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资源配置研究_可持续发展论文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资源配置研究_可持续发展论文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资源配置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源配置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知名学者提出的“科技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点,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赞同。然而在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理念,体现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战略之中的时候,人们对于适应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科技资源配置提出了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也为检验、评价科技资源配置效果(效率)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地区的科技竞争力影响提出了新的标准。本文以科技资源的概念拓展和发展进程为基础,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一、科技资源概念的拓展及发展进程

1.科技资源概念的拓展

 资源经济学中“经济”一词最初的含意,就是如何使稀缺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1931年哈罗德·霍德林发表的《可耗尽资源经济学》提出,经济学就是研究稀缺资源的合理利用、分配和保护等问题的科学。传统意义上,资源主要限于自然资源的认识范围内。自然资源被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在知识经济高速促进社会发展的今天,将带来传统经济学资源内容的变革,使资源概念突破“传统的资源”,发展为一个具有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知识资源三个级层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科技资源(science & technology resources)应该是能直接或间接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的一切资源,包括一般意义的劳动力、专门从事科学研究人员、资金、科学技术存量、信息、环境等。

到80年代,普遍的认识是:科技资源是知识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知识资源的一切基本特征。首先科技资源是智慧性资源,是以科学技术这一人类长期积淀和创新的智慧结晶为依据的,这是其他资源所无法比拟的,也因此使知识资源(包括科技资源)从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中分离出来。其次,科技资源是可继承资源,与传统的可再生性资源是有区别的,科技资源中的核心资源——科学技术,可以被人类世世代代继承和发展下去。再次,科技资源是开放型资源,科技资源超越了以往对资源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可以广泛传播和利用的全球化资源。90年代末,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项目阶段性成果《科技资源论》提出“科技资源是第一资源”,从其重要程度,突出了它的理论地位和实际地位。

资源的概念拓展是从面向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提出的,泛资源(Pan-resource)理论的提出,使人们对于资源的认识进入到一个全方位、完整的状态。泛资源从形态上分为硬资源和软资源。硬资源是客观存在的有形物质,自然资源是泛资源的主体;软资源指科技资源、社会资源等无形的以人类智力、精神需求为基础的资源。人类在消费硬资源的同时,也消费软资源,硬资源是被动的,软资源是主动的,人类通过软资源来开发和利用硬资源。两种资源相互作用,互促互动。

有关软资源、硬资源的概念虽然缺乏科学性,但是这种分类有利于人们认识资源的各种形态,尤其有利于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认识科技资源。一般意义上,可持续发展理论中资源概念的定位是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最低安全标准原则、基本需要的确定、对环境极限的特别关注等基本规范都是围绕自然资源来定义的。科技资源作为全社会的“第一资源”,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是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引擎的基础保障,也是我国科技体制、国家创新体制高效运行的基础。

2.科技资源研究的发展进程

资源合理配置是经济科学永恒的主题。在我国进行科技资源的研究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70-80年代,随着资源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开始尝试对于资源配置的原理和模式进行理论研究,但是这期间的研究成果比较少。

第二阶段,从80-90年代研究科技资源在经济体制、科技体制中的均衡和结构调整,台湾、香港、我国对于科技资源的研究侧重于对科技资源的评价、效率的研究,包括运用各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如EDA、FUZZY、AHP、SOFT-SYSTEM等,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并且开始关注科技资源配置的目标——效益,每一项资源配置所涉及的利益关系是复杂的。其中,学者们运用层次分析法从宏观层次上定义了效益的内涵。按照下列层次对效益进行分类:消费者个人效益、企业效益、国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时指出,各种层次的效益是有区别的,常常是彼此矛盾的,最重要的是在各层次效益之间协调和权衡,去追求一种综合性效益。此期间突出的代表性成果是国家自然基金设立重点项目“我国科技资源研究”以及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关于科技资源的研究。

第三阶段,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对全世界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理念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人们不仅关注资源的稀缺论、价值论、资产论,更重要的是关注将有限的资源可持续利用、有效合理利用,尤其是关注国家、地区的可持续能力建设问题。这一切的推动力,有且只有科学技术。在众多类型的资源中,科技资源是第一资源。科技资源是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基础,是国家竞争力的基础。与此同时,瑞典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每年一期的《国际竞争力报告》,引起世界各国普遍的关注。其根本就是通过6大指标体系全面、深刻地对世界各国的科技资源定性和定量的描述和评价。以上两方面的研究使科技资源的研究范围更为广泛,可以说,科技资源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各种层面、多种维度上,人们已经进入到研究科技资源对于科技、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的阶段。

