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否定否定规律引入教学设计_否定之否定论文

将否定否定规律引入教学设计_否定之否定论文

将否定之否定规律引入教学设计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设计论文,规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4年3月25日,我有幸代表江宁区参加南京市初二《思想政治》赛课。能在众多同仁面前展示自我,能和名师零距离接触,能亲手操作多媒体,着实让长期奋战在农村中学的我大开眼界,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无不让我耳目一新。现就撷取一例,与广大同仁共享。

我参赛的课题是《思想政治》第四册(苏人版),第十二课第四框“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我在备课中对教材第二部分“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选材的取舍体现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这样一个循环上升、无限发展的辩证过程,这中间经历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一个周期”,选材也由片面到全面、由贫乏到丰富、由稚嫩到成熟,并通过自身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两次转化、两次解决,得以实现。

教材第二部分“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为此,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交流与讨论,学生能初步树立纳税、护税意识,并有同偷税漏税的违法行为做斗争的愿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设情境,学生能够认同偷税漏税既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也要受到舆论的谴责,以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懂得依法纳税不仅是道德义务,而且是法律义务。

第一个阶段:肯定阶段

最初,我在网上下载了“他为什么将自己的名字抹黑?”这一案例,具体内容如下:

2004年7月份,是税收报缴期,南京市浦口区盘城镇个体税收代征点大厅内,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进行数据录入、税款征收及开具税证。一位税务人员忽然发现个体业主黄某报完税后还不肯离去,却偷偷摸摸地在窗外做着什么。税务人员走出去一看,原来他正悄悄从“曝光台”上把自己的名字用墨水抹黑。

黄某的名字怎么上了曝光台?他又为何要把自己的名字抹黑呢?原来黄某在南京气象学院内经营了一家超市,但纳税态度一直不端正,不仅自己不缴税,还对其他正常纳税经营户冷嘲热讽,造成不良影响。地税局先后对其多次发出催交税款通知书,但黄某置若罔闻。6月份,浦口区国税局、地税局和公安局的执法人员准备依法对黄某所欠税款采取税收强制措施。黄某一看,再也没有退路了,赶紧补交了税款、滞纳金和罚款,共计900多元。同时,税务机关还在税收代征点将黄某的上述“表现”予以公告,以维护法律的尊严。一时间,周围纳税的人们纷纷指责黄某。黄某这回可真的尝试到税法的厉害了,他知过必改,这个月早早把税交了,但看到曝光栏上自己的名字,总觉得锋芒在背,抬不起头,才出此下策,便出现了文头的一幕。

当我搜索到这一案例时,眼前顿觉一亮,这不正是我需要的案例吗?我在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借班上课,而这个案例恰好就发生在南京,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其中,国税局、地税局和公安局的执法人员准备依法对黄某所欠税款采取税收强制措施,不正体现了“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法律义务,偷税漏税是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一知识点吗?而周围纳税人纷纷指责黄某……这也正体现了“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道德义务,偷税漏税是不道德的行为,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这一知识点吗?还有什么可犹豫的,这一案例成了我当时备课的首选。

第二个阶段:否定阶段

能有机会参加南京市政治学科中心组的活动并接受名师的指导,一辈子也许就这么一次,我格外珍惜,手中的笔不停地记着,生怕漏掉些什么!活动中我将这节课的设计意图全盘托出,名师们也不断地发表高见:你选的材料比较新颖,关键是如何用好这些材料;选材要注重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要将时事引入课堂;要围着学生转,把学生带到教材中去,领着学生钻研教材,让学生动起来。“学生能初步树立纳税、护税意识,并有同偷税、漏税的违法行为做斗争的愿望。”有位名师说,你拟定的这一教学目标似乎并没在备课中凸显出来……回校后,我反复咀嚼着这番话,渐渐地,我觉得“他为什么将自己的名字抹黑”这一案例似乎总缺少些什么!我总觉得不那么尽如人意。为什么不试着自己编写案例呢?这一念头突然在我的脑海中闪现,说干就干,我开始构思起来,编写了下面的两则案例:

〔认识升级〕

王林是安徽省马鞍山市某校初二(3)班的学生,王林的爸爸、妈妈办了一家小型养殖场,养了两千多只鸡,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可是,多年来他们一直以规模小、获利少、欠债多为由拖欠税款,有时见税务干部追得紧了就象征性的缴一点。他们不仅自己不缴税,还对其他正常纳税经营户冷嘲热讽,造成不良影响。地税局多次发出催交税款通知书,但王林的爸爸说:“我一不偷,二不抢,凭什么要把我辛辛苦苦挣得的钱交给国家。”2003年底,该区国税局、地税局和公安局的执法人员依法对其所欠税款采取税收强制措施,税务机关在税收代征点将王林爸爸的上述“表现”予以公告,并限期3个月内(2004年3月)一次缴清纳税款、滞纳金、罚款共900多元。

2004年初,该市发生了禽流感,王林家的养殖场也未能幸免,养殖场的鸡被全部捕杀。王林的爸爸妈妈非常沮丧,全家一度陷入困境。但没过多久,当地政府把补偿款近3万元送到王林的爸爸妈妈手中。王林的爸爸拿着补偿款,想起自己以前纳税的态度,真是惭愧万分。第二天,王林的爸爸就到税务机关补交了税款、滞纳金、罚款共900多元。王林的爸爸深有感触地说:“以往税务干部宣传税收政策,我总觉得是在讲大道理,今天,我总算弄明白了,如果没有税收,我哪有这么多补偿款呢!”

