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谓招标投标阶段造价控制风险管理是指在工程建设的招标阶段,分析产生造价控制风险的主要因素,并且针对这些风险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对策。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招标阶段风险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招投标;风险;对策;造价控制
前言:从20世纪到现在,我国的招标管理制度已经取得了飞速的进步,但是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招标环节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人情标的现象频发、招标的程序不规范等等,这些在招标中存在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建筑工程质量的不达标,还扰乱了我国的建筑行业秩序,阻碍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因此,完善和改进当下建筑工程招标阶段的风险管理意义重大。
1 招标阶段造价控制风险
自2000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后,招标、投标在工程建设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招投标制度在培育和规范市场体系方面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有力的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能够预防和惩怡腐败交易行为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受到制度不完善的等因素影响,导致招投标过程出现各种问题。
1.1 招标设计图纸的设计深度和质量问题给招标人带来的风险
受到建设项目前期跨度长的因素影响,为了能够尽量缩短建设周期,项目招标人往往选择在项目设计完成后就开始进行施工招标,尽量加快施工进度,往往是根据施工进度陆续就开始发放施工图纸。但因现实建设过程中大都存在设计不完善或设计深度不足等问题,实际上严重影响到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从而导致工程量清单中的各项内容下的工程量只能是概算工作量,投标人根据概算工作量进行报价,极易造成中标人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索赔的状况出现。特别是过往几年建筑市场高速发展,各个设计单位任务繁重,设计人员承担了多项设计任务,他们没有较多的精力和时间来优化设计,最终导致设计不完善或深度不够。此外,设计单位对图纸审核投入不够,再加上施工各单位缺乏统一协调,使得图纸上存在的问题只能在施工现场解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招标程序不规范与设计不合理造成的风险
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的耗时周期比较长,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整个项目的预算资金。因此,一些建筑项目的相关部门通常盲目地进行招标工作。例如招标的程序设计不规范,完全背离了招标制度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建筑工程的图纸在设计出来后并没有考虑其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就进行招标施工工作等。在实际中建筑工程的方案设计是一个繁杂的过程,需要在科学性的基础之上,结合实际情况和施工要求,经过多方的修改和完善后才能够投入使用。这两个方面任何一方出现了问题,都可能造成中标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招标方进行索赔,这也直接给施工过程中各个部门和企业的协调带来了不便,延误了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
1.3 评标体系的不健全造成的招标风险
我国目前的招标评标体系中,往往是在评标专家进行开标工作后,相关的竞标企业随即开始竞标,在竞标后评标定标的时间间隔太短,这种评标方法很容易出现人情标等现象;不同的竞标公司之间由于技术工艺差距的原因,一些实力雄厚的竞标公司往往因为价格较高而竞标失败,一些实力弱、技术不足的公司往往因为价格低廉而中标;评标的时间过于仓促,一些评标专家缺乏能力和经验,不能够很好地按照建筑行业的相关规定以及建筑方案的要求,对方案的理解出现偏差。这样一来,很容易导致定标不合理,给建筑工程的招标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1.4 对相关信息的掌握不够导致决策失误带来的风险
在实际招标的过程中,由于建筑工程本身是一个复杂且涉及面广的系统性项目,因此,会出现形形色色的材料、不同功能的相关设备、施工中各个环节的人员配备、建筑行业相关的最新政策等信息充斥着建筑市场,如果招标企业不能够对建筑建材市场的相关信息进行实时掌控,对建筑行业的最新政策不够了解,就会缺乏对整个招标相关信息的掌握,很有可能导致在招标过程中的决策失误。例如,对投标企业投标书中的一些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人员管理费、利润保价费等不能够有效地进行分析和评估,从而增加了工程的造价成本。
2 造价控制风险对策研究
2.1 采用风险控制和转移手段管理工程数量风险
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包括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分部分项的完整性以及项目特征描述的贴切性三个方面。
2.1.1建设单位要采取风险控制手段
建设单位可以采用设计招标或方案竞选等多种方式来选择设计单位。并且建设单位在设计阶段就进行设计监理,尤其是要在合同中写明勘察、设计单位需承担的相关赔偿责任,如因勘测或设计重大失误导致的工程造价突破应如何赔偿。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勘察、设计单位的责任意识,并且能够顺利开展勘察、设计工作,从而避免设计不完善或设计深度不够的情况出现,最终提高建设设计质量,控制工程造价。而如出现不确定招标图纸编制依据的情况,则可以暂时按照统一标准来约定一个可操作的方案报价,中标后再根据施工图纸进行合理调整。
2.1.2建筑单位要采取风险转移手段
建设单位要转移工程量准确性风险,将风险转移给中介造价咨询机构。独立经营的造价咨询机构对其编制的工程量准确性是要承担法律和经济责任的。因此,建设单位可以对比不同机构编制的工程量清单,一方面,建设单位可以将风险转移给中介咨询机构,另一方面,还可以准确获得工程量清单,一举两得。同时,建设单位还可以遵循国际通行做法,选择由保险公司来承担部分工程量不准确的风险。
2.2 采用风险控制和回避手段管理综合单价风险
建设单位要在招标文件中制定出一套更为合理的修正清单报价的方法,一解决不平衡报价的问题。在评标阶段,建设单位要工程综合单价风险的控制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对不平衡报价的识别,另一个则是对不平衡报价的管理。那么,对投标书中不平衡报价,建设单位可以通过对分项工程量与标底的偏差度分析来解决。对投标综合单价的平衡问题,可以通过对平衡情况分别进行识别的方法解决。其中要分析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的报价平衡情况,更要分析管理费、利润报价的平衡情况。
3 结束语
建筑单位在招标、投标过程中更要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实现工程造价风险控制目标,最终保证能够合理降低工程投资,将投资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磊.关于建筑工程招标相关问题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5(12).
[2]易向尧.强化建筑工程招标管理工作几点建议[J].建材与装饰.2016(24).
论文作者:毛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风险论文; 建设单位论文; 建筑论文; 造价论文; 评标论文; 过程中论文; 图纸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