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 744000
摘要:以中药为主、艾灸为辅治疗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疗效观察。方用中药加艾灸法,辅以必要的临床护理,可取得显著疗效。
关键词:膝关节退行性病变;中药;艾灸;疗法
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又称老年性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病、肥大性关节病等,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展性关节疾病。临床表现为膝关节肿胀、压痛、活动障碍、关节腔积液、膝软、关节绞锁等,症状分布无对称性,也无晨僵。中老年人、特别是肥胖型中老年妇女中比较多见。从2014年7月至2015年10月底,甘肃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对50例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运用中药配合艾灸法治疗1-3个疗程后,治愈无复发38例,疼痛明显减轻但遇过劳、天气变阴、刮风下雨仍有轻微发作者8例,无明显效果者4例,治愈率76%,有效率92%。
一、治疗方法
原则:温通经络,除湿散寒,活血止痛,滑利关节。
1、中药方剂(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30g 桂枝15g 白芍30g 威灵仙12g
木瓜12g 苍术10g 薏苡仁20g 黑附片15g
干姜30g 怀牛膝15g 忍冬藤12g 白术20g
山芋20g 细辛10g 艾叶10g 甘草15g
上述药物开水煎服,其中黑附片15g先煎。方法为,在投入黑附片的药锅内倒入700ml开水,文火煎煮2小时30分钟,然后加开水50ml后投入其余各样药物,再煎20分钟左右,取汁去渣,分两次服完。如此每日一剂,每天只煎一次,7天1个疗程,连续服1-3疗程即可。【2】
2、艾灸疗法
在煎服汤药的同时,配合行艾灸法。选穴位:血海、梁丘、阳陵泉、内外膝眼、足三里、三阴交、委中、承山、涌泉等穴位,用艾条点燃艾炷,每个穴位灸5-10min,以患者感到皮肤温热为度,防止烫伤,每天2次,7天一个疗程,可连续灸1-3疗程。
二、临床护理
1、服用中药注意事项:
①中药宜在饭后服用,避免因吸收太快而产生副作用。服药期间忌食肉蛋鱼虾等发物和葱、椒、姜、蒜等辛辣刺激性调味食品,不宜进食生冷油腻以及难消化食物。
②服药后应注意休息,观察药物效果和反应。服药出汗后注意避风,适当休息,避免超负荷运动与劳动,防止感冒着凉;膝关节肿痛严重者应卧床休息,以减轻膝关节的负担;服药后要观察有无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③对中西药合用的病人,应告知中药和西药的服用方法及间隔时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④患者应主动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如膝关节伸屈活动,以改善膝关节的活动范围及加强股四头肌力量。
⑤肥胖患者应注意节食,减轻膝关节负荷。
2、艾灸注意事项
①注意施灸温度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以不会烫伤皮肤为度。
②施灸时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防止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入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熄灭。
③防止感染或化脓。因施灸不当,可能引起局部烫伤,产生灸疮,不要把疮搞破。如已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④防止晕灸。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发生则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甚至晕倒。发生晕灸应立即停灸,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即可消除不良反应。
⑤掌握施灸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⑥用量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壮数少一些,或灸的时间短一些,以后逐步加大剂量。
三、中医治疗机理
退行性骨关节病变属于中医的“痹病”范畴。“痹病”是由风、寒、湿、热等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灼热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病症。根据感受邪气的相对轻重分为行痹(风痹),痛痹(寒痹),着痹(湿痹);若素体阳盛或阴虚火旺,复感风寒湿邪,邪从热化,或受热邪,留注关节,则为热痹。本病即由风寒湿热之邪入侵机体,痹阻关节肌肉筋络,气血闭阻不通所致。前述50例患者均属“着痹”。
方解:方剂中黑附片回阳救逆、温补脾肾、散寒止痛,与桂枝合用治疗风寒湿痹引起的关节疼痛,由于黑附片的毒性作用大,故要用开水先煎2小时以上以去除其毒性,并增加其有效成分的溶出;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敛汗,托毒生肌,利水消肿的功效;干姜、艾叶都有回阳温中,散寒理气的作用;而威灵仙、木瓜、山芋、苍术、薏苡仁、白术、细辛,能够健脾除湿、舒筋通络、化气行滞、软坚散结;白芍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怀牛膝活血祛瘀、补益肝肾;忍冬藤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甘草则中和多种药物的药性、烈性和毒性。以上药物煎汁服用可达到补气回阳、除湿通络、软坚散结、散寒之痛、活血祛瘀之功效。
穴位解:血海行气和血、通血止风,梁丘理气和胃、通经和络,阳陵泉活血通络、疏调脉络,内外膝眼止痛,足三里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三阴交健脾利湿,委中通活血化瘀、开窍启闭,承山理气和中、舒筋通络。在上述穴位运用艾炷燃烧过程产生的热效应,传递到经络系统,调动人体的免疫功能,作用于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病变部位,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皇帝内经》的《灵枢.官能》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亦曰:“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经灸之”,通过艾灸可以产生药物和针灸所不能企及的行气通络、扶阳固脱、拔毒泄热之作用。
归结起来,口服中药是为散寒止痛、舒筋通络、健脾除湿;艾灸的温和热力作用由穴位传导经络,具有疏通气血,具有活血止痛、祛寒渗湿之功效。上述方法配合使用,疗效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临床资料:患者50例,其中男11例,女39 例,年龄45-80岁,单膝病变34例,双膝16例,x线拍片显示有不同程度的膝关节退行性病变。
[2]源于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及中医临床实践
作者简介:曹秀霞,女,汉族,1968年7月生,甘肃省灵台县人,大学本科文化程度,主管护师。业余研究中老年多发性疾病的中医康复治疗与护理。甘肃省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
论文作者:曹秀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9
标签:膝关节论文; 艾灸论文; 关节论文; 穴位论文; 中药论文; 平凉市论文; 疗程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3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