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 云南曲靖655000
【摘要】目的:讨论与分析延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以及患者预后。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接收的8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其均分为溶栓组与延迟组,每组各40例,其中给予溶栓组患者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择期行PCI治疗,延迟组患者入院后即刻行PCI治疗,观察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前冠状动脉(IRA)分级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后IRA分级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中,延迟急诊PCI治疗方案仍可再通梗死相关动脉,有助于急性患者病情的转归与预后,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溶栓;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心肌梗死;预后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有效方案,可显著改善疾病的预后[1]。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关键在于尽早而充分地开通梗死相关动脉,但往往有患者因特殊状况而导致延误诊治,错过溶栓治疗的最佳时机[2],需要采取延迟急诊PCI治疗。本次研究以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接收的共8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延迟急诊PCI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8月之间的8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溶栓组和延迟组,每组各40例。其中溶栓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37~78岁,平均(48.23±6.85)岁,前降支16例,回旋支13例,右冠状动脉11例;延迟组男性29例,女11例,年龄:39~79岁,平均(49.58±6.67)岁,前降支17例,回旋支14例,右冠状动脉9例;。所有患者诊断标准均符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患者,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治疗,经桡动脉入径行PCI,溶栓组患者常规口服肠溶阿司匹林300mg及氯吡格雷300mg,静脉推注瑞替普酶36mg,分2次推注,每次18mg,间隔半小时,静脉推注时速度缓慢,时间不小于2min,溶栓治疗,根据患者各自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表现的变化判断冠状动脉再通,距离发病时间起8至10天行PCI治疗。延迟组患者一经确诊,立即采取PCI治疗,由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U,每12小时注射1次,口服氯吡格雷75mg,每日一次,阿司匹林300mg,每日一次。非外禁忌症者可常规使用ACEI、硝酸酯类及他汀类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均以STEMI治疗方案常规治疗,无特殊情况者3~5周可出院。
1.3观察指标
1.3.1冠状动脉再通 以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分级法(TIMI)作为两组患者再灌注效果的判断方法,TIMI2-3级为正常血流,TIMI2级以下为无复流。
1.3.2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发生出血、心力衰竭、梗死后心绞痛和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和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P<0.05时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IRA分级对比 两组患者PCI介入前冠状动脉(IRA)分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后IRA分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的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治疗的有效方案,行早期再灌注治疗有助于患者病情改善[3],且有良好的预后。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致病因素是斑块破裂继发血栓[4],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早期PCI治疗可促进梗死相关动脉的开通,减少心室重构,显著改善心功能[5]。在患者因各种因素耽延治疗的情况下,延迟PCI晚期仍然可以修复梗死组织,重建血运,对病情恢复有着积极的效果。本文主要讨论延迟采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以及患者预后,对溶栓组与延迟组的临床疗效PCI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发现两组PCI前冠状动脉(IRA)分级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I后IRA分级的对比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延迟急诊PCI治疗方案可尽早再通梗死相关动脉,有助于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的急性患者病情转归,可有效避免梗死后心绞痛及心源性死亡等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付艳华,索冬卫,彭芳等.延迟急诊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及患者预后的研究[J].重庆医学,2014,(33):4479-4480,4484.
[2]陈玉军.延迟急诊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及患者预后的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34):32.
[3]王洪雨.延迟急诊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及患者预后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5):71,74.
[4]张勇,王燕妮.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延误的影响因素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4(3):413-415.
[5]涂军荣.延迟急诊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8):4233-4234.
论文作者:刘林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2
标签:心肌梗死论文; 患者论文; 冠状动脉论文; 急诊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溶栓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