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产业论文,特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470(2013)05-0090-07
新世纪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在促进文化建设、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进步中产生巨大作用。发展文化产业离不开对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开发。然而,伴随着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各地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也出现了盲目性开发、破坏性开发、粗放式发展,缺乏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等问题。如何切实保护好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资源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必须要在资源转换过程中处理好保护、传承和开发的关系,发挥我国文化遗产资源极为丰富的比较优势,使文化遗产资源在科学保护的基础上开发转化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文化财富,从而立足于本土文化资源,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彰显中华文化魅力,为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一、特色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特色文化产业是指基于民族和区域传统文化遗产资源,从民间自发产生发展,其文化产品与服务在风格、品相、品种和工艺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区域文化特点,拥有一定的产业规模、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形态。通俗地讲,特色文化产业就是某一民族和区域中的“草根文化产业”,包括特色文化旅游、工艺美术、戏剧演艺、节庆会展和健身运动,以及基于本土文化遗产资源题材的影视产业、动漫产业、出版产业,及与此关联的特色文化饮食、酒文化和茶文化产业等。概括而言,特色文化产业是由区域性和民族性的多层次、多样化的特色文化产品,以及具有中华民族共性的价值内涵和民族风格的文化产业形态构成的一个庞大体系,是我国文化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文化市场发展繁荣的重要推动力。除了绿色低碳、融合性和渗透性强等文化产业的一般特点之外,特色文化产业还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是自发性。特色文化产业植根于深厚的民族文化沃土,依托民族和区域文化资源及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社会基础,是区域和民族历史文化的记录载体。二是传承性。特色文化产业作为社会特定群体文化传承的产物,产品形态源远流长,大多依靠师徒传承,家族或宗族心口相传,表现出活态性、延续性,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三是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依托当地的地理条件与自然资源发展壮大,体现出生活在不同地区民众的审美偏好,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征。一般而言,其产业规模不大,所对应的消费群体有限,属于“小众”文化产业。但不排除少数文化遗产资源经过现代转换而发展为大众文化消费产品,例如有些民歌转换为流行歌曲。四是价值性。特色文化产业与当地民众的生活、生产习惯和社会风俗息息相关,是历史上不同民族、区域的社会群体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文化风貌的集中体现,承载着中华民族一体多元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具有内容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传承价值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功能和复合性价值,以及创造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的发展潜力。
二、新形势下加快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
在全球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潮流中,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积累的特色鲜明、底蕴深厚的文化遗产资源是我国推进文化建设的天然优势。只有运用好这一优势,以本土资源为出发点,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我国的文化建设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够在汲取民族文化营养的过程中获得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明多样化的大背景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加快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是传承、发展和创新民族文化,增强国民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当清新的创意之泉注入民族文化资源的深厚沃土,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便成为了我国文化建设的战略基点。对内可以满足和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弥合经济与文化发展不同步的矛盾;对外可以塑造更加鲜明、生动、亲切的国际形象,把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为全球文化生态的繁荣多样增添亮色。
一是有利于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资源的价值。文化遗产资源是特色文化的主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作为人类历史文明的符号载体,文化遗产具有稀缺性、唯一性、不可逆性等特征,是一种特殊资源。当人类度过漫长的农业社会,进入现代工业化社会,标准化、规模化的经济发展方式和城市化进程对世界各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构成严峻挑战。因而,既要重视文化遗产资源的脆弱性,加强保护;同时也应看到其蕴含的多重价值,通过科学开发与合理利用,使文化遗产在教育人民、促进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并非对立,关键是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就是要通过创意转换、现代转换、科技转换和集成转换,挖掘文化遗产中最具魅力的活态性价值,在发展中保护,在创新中传承,使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资源得以永续利用,造福人类。随着历史变迁与社会结构变化,一些民间传统文化与民众的生活逐渐疏远脱离,这其中既有文化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也有在工业化、全球化的浪潮冲击下的非正常衰亡。借助产业开发的动能,激活传统民族文化资源的现代价值,就成为一种文化发展的自觉,使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再停留在文献记录、科学研究或小范围人群的传承接力之中,而是与富有生机活力的民众生活,尤其是与年轻一代形成良性的接触与互动,与现代人的审美、生活方式对接,让更多人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文化特色和魅力,进而产生文化认同,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薪火相传,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由此可见,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对于中华文化传承和文明复兴能够发挥基础性的积极作用。