(1)王林的爸爸开始是什么样的纳税态度?后来又是什么样的纳税态度?你觉得是什么促使王林爸爸的思想发生了转变?

第一问,学生的回答可能有:

王林的爸爸偷税漏税。

王林的爸爸不想履行纳税的义务。

王林的爸爸不愿纳税。

……

第二问,学生的回答可能有:

自觉纳税。

主动纳税。

积极纳税。

……

第三问,学生的回答可能有:

王林的爸爸确确实实感觉到了我国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王林的爸爸感觉税收能确保老百姓生活无后顾之忧,老百姓能得到实惠。

王林的爸爸感觉税收对自己有好处。

……

(2)税务机关为什么对王林的爸爸采取税收强制措施?王林的爸爸为什么想起以前自己纳税的态度总是惭愧万分?

第一问,学生的回答可能有: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否则,就是违宪行为。

偷税、漏税是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

第二问,学生的回答可能有:

依法纳税光荣,偷税、漏税可耻。

偷税、漏税不仅是违法行为,也是不道德的行为。

……

〔小品续编〕

小明:老爸,老师要求我们放寒假时要参加社会实践。

爸爸:这还不容易,跟我去卖东西,正好我的生意忙不过来,需要一个帮手。

小明心想,这多丢人呀!但想到老师布置的任务,还是硬着头皮跟爸爸去了。这儿可真热闹,吆喝声接连不断,“卖报,卖报,两会新闻,国家五年将要取消农业税!”“卖包,卖包,各种背不累的多功能书包。”小明的爸爸也在一旁吆喝起来:“卖书,卖书,各种学习密卷,帮助你考上北大、清华。”……一个个吆喝得起劲的时候,不知准喊了一声:“大盖帽来了”,大家慌忙收起东西就跑。小明看着慌慌张张躲避税务干部的生意人,不解地问爸爸:这些做生意的人看到“大盖帽”来了为什么要跑呢?

爸爸:傻儿子,不交税,这钱不就是自己的了吗!

师:请各学习小组讨论:小明听了爸爸的解释会怎么做呢?小明将会采取哪些正确的处理方法呢?(每组推荐两个同学上台表演)

方法一:小明向爸爸宣传税收政策,并动员爸爸积极交税。

方法二:小明喊周围的人不要跑,与偷税漏税行为作斗争。

我满怀信心的上完了这节课,直至听完老师们的评课……

第三个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

评课时,有的同仁提出:“认识升级”和“小品续编”合二为一是否会更好些?其实,我在选材时也有这样的考虑,但为了能多些活动,为了能让课堂热闹起来,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前者。事后经过一个多月的沉淀,我觉得还是在“认识升级”的第一小节后加上这样一句话:对此,王林则认为:“缴不缴税是大人的事,我现在还在上学,跟我没关系。”然后再设置第三句:王林的这种想法对吗?如若不对,请你为王林提供正确的处理方法。这样,“小品续编”的整个环节就都可以略去,无需为活动而活动,真正做到选材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这一切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否则,把黄某改成王林的爸爸,只是改了一下行头,实则换汤不换药!

由此可见,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由于自我否定而走向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事物的初始阶段即肯定阶段,相对于它以后的发展而言,其内容是最贫乏、最简单的,是片面的。事物由于其否定方面克服肯定方面而实现第一次否定,事物由肯定阶段发展到否定阶段。作为对立面的肯定阶段和否定阶段,在各自的界限内,都充分展开了各自的内在内容,都获得了充分的发展,而且尽管否定阶段吸收了肯定阶段的积极因素,但各自都只是片面的发展。只有第一次否定,不能克服事物发展的片面性,不能使事物的潜在内容获得充分的展开,也不能使矛盾获得最终的解决。只有经过第二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阶段,才能在更高的阶段上即新的肯定阶段,既克服了肯定阶段和否定阶段各自的片面性,又保留、发扬了这两个阶段上各自的积极因素,达到“对立面的统一”,即达到矛盾的解决。我每对自己否定一次,总有一种豁然开朗、融会贯通的感觉。其实,我对白己的每一次否定不就是不断钻研教材,不断深化自己认识的过程吗?如果我们能不断地否定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又何愁教育教学水平得不到提升呢?

标签:;  ;  ;  

将否定否定规律引入教学设计_否定之否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