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负荷现状下的液硫伴热系统优化论文_汪伟 杨莲 孙玉宏 周志杰 陈书宁

低负荷现状下的液硫伴热系统优化论文_汪伟 杨莲 孙玉宏 周志杰 陈书宁

中原油田分公司

一、装置蒸汽伴热概况

液硫储罐伴热:液硫罐区设10台液硫储罐,储罐设计采用拱顶罐,单罐储存容量近5000m3。液硫在储罐中工作温度控制在135℃~148℃之间。为防止液硫在储罐内凝固,硫蒸汽在储罐顶部固化形成固体颗粒,储罐罐壁和罐顶均设有保温层。罐底部分设蛇形蒸汽加热管,总加热面积约为200m2,加热管总长1800m;罐壁部分设环形蒸汽加热管,加热面积170m2,加热管总长1600m;罐顶部分设外置螺旋形蒸汽加热盘管,加热面积为60m2,管总长约为640m。液硫管线采用蒸汽夹套伴热,液硫管线和储罐加热均使用0.4MPa的饱和蒸汽。全厂热力管网提供0.4MPa的过热蒸汽,高温蒸汽通过罐区减温器减为饱和蒸汽供液硫罐区伴热使用。

液硫输送管线伴热:罐区液硫利用液硫泵,通过蒸汽伴热管线将液硫持续不断的输送至硫磺成型单元,供装置连续生产。现场液硫输送管线采用夹套管伴热,持续消耗高温蒸汽,维持液硫温度平稳,以确保管线内液硫的良好流动性。

液硫池伴热:液硫池为长方形地下池,设计储存液硫500立方米,工作温度在120℃~140℃之间,结合液硫特性,不断挥发硫蒸气及其他杂质气体,液硫池设有排气烟囱一个,设若干组加热盘管,液硫池中间设有一条支撑墙,以确保液硫池坚固耐用,利用伴热蒸汽持续为液硫池供热保温,以保持液硫流动性;液硫池顶部设有蒸汽灭火系统,当液硫池发生火灾时,消防蒸汽从顶部消防孔注入液硫池,以隔绝空气进行灭火。

湿法成型装置伴热:硫磺成型主装置为国外进口设备,单套装置生产能力为90t/h左右。来自液硫池的高温液硫通过成型分液盘滴入工艺水罐内,冷却结晶形成颗粒硫磺,并通过下游输送带输送至物料储存单元。成型装置伴热主要用于液硫分配盘和成型盘的伴热,在其底部均匀分布若干伴热管线,促使液硫在滴入工艺水罐前不发生凝固、堵塞,实现装置连续、平稳生产。

二、现状分析:

1、随着上游气量的不断变化,厂区生产形势复杂多变,液硫产量随之波动,近期车间液硫接收量由最高的5800吨/天降低至约3500吨/天,正常情况下液硫外销装车约1000余吨/天,成型转固生产约2000余吨/天,罐区的库存逐渐下降,储罐使用率明显降低。由上年度年平均能耗指标,不难看出,1#、2#罐区蒸汽用量大约在400吨/天,10台液硫储罐全部伴热的方式不符合当前生产形势,造成伴热蒸汽的极大浪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伴热液硫池是硫磺成型装置中重要的过程设备,设计储存液硫500m3,由多组蛇形蒸汽伴热盘管及时补充液硫储存过程中损耗的热量。当成型机停运,液硫池仅处于热备状态下,现有的伴热系统则满足不了液硫储存需要的热能,其储存温度将快速降低,必须采取措施增加伴热,使得液硫储存温度保持在120~145℃之间。

3、液硫到达硫磺成型机顶部,由流量控制阀控制阀门开度进入成型盘。液硫分布器保证了蒸气加热的成型盘里液硫均匀分散,成型盘位于支撑盘和装满水的成型罐上部。成型过程中,伴热蒸汽处于全程伴热状态,造成蒸汽浪费。

三、主要节能优化方法

一、改变罐区伴热现状,实现罐区"一备一用"。原10座液硫储罐伴热全部投用,日耗蒸汽350余吨,在低负荷现状下,储罐平均液位3m,储罐全部投用,造成蒸汽极大浪费。针对出现的新形势,积极调整伴热方法,集中使用1#或2#罐区,停用的罐区关闭伴热蒸汽,创新形成罐区的"一备一用"节能新方法,大大降低了罐区的蒸汽消耗。

二、优化液硫池蒸汽管网伴热,提高液硫池伴热效果。目前采取的措施是打开所有疏水器前的排空阀,加大伴热蒸汽的循环量,快速大量的补充热能,提高伴热系统温度。现场排放掉大量蒸汽,造成蒸汽损失增加能耗、增大污水排放也不环保、外排蒸汽冲蚀液硫池顶板在造成蒸汽浪费的同时不利于安全生产。采取有效方法,优化蒸汽管网操作,将伴热蒸汽压力由0.38MPa提高至0.40MPa以上,将疏水效果较差的疏水阀更换成节能高效新型疏水阀,新增加一套凝结水回收汇管,把现场排凝水统一回收至凝结水管网系统中。

三、成型过程中,关闭成型盘伴热。成型盘材质为316SS,规格小,传热效率高,成型过程中液硫的温度足以维持成型盘伴热温度在正常范围内。实践表明成型过程中关闭成型盘伴热,不影响成型装置的正常运行。

四、应用效果

一、实现蒸汽量相比罐区全部投用减少一半,同时根据接收液硫温度及夏季高温特点,实时调控储罐温度,进一步降低蒸汽用量。月节约蒸汽150余吨,直接经济效益100万元/月。

二、通过液硫池伴热及凝结水优化,有效降低液硫池的蒸汽消耗,提高了凝结水回收率,实现整体收益15万元/月。

三、通过关闭成型盘伴热,成型装置伴热蒸汽量降低15%,显著减少成型装置蒸汽消耗。

五、结论

一、低负荷现状下,创新提出的罐区"一备一用"法,降低了罐区使用频率,大大减少了蒸汽等公用介质的消耗,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二、通过液硫池及成型装置伴热综合优化治理,实现蒸汽用量减少15%,节能效果明显。

论文作者:汪伟 杨莲 孙玉宏 周志杰 陈书宁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尚品》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8

标签:;  ;  ;  ;  ;  ;  ;  ;  

低负荷现状下的液硫伴热系统优化论文_汪伟 杨莲 孙玉宏 周志杰 陈书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