教师教学困难,能力不足,学生只能被动的模仿,不懂太极拳所包含的内在哲学和知识,这种太极拳教学形同虚设。学生们在学习太极拳的时候并不觉得有趣,这样会引起一种尴尬情况,尽管学生们很好奇,渴望通过太极拳的练习提升自我,但因为专业教师资源的不足,这使得太极拳教学只存在于表面形式。
经统计,高血压患者、冠心病患者与兼发患者的治疗有效性不尽相同,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有效性最高,兼发患者的治疗有效性最低,三组比较存在差异,但p>0.05,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的不良问题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虽然患者康复时间不一致,但在接受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成功安全出院,出院率100%,详见表1.
1.2、学校对太极拳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录像的形式,将标准动作和学生的动作展开对比,让他们能够明确的把握动作的标准以及时空感、肌肉用力的顺序,深入了解太极拳动作的要点,让他们的动作质量得到提升。
2、太极拳教学中承载的现代教育思想
2.1、勇于创新的精神
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录音机用在太极拳的教学当中,在音乐伴奏之下,让学生进行太极拳的练习,能够提高他们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对他们身体疲劳能够带来很大程度的缓解,还可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让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动作表现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还可以结合音乐节奏,让学生展开自我的肌肉调节,更科学的掌握力量的运用,感受到正确动作的要领,学生能更为高效的进行重难点动作的记忆和掌握,他们对于太极拳的内涵也会有着更深的理解,所打出来的太极拳动作能够保持准确协调。运用这些教学手段,能够让学生在太极拳的学习过程中保持舒畅的心情以及振奋的精神,教学氛围非常愉悦,学生能够一直保持积极参与的心态,学有所成之后,他么能够在自己充满韵律和节奏的太极拳姿态与动作中发觉到自身的进步,这能让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变得更强。
太极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晶”,其已经成为名扬中外的国际品牌,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欢迎。现阶段,新一轮太极拳热潮来临了。这样的背景下,太极拳并非只是对身心健康有,其还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更不用说太极拳所体现出的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一种完全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文化,太极拳文化实质上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文化。
2.2、内外相应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设置好太极拳教学情景,让学生置身于与太极拳相关的特定情境中,这需要具体的细节和相关的文化氛围。在太极拳教学中,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惑。不仅如此,教师若想引导学生对太极拳相关知识及文化内涵展开深入理解,就需要在课余时间,带领他们参与到真实的太极拳场景中,将课内与课外充分结合,太极拳教学必须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2.3、刚柔并济
在太极拳的练习中拳法与身法的运行,从表面来看,就是身躯与四肢的运动,不过太极拳家并未停止于表面的探究,他们深入的思考太极拳表面形式与身心内在的联系,这也是内外相合思想提出的原因。太极拳练习讲究内外如一,也就是人的心意和身体的动作需要保持协调一致,让人体和精神充分结合。根据这样的太极拳教育思想,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充分结合课内外,提升教学的效率。
3、太极拳中现代教育思想的实际应用
KOH甲醇溶液质量浓度和提取温度对稻谷中叶黄素提取量影响的响应面(a)和等高线(b)见图6。如图6所示,固定水平为四氢呋喃用量15mL,当提取温度不变,KOH甲醇溶液质量浓度在0.05~0.1g/mL时,稻谷中叶黄素的提取量随KOH甲醇溶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快速提高;当KOH甲醇溶液质量浓度大于0.1g/mL时,叶黄素的提取量快速下降;在KOH甲醇溶液质量浓度恒定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稻谷中叶黄素的提取量不断增加;当温度高于50℃时,叶黄素提取量呈现下降的趋势。
3.1、针对性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在太极拳教学当中,最为突出的特点便是能够直观生动的,以画面和精炼语言的方式展开教学。在太极拳的课堂教学当中,对于重难点的动作,教师可以运用慢镜头亦或者是定格的形式,一点点的展现给学生,并针对该动作的关键点进行细致的讲解,接下来让学生通过实践加深领会,一直到学生真正的掌握技术要领,如此能够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太极拳教学的效果得到提升。
当下,一些学校对太极拳教学重视不够,对于场地、器材等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这些要素是顺利有效展开太极教学的基本条件,影响到了教师的正常教学和学生的有效学习,严重阻碍了太极拳教学的进展。新时期,教育不断改革,我国也力求成为体育强国,因此学校需要为国家培养综合型人才,学生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还要有健康的身体。
