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初探_农民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初探_农民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条件下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农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始终不渝地用邓小平理论教育干部和群众。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充分阐明了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占全国人口的70%,做好农民思想政治工作,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就拿西山区来说,虽然是郊区,但山区、半山区面积就占92%,农业人口12.5万,占全区人口的40%。所以,抓好农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仍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大农村推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了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和农产品流通体制,调整了产业结构,改革了农村经济的宏观调控方式,从而使粮食主产连年稳步增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经济迅猛发展,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成就的取得,一靠党的好政策,二靠广大农民的积极支持和参与。在这中间,也离不开各级党组织所做的大量的艰苦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现在,农村正在从三个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一是长期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二是加快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引导农民和农业顺利进入市场;三是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要实现上述改革目标,同样需要抓好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否则,农民不理解、不支持,农村深化改革就难以实现。

2、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在农村经济得到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的情况下,富起来的农民,容易满足现状,产生“小富即安”的思想,大多数农民解决了温饱以后,面临着适应市场经济奔小康的问题。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农民群众产生了很多困惑和问题,有的不知道什么是市场,怎样适应市场经济,有的认为市场经济“与我无关”,还有的甚至认为发展私营经济是搞资本主义。因此,要使农民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使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得以顺利的贯彻执行,做好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

二、加强和改进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的指导原则

第一、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充分反映了全国人民,包括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所以,党在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应坚持和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要贴近农村实际、贴近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离开农村经济建设的实际,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只能是隔靴搔痒。在具体工作中,是要把党的十五大精神,深入贯彻到广大农民群众中去,帮助他们学习和掌握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要帮助农民群众了解和熟悉市场经济知识,学会按市场经济规律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要帮助农民群众掌握科技知识,提高科技致富的本领;要帮助农民群众交友“联姻”,寻找和拓宽致富门路。通过做农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广大农民按照党的各项农村经济政策,发展农村经济,走上致富之路。

第二、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为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农村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并把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精神文明的始终。

现在农村有的地方,经济发展了,但是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封建迷信、赌博现象依然存在,极少数人不明真相乱起哄,既影响精神文明建设,又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加强对农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帮助农民提高对善与恶、美与丑、进步与落后、文明与愚昧的辩别能力,坚决克服和抵制各种歪风邪气,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引向深入。

第三,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具体地讲,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要把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同解决农村干部、群众的思想问题结合起来;二是要把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三是要把灌输教育同启发农民群众自觉提高、自我教育结合起来。这样,农民群众对党的政策才易于理解和乐于接受,才能收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第四、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民主作风、注意工作方法。党的民主作风,是使我们党实现正确领导,推进党的事业的重要保证,对农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民主作风,要善于听取群众意见,如果不许群众讲话,甚至听不进反对的意见,不仅收不到好的效果,还会给党的事业造成危害。向农民群众宣传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时,要注意了解群众的愿望和要求,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要注意工作方法,坚持以理服人,用农民群众中的实际经验来启发、引导农民。

第五、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因人施教,有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应有针对性,不能搞“一刀切”,“一锅煮”。要根据不同对象决定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如对山区群众和坝区群众要有区别,对少数民族群众和汉族群众要有区别。要根据各个群体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开展工作。不能头发胡子一把抓,否则不能取得预期效果。

三、加强和改进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1、搞好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党支部是农村工作的核心组织。做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键是要有一个得力的党支部。西山区碧鸡镇龙门办事处,虽然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但在一段时间里,由于领导班子软弱,因而经济发展缓慢,1992年,集体财务余额仅有千余元。镇党委根据这种状况,下决心调整了领导班子。1993年新的支委上任后,团结协作,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这个仅有3个村、870人的办事处,当年就完成经济总收入102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7元;1996年经济总收入升至41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079元。1995年被西山区委、区政府授予第一批“西山区奔小康先进单位”称号。

2、抓好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农村党员是农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是模范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带头人。他们长期生活在农民群众中,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身边的群众。做好农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农村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做好农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抓好农村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使之成为做农民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

3、组织和发展农民群众制定村规民约,实行民主管理。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农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要根据其变化了的新特点而采取新的方法。黑林铺镇观音寺村,地处交通沿线,与企业、学校等紧密相间,村民与外界接触较多,过去打架斗殴时有发生,赌博现象较为突出。1995年,村里制定了“村规民约”,党员、干部带头遵守,群众互相监督自我约束。这个村还建起了综合文化娱乐室,使群众在工作之余有了自己的“家”,现在村里社会秩序良好,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经济发展迅速。全村至今再没有赌博现象或发生任何治安、刑事案件。1995年,观音寺村被评为“云南省文明单位”,还先后被授予“昆明市卫生红旗先进单位”、“西山区奔小康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去年又被确定为省级文明示范单位。

4、实行“党员承包制”,采取“定期会议制”,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党员承包制,就是采取党员包做周围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党员要负责包做与其较为亲近或有社会关系的人的工作,要负责地向他们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上级党委、政府的指示决定,及时向党支部反映群众的思想动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党员对此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及其效果,应列入党员年度目标责任考核。

定期会议制,是针对农民生产经营分散,有的经常在外打工做生意的具体情况,定期召开户长或群众会议。可按季度或者利用传统节日群众回家过节机会召开群众会,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通报或讨论村(社)重要事项决定,公布集体财务收支情况。这样既体现群众当家做主、民主决策,又可密切党群关系,化解工作中的矛盾。

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关系着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办法,使广大农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更加美好。

标签:;  ;  ;  ;  ;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初探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