二是有利于把我国本土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且民族众多,是世界上唯一的历史文化传统没有中断的四大文明古国,历史文化资源积淀之丰厚举世罕见,具有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和优越的资源条件。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形成反差的则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巨大压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迫切要求为文化产业发展预留了极大空间,而特色文化产业大多以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开发转换对象,不仅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同时也具备巨大的文化财富挖掘潜力。据联合国贸易组织统计,2008年,我国大陆地区手工艺品出口额为107.22亿美元,占发展中国家的33.17%,年增长率为20.47%。①特别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近年来依托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云南、广西、贵州的文化旅游,青海、西藏的唐卡艺术品,陕西、四川、山西的民间演出,甘肃庆阳香包等,已经形成规模经济效应,成为文化脱贫、文化富民,拉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引擎。
三是就业价值十分突出。工业化时代以标准化、机械化、规模化生产为主要特点,后工业化时代则更多朝着个性化、柔性化、非标准化的服务业方向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意味着人力资源需求结构的调整。特色文化产业属于第三产业服务业的范畴,具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特征,尤其是对手工制作要求较高的领域,在解决就业方面,比工业更具优势。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每百万元固定资产,重工业安排94人就业,轻工业安排250人就业,手工艺行业则可安排800人就业。
四是有利于形成差异化、特色化的区域发展模式。我国幅员辽阔,区域之间的资源禀赋和生产要素差异极大,不同区域的发展需要差异化的定位。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看,内容不足、同质化成为制约产业成长的重要瓶颈。而特色文化产业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区域特征,这种天然差异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国目前存在的文化创新力不足和区域发展的同质化问题,促使各地区依托其文化资源优势,探索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培育区域竞争优势,形成新的增长点,避免一哄而上的同质化竞争。
五是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化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的本质是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转变以及城镇公共空间和社区结构的变迁。特色文化产业的文化价值内涵独特,产业链条长,具有明显的溢出效益和带动能力,可以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地方特色经济联动发展,有效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就地转移,为新型城镇化增添文化魅力和发展动力。广西阳朔的《印象·刘三姐》、湖南张家界的《天门狐仙》、福建武夷山的《印象·大红袍》等大型实景演出,就启用了一些当地文艺青年作为群众演员,不仅有助于发挥乡村的人力资源价值,提高年轻人的文艺素养,而且进一步开辟出新的城市文化空间。全国各地特别是大中城市彰显地方特色的各类节庆活动,使单一文化内容搭配多种载体的呈现形式,产生了显著的范围经济效益,带动交通、通讯、餐饮、宾馆、服装、纪念品等相关服务业的发展繁荣,促进文化旅游价值的升华与城镇化发展。
六是有利于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拉动内需。特色文化产业区域性特征鲜明,贴近民生,群众喜闻乐见,内需市场潜力巨大。当今时代,一些特色文化产品还在创新设计与艺术含量上不断提升,具有收藏价值,市场前景看好。根据长尾理论,在市场中除了占据消费曲线前端的大众产品之外,还有处于曲线长尾部分的众多细分市场,代表了“精众”的消费取向。特色文化产品的品种和风格多样,百花齐放,虽然单一产品的规模不大,但在众多的“精分”市场上却各领风骚,在当前消费结构转型升级中已经形成了新的热点。
七是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繁荣稳定。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各民族既有各自的不同特点,同时又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长期和谐共处,形成了一体多元的发展格局。大力发展中华民族本土化的一体多元的特色文化产业,可以起到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文化富民、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国家向心力的多重作用,对于化解“藏独”、“东突”等分裂主义和恐怖势力的困扰,维护边疆的繁荣稳定也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八是有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形象。保护本土文化遗产资源,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是联合国和国际社会一贯倡导的方针。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31届会议发表《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提出“对于自然界而言,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一样重要”的观点。纵观全球,发达国家凭借经济实力为基础,以文化产业为依托向世界输出其文化价值观。中国作为崛起中的大国,要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与价值观的输出,在全球多元文化生态格局中展示自己的形象,必须要有优质特色的文化产品做载体。