太极拳历经了300多年时间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陈氏太极拳去掉了陈氏老架太极拳当中的一些难度高的动作,从而演变为现代的新型太极拳。比如,杨露禅在赶赴京城教拳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适应太极拳其,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去掉了其中跳跃、震脚等高难度以及对身体素质有着很高要求的动作,陈氏太极拳的缠法动作也变得相对简单化,此后,杨式太极拳被一代代改进,发展成为当今流传广泛的杨式太极拳。因为其动作姿态显得十分简洁舒适,动作柔和,速度也不快,很多人都容易掌握。孙禄堂的创新十分大胆,其把形意拳的进步必跟、退步必撤的步法等技术要点融入了武式太极拳,不仅如此,还把具备进退相随、迈步必跟等特点的孙式太极拳呈现给世人。由此可见,各派传人不断进行创新,也是当代各式太极拳共存发展的原因。
3.2、内外相应思想的运用
太极拳的柔和充分的体现了老子说到的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这句话说的是,采用外显的刚猛之力和对手进行交锋,其实是不利的,反而那些表面看似柔弱,但其实非常坚硬的拳法更容易赢得胜利,这便是以柔克刚的要义。不过,柔并非是一味的柔,刚猛也是如此。我方需要细致的揣摩对方用力的刚柔特点,从而结合对方的特点,把握时机,不断进行刚柔的转换,这样善用时机,以柔克刚,刚柔并济,并不会消耗很多力气,但却可以克敌制胜。这时候,对方已经难以取胜了,后悔也来不及。当对手处于进退两难之境,离失败也就不远了,这就是刚柔并济所带来的效果。
萧红作品的乡土情怀不仅仅表现在自然景物、地域环境的描写上,而且表现在题材选取、艺术形式、表现手法、人物性格、风土习俗、人文景观等多方面。
练习太极拳必须思考精神和身体,怎样才可以真正的结合,一些有关的专家觉得精神是身体的主导练习单之前,内心是最主要的,所有的外带动作和形式都是由内在引导而发生的。根据这样的看法,我们可以得出,精神和身体之间的关系是身体需要充分的为心所用。这样才能够实现心气一发,四肢皆动,从而达到身心相合,也就是精神和身体的内外结合。在身体和内在上学的时候,太极拳的练习者还需要保持内在精神的全部集中,不能够有丝毫分散。如此才能够让人的精神以内心从容的指挥身体素质的动作,让身体真正的臣服于自己的内心,这样身心交益,便能实现和谐统一。
例如,在广场和公园里,有许多老爷爷打太极拳。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去和这些常年练习太极拳的长者展开交流。他们有着多年的太极拳实践和经验,必将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对太极拳的学习兴趣,深化他们对太极拳内涵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深入到现实生活中的太极拳活动中,如俱乐部以及社区的太极拳表演活动。对于学生来说,参与或观看也是一种深刻体验。在太极拳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太极拳丰富的内涵和知识。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其需要将课内和课外充分结合,让学生全面感受太极拳蕴含的魅力。
4、总结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太极拳教学仍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深入探索太极拳教学中所承载的现代教育思想,并将这些教育思想运用在实际教学当中,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过去单调的教学氛围更加活跃和谐,教师在教学上需要勇于创新,与时俱进,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使他们身心健康成长,这对他们学习其他课程也有很大帮助。具体来说,在太极拳教学中,应以传统教学方法为基础,充分贯彻太极拳中的现代教育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太极拳练习习惯。不仅如此,学校还需要对太极拳现代教育思想的运用加强重视,优先考虑太极拳教学所需要的教师、场地、设施等,以达到太极拳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除此之外,学校应在课余时间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去,举行太极拳比赛,激发学生的太极拳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倪光睿.阳光体育活动背景下中小学太极拳开展方略初探[J].武术研究,2019(06).
[2]朱超.太极拳教学研究述评[J].武术研究,2019,4(05).
[3]任媛媛.促进高校太极拳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18).
[4]马艳艳.关于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方法的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13).
中图分类号: G8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902-(2019)-09-176-2-JF
基金项目: 河南中医药大学体育教研部课程思政项目“具有凝聚力的太极拳课程思政课堂”项目编号:TYBKCSZ-2019-4。
作者简介:
赵统(1990-),男,汉族,河南光山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
刘冰(1989-),男,汉族,河南西华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为突出介观尺度铣削加工特有的尺度效应,本文选取主轴转速、每齿进给量和轴向切削深度作为主要影响因素,分别编码为A、B、C,取值如表1所示,根据表1构建正交实验。为避免刀具磨损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每组铣削实验进行两次,实验顺序按U型排列,如表2所示。
通讯作者: 朱平生(1973-),男,汉族,河南临颖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中医药教育、科研、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