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奎 唐雪梅
(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 四川 自贡 643000)
【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肺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在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肺部手术患者中选取3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12例患者采取肺段切除,肺段切除数目低于3段,其余18例患者采取肺叶切除。观察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患者术后6个月的肺功能情况。结果:手术后6个月,采取肺段切除术患者肺功能FEV1明显高于肺叶切除术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患者在FVC和MVV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完全胸腔镜下进行肺部手术,进行肺段切除术对于患者术后肺功能的恢复更有利。
【关键词】 肺段切除;肺叶切除;完全胸腔镜;肺功能恢复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0-0212-02
本次研究主要选取30例肺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手术方式,探讨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肺功能的恢复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结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肺部手术患者中选取3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完全胸腔镜下治疗肺部小结节。其中,12例患者采取肺段切除,肺段切除数目低于3段,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5例;年龄46~80岁,平均年龄(67.32±6.13)岁。18例患者采取肺叶切除,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46~80岁,平均年龄(68.42±6.4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手术前已经确诊恶性病变的患者,直接进行淋巴结清扫术和肺叶切除;对于术前检查结果表明外周早期恶性病变或者位置较深的良性病变患者,进行肺段切除。手术过程中,先进行楔形切除肺部结节,送检。早期恶性病变患者,进行第10、11、12、13组淋巴结采样和送检,快速冰冻病理。如果切缘和淋巴结均为阴性,则进行肺段切除术,并清扫淋巴结[1]。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6个月后的FEV1、FVC、和MVV。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得到的所有实验数据和资料都经过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用(x-±s)表示,经过t检验,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手术前,肺段切除和肺叶切除患者在FEV1、FVC、和MVV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个月,肺段切除和肺叶切除患者的FEV1、FVC、和MVV明显低于治疗前,肺段切除患者的FEV1高于肺叶切除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段切除和肺叶切除患者术后在FVC、和MVV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肺功能康复情况比较(x-±s)
3.讨论
在完全胸腔镜下进行良性结节、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具有根治、微创以及安全等优势[2],目前,临床已经确定肺段切除可以更多的保留肺组织,但是对于肺段切除是否可以更多的保留肺部手术患者的肺功能还没有明确的结论。肺叶切除术虽然可以保证足够的肺组织切除方位,但是具有术中出血量多、住院时间长、引流时间长、引流量大等缺点,而给予完全胸腔镜下肺部手术患者肺段切除,则可以很好的避免这些问题。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完全胸腔镜下肺部手术患者采取肺段切除和肺叶切除,在术后FVC、和MVV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肺段切除患者的FEV1明显高于肺叶切除患者,说明相对于肺叶切除术而言,肺段切除可以更好的保留FEV1,有助于肺部手术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尽快康复[3]。
【参考文献】
[1]赵纯,曹隆想,张翀,汪路明,胡坚.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近期疗效评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02:213-216+222.
[2]金澄宇,马金山,努尔兰等.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疾病11例体会[J].新疆医学,2014,(4):54-56.
[3]杨安瑞,彭浩,王平等.胸腔镜与前外侧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对远期肺功能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4,(5):772-774.DOI:10.3969/j.issn.1006-5725.2014.05.031.
论文作者:刘奎,唐雪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7
标签:患者论文; 肺叶论文; 肺部论文; 切除术论文; 胸腔论文; 统计学论文; 手术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0期论文;