三、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态势和基础条件分析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和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社会各界的文化自觉、自信意识明显增强,加快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广泛共识。特色文化产业从民间起步发展,政府扶持力度逐步加大,进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特色文化产业高度重视,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积极发展我国西南、西北地区等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再次将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提出要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建设特色文化城市,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工作。2012年发布的《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提出,要“挖掘各地特色文化资源,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典型示范等办法,引导特色文化产业有序聚集,发展壮大一批特色明显、集聚度高的特色文化产业基地。鼓励各地积极发展依托文化遗产的旅游及相关产业,打造一批特色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一批民族演艺、文化旅游、工艺美术等文化产业集群,着力推进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等重大项目,增强特色文化产业群发展的聚集力、辐射力和竞争力”。不难看出,“特色驱动”已经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方针和重要动因。
为促进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与生产性开发,文化部颁布《“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命名办法》,将民间文化艺术分为表演艺术、造型艺术、民间技艺、民俗活动四大类别,全国共有963个市、县(县级市、区)、乡镇(街道)被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称号,为彰显区域特色文化魅力,促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011年国家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相继公布了三批总计138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保护名录,并将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大民族节日确定为全国休假日,形成了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浓厚氛围。随着国家对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与保护力度越来越大,各地在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上也逐渐摸索出更多、更具可持续发展意义的开发模式。为此,文化部自2004年以来命名了8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7家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以及五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体现出政府扶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引导、示范作用,同时也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多样化特征,以及各地依托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取得的积极进展。
二是各地结合自身文化资源优势,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措施。我国地域广袤,文化资源丰富多样,从中央到地方,多层次的开发促进了各地对特色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依据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各省、市、自治区纷纷出台区域性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为特色文化产业群培育工程的进一步实施创造了前提条件。从各地发布的规划可以看出,依托所在区域的文化资源优势,成为未来大多数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思路。
三是各地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经济和社会效益初步显现。“十一五”以来,各地依托地方文化、民族文化和生态文化资源,着力发展民族民间演艺、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旅游和节庆会展等特色文化产业群,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为进一步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条件。
四是文化遗产资源富集的地区呈现出特色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的特征。文化遗产资源作为人类不同社会群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精神文化活动的结晶,由于区位和自然条件、人文环境的差异,在空间分布上的丰度很不均衡,呈现出分散与集聚相结合的多样化发展态势。由于特色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和溢出效益与现代时尚消费高度契合,因而在文化资源相对富集的地区,生产要素投入与文化消费需求的汇聚强度大,从而促进了特色文化产业链的不断延伸与产业集聚。目前全国很多城市依托古城、古街道、古建筑群和历史文化遗址等特色人文资源建设的文化街、集聚区,如丽江古城、平遥古城、北京什刹海、南锣鼓巷、天津天后宫民俗文化圈、上海新天地、西安曲江文化产业园、杭州西湖文化圈、台北九份文化商业街等,把特色文化产品的生产消费与旅游、餐饮、小商品经营紧密结合,文化氛围浓厚,人气旺盛,激发了可观的综合经济效益。
