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3018419880718XXXX
摘要:为了保证水利项目建造管理的质量,应能认识到超预算对项目建造以及管理的影响,并能在此基础上结合水利项目建造要点,制定更为科学的预算管理方案。本文就水利项目建造方面造价管理超预算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水利;造价;工程;预算;管理
在开展水利工程建造管理的时候,造价管理是其中较关键内容,影响着项目后期资金是否充足、项目能否按时完工,因此需要能保证项目预算的准确性。但在实际的工程造价管理当中,工程建造预算有时会受到环境因素、建造人员因素的影响,出现预算准确性出现偏差的情况,影响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
1导致水利项目整体造价超出预算的原因分析
1.1工程预算编制不科学
现代水利工程所处的环境种类较多,每种环境都对项目建设要求有所不同,这就导致水利工程建造技术有较大的变动空间,尤其是一些所处环境特殊、规模大的工程,在进行预算管理的时候有较大难度。但现阶段一些水利项目预算管理人员在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忽视了水利项目预算管理的复杂性,未对水利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使水利项目最终的预算结果和实际项目建造成本之间存在出入。这不但使预算结果在水利项目建造方面失去了相应的指导作用,甚至会给项目建造正常进行产生影响。
1.2实施的过程中设计变更比较多
有很多工程正是由于前期设计出了问题而造成工程造价超预算价。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由于设计单位没有对项目进行全面的了解,只是按照建设单位的主观意愿来理论化设计,因此,设计图和客观条件存在着较大的出入,对于这种现象通常是边施工边修改。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沟通不足,致使设计意图不明确,在施工的过程中图纸的变更比较大。个别建设单位为了使所争取的建设项目能够得到批准,在报批的过程中故意把投资额改小。部分建设单位在招标时为了压低其造价,通常会搞一些不切合实际的标准比较低的设计,在施工的过程中设计的变更比较大。
1.3不可预见因素
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很多不可预见因素也会使工程的预算增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由于地质资料所反映出来的通常是局部地区的地质状况,而实际开挖后,发现地质条件不能够满足设计的要求,必须要改变基础或者加深基础;在钻孔桩或者挖孔桩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流泥、流沙、溶洞以及岩层等;这些问题都难以准确的预计。
1.4工程实施过程中控制工作不到位
一般建筑工程项目的工序比较多、施工时间比较长、工作面比较大,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善,那么实际的施工情况就不能够得到比较及时与准确的反馈,管理人员就很难对施工过程中的造价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调整。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容易出现资金浪费现象,这样就会引发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
2应对水利项目建造中出现超预算情况的对策
2.1提高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
现代水利工程的复杂程度较高,因此在进行项目预算管理的时候应能掌握其中的关键点。首先的,项目预算管理人员不能仅凭设计方案就完成整个项目的预算编制,必须要能到水利项目的实际建造现场进行查看,对项目建造现场的地质情况、水文情况、项目建造难度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只有在掌握了这些基础信息之后才能保证后续预算统计的顺利进行。其次,在调查水利项目各方面基础信息的时候,还要能注意各种施工图纸、设计图纸的收集、勘察报告等文件信息的收集,使基础信息更为充实。每个地区中材料价格存在差距,而在兴建水利项目的时候需要消耗数量庞大的材料,因此对建造材料价格的收集分析也是预算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
第三,水利项目设计方案是整个预算工作的基础,但由于目前水利项目的功能结构、组成部件较为复杂,使得一些预算管理人员在进行预算管理的时候会出现偏差,影响了预算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预算编制人员在参考设计方案进行预算管理的时候,要能认识到设计方案的重要性以及自身特点,要能在实际操作中反复对项目建造方案进行分析,做到对项目建造方案的充分了解,这样在对项目建造方案反复阅读中更准确的了解设计人员意图,从而提升设计方案准确性,避免在预算统计中出现错误。
最后,影响水利项目预算准确性的又一大因素就是材料价格的变动,因此在开展项目预算编制的时候要考虑到建造材料价格的变化,并能根据项目建造量以及材料价格变动区间来给材料价格留有变化空间。工程造价编制工作人员必须要对材料设备的价格、性能、规格以及品种等有一个细致、全面的了解。由于材料设备的价格标准是按照市场的价格来确定的,必须要对其实施差价调整,做好动态管理工作极其重要。要避免因为价格的波动而给超预算控制带来影响必须要建立建筑工程造价差价的预测系统,通过该系统来对各项工程的造价指标当前的变化趋势进行合理的预测,在这个基础上对造价差价进行合理的调整。
2.2减少项目变更
建筑工程均要在经过规划、设计以及实施这三个阶段,在工程的实施阶段出现了预算,但是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项目设计经常会出现变更,其中主要包括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所引发的变更、设计缺陷所引发的变更以及业主意愿引发的变更等等,工程项目出现变更就意味着工程造价的变化,因此工程实施前,对工程造价进行主动、积极的控制是十分必要的。而控制工程造价最有效的手段,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克服长期以来技术与经济相分离的现象。即工程招标前,造价人员了解建设单位对工程的质量、工期、资金投入的情况,综合考虑建设环境、建筑市场和建筑企业的各种因素,第一时间查看图纸问题,向设计人员提出图纸不完善、不合理的地方等等,进而修正工程预算价,尽可能减少项目实施后的设计变更。如果出现变更,预算控制工作人员还必须要对该部分实施技术与经济论证,对变更的可行性以及必要性进行确认,把设计变更所带来的造价超支降到最低。
2.3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预算控制
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资金投入比较大,该过程不仅是招投标的有效延伸,同时还是合同具体化的过程。很多建筑施工单位往往不太重视该过程中的造价控制工作,事实上,在这个过程中也很容易出现造价失控的现象。究其主要原因是:①受到社会动荡以及自然灾害等较难控制或者无法控制因素的影响;②受到合同变更、技术限制以及施工组织失误等人为因素的影响。要做好这个阶段的控制工作必须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适当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对施工生产过程中所有费用开支和其他管理工作等进行计划、实施、监督、调节和控制,按照预先制定的目标计划,使工程造价自始至终置于有效的控制之下。这个工作始于工程项目中标确认之时,一直到工程项目竣工后的保修期结束。
3结束语
水利项目对各地区的水资源使用情况、经济发展情况会有影响,因此水利项目的建造也成了现代社会较为关注的方面。这也就更需要预算管理人员能通过科学项目造价分析,制定科学预算方案,为项目建造顺利进行提供保证。现代水利项目设计理念、建造方式在不断更新,需要预算管理人员能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不断强化自身能力,促进水利项目建造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梁东华.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科学之友,2013(12):63-65.
[2]王玉洁.浅谈做好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的有效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4):227-229.
[3]李胜江.市政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措施分析与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10).
[4]杨尚勇.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11)
[5]林亦伟.浅谈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科学之友,2013(22):146.
论文作者:陶姗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5
标签:项目论文; 预算论文; 水利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造价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