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有效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漏电保护装置的建立十分有必要。目前的GIS漏电保护器还不是十分普及,对于电路故障的处理需要工作人员人工检查,记录数据后在输入计算机,极大程度上依赖人力,在规避电力资源风险方面存在较大程度上的欠缺。为了提升用电安全、用电水平、减少用电灾害的发生,需要广泛使用用电安全器。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一款有效的漏电保护系统的研发,对于节约资源、保护社会安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具有极大地作用。
关键词:漏电保护器;GIS系统;遥感技术
做到安全用电最基本的方式就是安装漏电保护系统,目前最为流行的漏电保护系统为GIS三级漏电保护装置,该装置可以有效的做到对电路系统的巡查监视。我国长期以来在用电安全方面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一些用户私接线路、过大用电、不按照指示安全用电等行为给电网监管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如何基于复杂且管理不便的线路,建立GIS的配网漏电保护器智能巡检系统,做到对故障电路的有效排查与维修、对偷电、漏电现象的有效监管。
一、智能漏电保护器巡查系统研发的意义
1.1在防止人身触电以及电气火灾方面,漏电保护器巡查系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国家为了确保人民的财产安全,对漏电保护器产品质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以便在推广中提升其使用效率,做到农村电网及城市电网全覆盖。只有在漏电保护器的研发与安装过程中投入大量的时间、物力与财力,才能确保在漏电防护方面做到滴水不漏,否则可能发生触电身亡等现象。漏电保护器的管理与维护过程十分复杂,对工作人员的体力、精力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非智能的漏电保护装置,需要工作人员按照顺序逐个检查,再将检查结果记录上报。在这个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假设在某个电路发生了故障,导致整条线路无法顺利运行,工作人员无法及时找出故障的所在,也就对周围生活用电与工业用电产生了极大地影响,可见科学的管理方式与智能化的漏电保护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现实生活中另一种检测方式弥补了这个缺点,就是有线监控系统。可是由于漏电保护器安防的位置多为偏僻、狭窄的角落,对有线监控系统的传输有很大的影响,经常因地理环境恶略,导致传输信号无法发送,漏电保护器的故障工作人员也就无从得知。加上有线传输漏电保护系统的研发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导致投资大于应用的效果,所以有线监控系统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常用。总之,一个智能化、抗干扰性强的漏电保护装置的研发十分有意义。
1.2为了研发出具有历史性突破的漏电保护器,科学家将地理信息系统融入漏电保护器中,使其具有对实际数据的统计分析能力,可以将复杂的数据加以整理规划呈现在工作人员的面前,在对比一般情况下的正常数值,超出正常数值范围将自动发出异常信号。由于当前的计算机技术与地理新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可以做到精确地定位,这样就能够准确定位异常数值的地区,让工作人员迅速到达现场对故障线路做出及时处理,在不久的将来信息传输系统与网络传输心痛得到发展后,可以做到工作人员远程操作解决故障,对工作人员的工作安全提拱了基本保障。一个脱离人工的智能化漏电巡查系统的建立需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中精确定位与规模巡查功能,再加上5G网络技术,该系统在现实生活中的成功运用标志着漏电巡查系统打破空间与地域的限制,在人类安全用电的历史上画下浓墨的一笔。
二、漏电保护器的注意事项
2.1漏电保护器的选取
有的漏电保护器拥有超负荷、减压等特殊功能,在挑选保护器时要根据水电气设备的建立环境选择不同的漏电保护器。暴晒环境与潮湿环境同一漏电保护器对漏电做出的判断时间以及判断效果大有不同。根据不同的安装目的分类,一是为了防止漏电造成的人身伤害的漏电保护器要选取灵活度高、运算能力精确的,安装在线路末端即使做出应急措施与警报提醒。二是为了防止漏电在线路中产生热量然后引起火灾,要选取中灵敏度、中等运算能力的漏电保护器安装在电气设备的总线路处,以便有效的监控泄漏电流流量是否达到可引起火灾的燃点电流。根据供电方式又可以分为三相电路或者两相电路,不同的电路要选取不同的漏电保护器。因为不同的漏电保护器的极数也不相同,三级漏电保护器的极数可以切断三根导线,二级漏电保护器可以切断二根导线。选取漏电保护器时要选取相匹配的极数,极数过大的漏电保护器会造成电压负荷过大,极数小的漏电保护器不能及时切断导线,无法阻断线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没有及时断电,维修人员在维修设备时会因高压电释放致伤或者致死。总之为了达到及时关闭电源或者切断电路的目的,要选取相对应的漏电保护器。