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近几年来我国特色文化产业从起步发展到空间集聚,已经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特色文化产业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缺乏高端创意和技术人才,特色文化产业的创意设计和技术含量普遍偏低。文化遗产资源本身并不能作为消费品进行市场交易,因而架设起从文化资源到文化商品的通路是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必要路径。只有将文化内涵落实到产品上,文化资源才具有商品属性与货币表达的可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迁,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审美情趣也悄然发生着变化,文化产品的创意设计需要挖掘出特色文化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价值结合点,借助现代性、时尚性的表现形式和科技手段,才能满足现代人的文化消费需求。这些都对创意设计人才、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专业化、复合性的素质要求。然而,目前特色文化企业大多由家族企业或家庭式小作坊发展而来,集中于二三线城市和县、乡(镇)乃至村级区域,创意设计和管理人才等生产要素稀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创意人才总量少,复合型的高级文化产业人才十分短缺,致使其产品缺乏创意设计和科技手段支撑,技术含量较低,难以与现代审美趣味和市场需求契合。
高端创意设计和管理人才短缺的主要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经济结构和教育制度的变化,改变了传统文化的传承模式。现代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使很多年轻人失去了学习传统技艺的热情,不愿意潜心钻研传统技艺;二是由于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对传统手工业模式的冲击。流水线式的分工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某道工序作业的熟练程度,但却弱化了对产品整体质量的把控能力,而缺少了整体概念,就难以从内容到形式上进行传承创新;三是既懂文化艺术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高端人才的培养周期比一般人力资源更长,因此,如果不加强人才培养,特色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会面临严峻挑战。
二是缺乏行业标准规范,产业链不完善,目前仍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由于特色文化企业大多是由家族企业或者家庭式小作坊发展而来,仍然沿袭传统的手工业家族经营方式,经营管理粗放,缺乏行业标准规范,一些特色文化产品存在着粗制滥造的问题,物质和劳动消耗高,生产要素利用率低,产品质量也良莠不齐,同行业之间无序竞争严重。文化产品的物质载体可以引入质量管理体系,但文化内容则难以通过制定产品标准来评价。同时由于特色文化产业细分行业众多,产品和服务多元化、多样化,致使行业标准难以制定实施,给粗放式经营留下了较大空间。
三是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和针对性不强。资源难以有效整合,缺乏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产业集中度低。由于特色文化产业的自发性和民间性,企业大都具有规模小、分布散、效益差的特点,产业链不完善,资源共享程度低。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政策扶持是推动产业发展壮大和集聚的关键。虽然中央和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但由于政策扶持力度和针对性、配套性不强,无论是培育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与知名品牌,还是扶持有竞争力的小微企业,都因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而导致资源难以有效整合,未能对整个特色文化产业形成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此外,由于文化立法严重滞后,而政策作为一种行政管理手段,本身在引导市场资源合理配置方面也具有一些局限性。
四是区域发展很不平衡,中西部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东部发达地区在产业一体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等方面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产生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中西部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虽然不乏亮点,但总体来看还处于民间的自发集聚状态和产业培育阶段。有些地方政府规划的特色文化产业园区还处于规划蓝图阶段,而且往往对当地财税贡献考虑多,而对产业开发的整体性、一体化等长远价值考虑较少,导致发展后继乏力。相比东部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与规模,中西部的特色文化资源的多样化程度更高,但企业效益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还十分有限。可以说,我国文化资源及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的巨大潜力还远远没有释放出来。
五、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对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针对目前特色文化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建议实施国家特色文化产业群试点和创建工程,制定并出台有针对性的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及配套措施,从人才培训、重大项目建设、龙头企业培育、集群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技术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创意研发能力提升、产品营销平台搭建、国内外市场拓展、投融资服务体系构建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引导和支持各地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形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产业链完整、规模效应凸显的产业基地,以及集聚效应显著的园区和产业集群,大幅度提升其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1.研究制定并实施大规模的人才培训和培养计划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第一要素。针对特色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缺乏高端创意、管理和营销人才的问题,建议研究设立特色文化产业人才培训专项资金,定期组织从业骨干进行创意设计、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现代传播、技术与艺术等发展薄弱环节的专项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同时在有条件的高校设立相关学科方向,培养中高级专门人才和复合型人才。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采取案例教学、现场交流、产学研一体化等培养方式,弥补传统的师徒传承、心口相传的缺陷。要评选各行业的特色文化产业艺术大师、领军人物,激励高端人才脱颖而出,为民间艺术传承、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探索新路。
