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民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满足,精神需求在逐步扩张。国家为了满足人类社会的艺术需求,同时也为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小学、中学、高中、大学各学段都设置了美术课程。本文研究对象是高中五育中的美育,主要针对的是如何在美术教育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
关键词:思想品德修养;爱国主义教育;艺术修养;民族精神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8-211-01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什么是美术教育。美术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艺术,提高学生美的感受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开展的教育性的活动。高中的学生普遍的学习任务较重,在上美术课时,学生紧绷的学习神经能够得到放松,帮助学生减缓学习上的压力。其次,学校开展美术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辅助学生的心理成长,给学生带了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并不是为了让学生们在美术上取得重大成就。当然,也有小部分的学生艺术天赋很强,教师需要对此类学生加以引导,认真培养,争取让他这艺术方面有所建。美术能够带给人心灵的震撼,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故而,学校需要把美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推动高中生道德发展。高中生还没有正式步入社会,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不够成熟,有待发展。美术教育能够很好的引导高中生,通过图片所呈现出的含义,带领高中生进入他们没有了解的未知世界,帮助他们构建一个更为完善的三观。
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拥有丰富的精神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先辈们用血肉之躯换来的。现阶段的高中生,倍受疼爱生活富足,没有体会过饥寒交迫的辛苦,很难切实感受到国家成长过程的辛苦。同时,高中生是未来的希望,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因此,对高中生开展爱国教育,唤醒他们的爱国精神,激起他们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的精神是十分必要的。习近平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所以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导向作用,对高中生进行爱国教育的渠道。可以给高中生观看关于红色历史的美术图片,例如,关于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的图片,教师需要仔细讲解,带了他们进入图片中,感受在绝境中挣扎的痛苦,警醒他们,虽然现在生活条件良好,但是永远也不能忘记为我们幸福生活打拼的先辈们。美术是直观真实而深刻的,把爱国主义教育与美术相结合,是激励高中生努力学习、坚持奋斗的有效方法。
二、对学生进行乡土教育
在国家美术教育的要求大纲中,乡土教育是当地美术教育的重要环节,国家要求地方需要有着属于自己的乡土美术教材。这些教材具有历史性和区域性的特点。通过这些乡土美术教材,高中生可以更加了解到家乡的文化特征,接受到更多的文化感染,通过乡土文化受到更多的思想道德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如今,各地学校开展如“剪纸”、“浮雕”等特色美术课程,这表现出了美术教育的包容性,美术传承历史,扎根现代,走向未来。我们身边有着太多的乡土文化,路边的瓦当、窗边的贴纸等,这些生活中的乡土艺术需要被传承和弘扬。美术教师在高中生教学课堂中可以结合乡土艺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比如本地的乡土陶艺艺术和乡土雕刻艺术。通过对这两种优秀乡土文化的讲授,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的自豪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加强高中美术教育的教育氛围。本县拥有世界第二大石刻佛像和众多的土陶厂,具有丰厚的乡土雕塑和乡土陶艺的历史。教师可以凭借着这些丰厚的乡土艺术资源达到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并且展开学生对乡土陶艺和雕塑的实际学习,在实际学习中鼓励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展美术欣赏教学,培养乡土情怀,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乡土文化是乡愁的重要载体。农村要留得住乡愁,必须振兴乡土文化。同时,只有重视乡土文化、挖掘和利用好乡土文化,不断推动乡土文化繁荣发展,才能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不绝源泉、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在美术教学的新课标改革中始终强调美术教学要以学生的自我学习为中心,教师的美术教学的角色为引导者,而不是单纯的学科知识传授者,美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具有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责任,那么如何通过乡土陶艺和雕塑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呢。第一,教师理解学生的差异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放下对学生所谓的标准要求。由于个性和成长环境的不容能够,学生之间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学习效果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不可能千篇一律。因此,教师需要理解学生学习的差异,放下统一标准,鼓励学生达到不同层次的目标,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当教师在放下教学统一标准后,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学习乡土陶艺与雕塑,提高自身修养水平。第二,在陶艺学习中,教师要贯穿思想道德教育。本地的乡土陶艺和雕塑具有鲜明的历史特征,以陶艺和雕塑为美术教学欣赏对象,开展美术欣赏课教学。在欣赏陶艺和雕塑的过程中,学生同时接受了关于历史知识、经济知识和文化知识的教育,通过这种欣赏课教学,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了高度提升。学生了解到中国陶艺在世界陶艺中的重要地位,为中国陶艺和雕塑的现代高速发展而喝彩,为中国悠久的陶艺与雕塑历史而自豪,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家乡的自豪情怀得以激发,从而得到为国家发展而努力学习的先进思想。第三,在陶艺与雕塑的制作学习中,高中生得以进一步了解陶艺和雕塑的具体构造,并且以自身的文化素养为基础制作陶艺和雕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相互合作,为了制作出更好的作品他们需要敢于创新,通过陶艺与雕塑制作教学,学生理解到合作和创新的重要性,同时也产生了竞争意识。只有创新才是人与社会不断发展的动力,学生在拥有创新意识后,用自己的想法做出陶艺与雕塑,真正领会了理论化为实践的力量。在这样的高中美术课堂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了提高,培养了自身的创新意识,体会到了乡土情怀,其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
三、总结
总而言之,美术教学的教学目的不仅仅在于传授学生美术知识的学习,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且使得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得到来自心灵的洗涤,陶冶人的情操。美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牢牢记住自身的教学责任,为学生树立合作学习意识和创新精神,并且引导学生展开思想品德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在学生的认知中这是一个美丽的世界。学生不仅会欣赏美,更能够描绘出这个美丽的世界。
参考文献
[1]丁海青.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分析.美术教育研究,2015(22)
[2]宁俊山.高中美术欣赏中思想品德教育渗透例谈[J].甘肃教育, 2009(11):58-58.
论文作者:方勇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8月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乡土论文; 美术论文; 陶艺论文; 学生论文; 雕塑论文; 教师论文; 文化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8月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