2.3漏电保护器的计算过程
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复杂,不匹配的漏电保护器强行安装在电气设备上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有可能加重漏电现象的发生,原本正常的电流经过传感器,漏电保护器则会打破原来的电流平衡,使电流流向发生混乱或者电流流量积聚最后产生巨大热量后引发火灾。由于我国漏电保护器的应用起步较晚,现有的漏电保护器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大,而且工作的机械化水平低不能够做到自动分析与记录需要人工进行记录异常。人们误以为只要漏电保护器的合理安装后就万事无忧了,可是我国漏电保护器水平较低,计算出的数据存在误差,尤其是在建筑物密集区对漏电保护器装置的运算能力有较大影响,所以要注重科技水平的投入研发新型漏电保护装置,目前要加大人工力量的投入,对数据进行详细的记录。
三、如何基于GIS研发漏电保护器
3.1什么是GIS及GIS的作用
GIS是一种利用计算机对地理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的空间信息系统,又被称为地理信息系统。对GIS而言,地理位置与地理信息的分析是该系统的基础部分,一切功能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用户能够通过GIS深入了解某处的地理环境、天气环境,该系统收集、分析得出的数据十分精准,根据掌握的信息能够预测未来的地质变化。地理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数据,时刻影响着电路稳定性。世界对于GIS的定义并没有统一,大致分为四类:(一)有科学家认为GIS是一种地理数据的收纳盒,可以为工业、商业等提供相应的数据信息,解决环境带来的恶劣影响;(二)外国科学家Burrough则认为,GIS是一种强有力的分析工具,为其提供现实的环境数据,它能够给出较为准确地预测。(三)俄罗斯的科学家认为,GIS是一种集合工具,它集数学知识、地理知识、计算机知识于一身,在大数据的计算之下,为大家展示出最优结论。近年来,我国对于GIS的认识逐步增加,发现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综合能力,运用在漏电保护器的建设中可以有效解决信号传输不稳定的问题。因为GIS具有缜密的分析能力与准确的检测能力,能为漏电保护系统解决监管不当的问题,从而解放工作人员的双手,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对于整个社会来讲,基于地理环境系统建立的漏电保护装置有强大的抗干扰能力,在复杂的野外环境中工作,丝毫不影响其工作效率。
3.2漏电保护器的核心部件
互感器是漏电保护器中最为核心的部件,互感器的灵敏度确定着线路故障的反应速度。漏电保护器的首要任务是收集数据,在设计数据采集系统时,质量好的互感器可以精细的感受到电流的流量;第二部分是传输模块,由于采用GIS系统,漏电保护器的定位能力十分准确,对于数据的采集与传输数据量有很大的工作量,机器内部接口的电波会十分不稳定,没有精度高的传感器容易产生数据传输错误,最终使其产生错误的判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能够随时随地对电路故障的查看,PC端控制系统将会建立,这就对互感器有了极高的要求。
结束语
随着我国对安全用意识的不断提升,漏电保护器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基于GIS的配网漏电保护器智能巡检系统研发,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对地理环境遥感技术的控制水平,我国该方面的科技虽然起步较晚,针对目前的科技能力足以完成智能化的漏电保护巡查系统。综上所述,该系统的建立需要选择Visual Studio作为软件开发平台,应用Visual Basic语言开发PC客户端软件,利用SQL Server 2005软件来开发数据库,最后实现时间数据与空间数据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陈俞斌. 基于GIS技术的电力配网巡检系统应用研究[J]. 科学家, 2017(12).
[2]袁兵.水利工程泵站电气设计中漏电保护器的应用探究[J].价值工程,2019,38(23):264-265.
[3]邓同强,黄春辉,钟彦平,张文煜,余笑侬.“国网芯”智能漏电监测系统在农村电网中的应用[J].电气技术,2019,20(08):118-122.
论文作者:李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保护器论文; 系统论文; 数据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电路论文; 故障论文; 能力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