2.研究制定支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
建议从中央到地方,由财政出资设立特色文化产业专项资金,采取项目补贴、信贷贴息、奖励等方式,扶持大中型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要进一步完善和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在营业税、增值税、所得税等方面,通过税收减免、先征后返等方式,支持有市场前景的特色文化产业项目、企业和集聚区发展。要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差别财税政策,引导东部沿海资源要素向中西部合理流动,扶持中西部特色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3.研究制定促使特色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金融政策
建议在国家支持小微企业金融政策的框架下,进一步实行针对性更强的小额贷款、利率优惠、信贷优先的扶持政策,由政府主管部门出面与银行协商,对有发展前景的特色文化企业和项目给予大力扶持。针对特色文化产业门类众多,产品多彩纷呈,具有整合开发的巨大潜力的特点,要综合运用财税政策和金融杠杆,依托龙头企业,以大带小,以强带弱,通过项目合作、股份制、收购兼并等方式推动资源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水平,延长产业链,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与此同时,要加强投融资风险管理,发挥行业协会和文化投融资专家的作用,加强投资项目评审把关,对资本的逐利性有所监督与防范,避免以单纯盈利为目的的投资者对文化价值的短期透支,对珍贵的文化遗产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或损毁。
4.研究制定有利于特色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土地使用政策
建议在国家土地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在土地使用出让金、荒山荒地使用权等方面,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加强对申报用地企业及其特色文化发展项目的审查与后续监管,避免土地被挪作他用或开发不力造成浪费。要制定更加严格的文化遗产管理和保护制度,对于开发古城、古镇、古村落、古街等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而建设的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做好全面、科学的前期规划。要更加慎重、妥善地处理好古民居等建筑景观的保留、重建与原住民生活的关系,在新一轮城市化浪潮中,为历史文化留下足够的空间和记忆。要尽量地利用原有建筑遗产,改造工业遗址,发展社区特色文化经济,在原有遗产空间的氛围中融入新的文化气质,为本土文化资源转换增添新的文化魅力,从而既节约土地资源,同时促使特色文化产业和新型城镇化进入科学化发展的轨道。
5.研究制定有利于特色文化产品走出去的扶持政策措施
特色文化产品作为我国文化出口的新亮点,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审美情趣,向世界输出自己的价值理念。文化产业“走出去”的难点之一在于如何创作及营销一批既能体现中华民族特色、同时又能让外国人看得懂、欣赏得了的文化产品。要借鉴韩国政府支持文化产品出口的一系列政策做法,在外汇管理、项目审批、出口信贷、文化遗产保护与国际交流、版权贸易以及技术和设备进口等方面制定并出台相关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促使我国的文化产业特色文化产品更大规模、更大范围地进入国际市场。
6.研究制定特色文化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
建议把特色文化产品列入政府采购名录,在政府预算中优先安排,通过纪念品、礼品、办公用品的政府采购方式,支持各地特色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提升档次质量。随着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对优质精美的礼品有更多需求,要积极争取把一些制作精美、代表中华文明特色的文化产品列入联合国和国际组织的采购名录,以扩大国际影响力,同时,推动企业提高品牌意识,开发更多、更精致、更具独创性的文化精品。
7.加强特色文化产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为支持特色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建议中央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按照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为产业发展提供综合性的公共服务平台。一是加强工商管理服务。各地工商管理部门要开辟绿色通道,简化手续,缩短时间,提高效率,为特色文化产业企业提供更便捷的优质服务。二是加强信息服务。建议政府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着力搭建更具复合性功能的信息平台。三是增强营销推广服务。建议政府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主办承办特色文化产业博览会,为产品交流、交易、展示、推广提供平台。鼓励相关企业积极参加各类国内外相关推介会、招商会、文博会,并给予展位租金补贴。支持拍摄特色文化产业的专题片、纪录片、公益广告片以及开展电子商务,通过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大力传播推广我国优秀的特色文化产品。
8.加强特色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和美育工程建设
一是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由政府主导、社会资本参与,规划建设特色文化产品交易市场,为产品流通、拉动消费创造条件,中央或地方财政可给予一定资金补助;二是在甘肃、河南华夏文明传承地发展实验区、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的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区或实验区,促进资源要素集聚和产业发展繁荣,政府主管部门给予一定资金补贴和相关政策支持。三是针对当前泛娱乐化时代低俗、媚俗节目泛滥的问题,实施青少年乃至全社会的文化美育工程,加大对民族和区域特色的文学、美术、戏剧、民间工艺等优秀文化的学习和审美情趣培育。
9.支持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成立特色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文化产业既是专业化分工的产业,也是高度复合性的产业,无论是理论研究、艺术和创意提升还是人才培养,都离不开教育和科研的支持。我们应该通过资源整合建立官产学研紧密合作、协同创新的研究平台,开展前沿性的理论研究和政府主管部门委托的政策研究、跟踪研究和咨询服务,不断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养分。
收稿日期:2013-09-02
注释:
①联合国贸发会议.2010:创意经济报告[R].北京:三辰影库音像出版社,201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