最初,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经济学方向中一个集中点就是力图把“科技进步贡献率抵销或克服投资边际效益递减率”,作为衡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科技指标和基本手段。而科技资源配置同样可以作为一个支撑点,从一个新的角度阐述和衡量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属性。

二、可持续发展的科技资源配置目标

1.传统科技资源配置目标的局限性

资源的稀缺性要求人们必须做出选择,按照一定的规则或机制分配资源。这种资源的分配过程称为资源配置(allocation of resources)。经济系统的资源配置指经济系统的人、财、物等各种类型资源,分配于各种方向,并通过系统目标的实现程度检验配置效率。一般认为,资源配置的目标就是通过合理地分配资源使其利用达到最优。传统的经济学追求一种“经济效率”(economic efficieney),当资源配置有利于经济增长时,就被认为是优化,这样不论利用何种资源,采用什么样的资源组合,只要能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就受到鼓励,然而,单纯地提高经济增长速度的直接后果就是资源浪费严重,以牺牲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增长只能是暂时的经济繁荣,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也是很脆弱的。

从宏观角度,在经济发展模式发生变化的同时,资源配置的目标、方式需要动态响应。一方面,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从传统的经济增长、生产效率的提高,逐渐转变为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再到谋求人与自然的持续协调发展,这是对于科技参与社会发展过程和方式作出的更加合理的限定。另一方面,在科技资源配置的问题上,传统的科技资源配置注重于静态、区域性,并且科技资源配置的目标局限在科技管理、科技研究的层面上,科技资源配置的重要地位并没有突出出来,科技资源配置处于服务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地位。这种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新型科技运行机制的要求。

从微观角度,由于传统的科技资源配置缺乏一种积极、有效、流动、活跃的运行方式;使得一部分科技资源固化于既定的研究学科中,一部分科技资源长期处于低效、闲置状态,无法发挥效益;还有相当一部分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新技术因缺少必要的科技资源而得不到较快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科技资源观有利于“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的协调实施

努力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科技资源系统,是提高国家国际科技竞争力水平的前提以及保持国家、区域具有一定可持续发展科技能力的基础。这是由可持续发展的科技资源观的战略地位决定的。科技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科技能力的重要指标,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每年都对世界各国进行国际竞争力评价。在1999年调整后的科技国际竞争力量化指标体系中,分属5个评价子系统:研发财力资源、研发人力资源、技术管理状况、科学环境状况、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可以说5个评价子系统综合起来就是对科技资源各要素的评价,并且直接影响和决定了一个国家科技竞争力的水平和排名。

 “科教兴国”是中国迈向21世纪的重大战略决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是国家强盛的根本所在。科技实力是经济乃至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证。遗憾的是,在科教兴国的战略中,没有充分地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没有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融入其中,只是强调科学技术对于“经济和社会”这个复杂系统的作用,而恰恰忽略了对于“自然”的影响和作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这一革命性思想被作为“自然—社会─经济”复杂系统的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而科技生产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充分发掘和实现科学技术的内在效能,以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正在探寻和追求的一个目标。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必须依靠科学技术。作为科学技术基础,科技资源的配置问题从宏观上可以作为一种纽带,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科教兴国的精神结合起来,在执行“科教兴国”这一重大决策的同时,或者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能够从科技资源的角度,实现二者的协调一致。

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我国的科技资源配置就是要紧紧围绕着两大战略,选择我国的科技资源配置的适当规模,确定我国科技资源配置的结构,明确我国科技资源配置的运行方式,以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增强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增加国家的综合实力。

3.提高国家科技竞争力,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科学技术发展目标

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根据我国的发展现状,充分认清目前科技资源配置的问题,适时调整科学技术发展目标,满足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根据我国权威学者对于中国科技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报告,我国科技资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纳为:(1)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不高,浪费严重;(2)科技资源整体功能差;(3)科技资源配置结构失衡;(4)科技体制不完善;(5)配置机制不灵活。我国目前科技资源的现状对于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不利的。《2000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明确提出,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科学技术发展目标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科学技术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最大成效地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3)建立和谐、适宜的宏观环境支持系统,保障以上两个目标互相促进协调,形成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良性循环。

根据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科学技术发展目标,我们认为,科技资源配置的目标应该向着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其最优的成效,形成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一种良性循环,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实现科技成果有效的供给和不断满足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需求。

具体地,可持续发展的科技资源配置可以分为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两个层次。宏观层次指科技资源如何分配于不同的各类社会资源需求要素之中,其合理性反映在如何保证SPERE系统(social,population,economy,resource and environment)的协调发展和如何使每一种资源有效地配置于最适宜的使用方面;微观层次是指在资源配置的既定条件下,社会资源需求要素如何使用这些科技资源,其合理性反映在如何有效地利用它们,优先发挥最大的效用,同时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又不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在实践中,实现科技资源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形成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一种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我们认为可以重点解决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奠定好科技资源这一体现可持续发展科技能力的基础,重视科技资源的原始储备,大力推进国家、地方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尤其是科技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其次,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达到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合理有效或最优成效配置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再次,必须使科技资源配置尽量降低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保障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最后,科技资源及其配置的状态和程度已经深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发生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在现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并存的情况下,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理念融入到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科技体制改革、具体到科技资源的配置中去,会让我们少走一些弯路,少付出一些代价。

三、可持续发展科技资源配置的要素系统

根据科技资源配置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形成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一种良性循环,遵循资源经济学约定的资源配置一般规律,即科技资源配置受经济形态的制约,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形态对科技资源的配置起着最直接、最有力的影响。目前,结合UNIDO我国关于可持续发展科技能力建设的指标系统,以及IMD科技竞争力指标体系,一方面,我们可以认识科技资源与科技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科技能力建设的相关性;另一方面,从中归纳出可持续发展科技资源配置要素系统的框架结构,具体的指标体系不再这里阐述。

就发达国家而言,技术能力、研究与发展(R&D)能力、创新能力是同义的。在经济学研究中通常把技术看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通过对技术资源及其操作进行系统分析,揭示技术能力的本质。科技资源也具有同样的特性。从这个意义上,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资源要素系统的建立,一方面要体现科技资源的特性,即科学、全面地描述和充分反映科技资源状态;另一方面要体现可持续发展性,描述科学技术及科技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各个要素宏观上的定位应符合以下原则:(1)典型、客观、尽量简捷;(2)全面性和可操作性;(3)科学性和可比性;(4)与国际惯例的一致性;(5)定性与定量、动态与静态相结合。

总之,可持续发展的科技资源要素系统是研究可持续发展的科技能力建设问题的最直接、最基本的途径。我们认为,在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如何进行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和实现能力建设,这条途径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探索。

四、结论

首先,通过研究和认识科技资源的发展历程,我们必须达成这样一种共识:科技资源是第一资源,科技资源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在各种层面、多种维度上,人们已经进入到研究科技资源对于科技、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的阶段。

其次,科技资源配置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向着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最优成效,形成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一种良性循环。这一目标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持续性原则”的思想,最终达到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动态平衡,充分体现了人们对于规范科学技术本身、科技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和影响的理性、明智的思考和限制。再次,围绕可持续发展科技能力建设,一方面,我们可以认识科技资源与科技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科技能力建设的相关性;另一方面,从中可以归纳出可持续发展科技资源配置的要素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科技资源要素系统是研究可持续发展的科技能力建设问题的最直接、最基本的途径。

最后,随着资源概念的拓展,资源管理的观念也在发展变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被引入到资源管理领域,提出了对资源进行可持续管理。一个代表性的观点是强调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包括资源的纵横管理。资源的纵管理,就是对资源从开发、利用到消费以及再利用的整个过程进行管理;资源的横管理,即对资源存在的主要形态如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力资源、科技资源、信息资源等进行管理。另一个代表性的观点是实现资源的资产化管理,即遵循资源的自然规律,按照资源的生产实际,从资源的开发利用到资源的生产和再生产,按照经济规律进行投入产出管理。对于科技资源而言,学者们特别强调如何通过国家创新体制的建设,建立、完善科技资源的要素市场,实现科技资源的市场化。

标签:;  ;  ;  ;  ;  ;  ;  ;  ;  ;  ;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资源配置研究_可持续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